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古鎮巨變

古鎮巨變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得得9

  我乘汽車從縣城出發,往西走沿松古平原上的龍麗省道公路奔馳十一公里便到了古市鎮。因為我的岳父家在五木橋之上的上五木村。所以,我在假日里會攜妻兒去五木探親。順便到離村僅1公里處的古市去訪友。寬敞的水泥路,路旁的懸鈴木(法國梧桐)和水杉林立,猶如兩排綠色的衛士,夾道歡迎四方來客。松古平原是產糧區,有處州糧倉之美稱。

  古市的稱謂是古老的集市,又名舊市。它是松陽最古老的集鎮。東漢建安四年至唐貞元年間該鎮一度成為松陽縣府所在地,屈指算來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後來由於西屏鎮水陸交通佔優勢,縣署便搬遷至西屏。古市地處松古平原北部。松陽人民的母親河——松蔭溪似一條長長的玉帶橫貫其中。過去古市給人們的感覺是房舍低矮,一條不足百米的老街狹窄擁擠,逢市日人們穿行都有困難。記得我1983年初來此地,穿過大街小巷時,一下雨,道路泥濘,沒走幾步濺了一身泥。

  古市鎮東沿車站後路穿過田野阡陌就到達東角壟村。村后卯山形似撲鑊。半山腰上有一座儉公祠,山頂有大唐法師葉法善練功場所。站在山頂,放眼遠眺,古市鎮風光盡收眼底。山中有松狀化石。白鶴洞、浴丹池等名勝古迹猶存。上道觀處斷壁殘垣,雜草叢生,似在傾訴已經湮沒的輝煌。撫今追昔,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葉尊師,無論大人小孩,松陽人都知道,並且引以自豪。詩曰:“靈岩何不迸寒泉,料得神龍欠着鞭。莫道今無煉丹手,焉知來者不如前。”浴丹池也有一個傳說,相傳它冬夏不涸。宋熙豐年間忽涸。道士季伯鎮到此,賦詩其上,泉即湧出。卯山現為縣級風景名勝區。正大規模開發成集遊覽、飲食、娛樂於一體的風景區。鎮南方樟溪境內梁代修建的法昌寺,隋代毀,又建,佛事頻繁,香火旺盛,香客眾多前來祈禱。與卯山相對應的鎮西方是酉山。唐代建酉山觀,葉法善在此修鍊過。湯顯祖題詩《酉山石鏡》:“玉輪江上美人情,黃鶴樓西石照明。何似松蔭側園鏡,一溪苔蘚暮灘聲。”鎮北面赤壽境內萬壽山(萬歲山),又名晚翠山。山中峰岩峭異,洞穴幽怪,有毛公岩、石蓮房、飛佛洞、響石廊等勝景。民間傳說趙康王避金騎棲於此。萬壽山現為縣重點風景名勝區。湯顯祖任遂昌縣令時曾游萬歲山,並賦詩一首:“來去山前朝暮霞,金光片片石蓮花。如今萬歲山朝北,不似南巡望翠華。”

  如今,新處、新興和謝村三鄉人民經常在筏鋪做生意,自然形成筏鋪貿易市場。雄偉的古市大橋橫架松蔭溪中,使天塹變通途。走進古市主要街道前街、後街、橫街、城頭街和下街。一條條寬敞漂亮的新街道映入眼帘。街面上座座新樓房,整整齊齊。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各巷弄地面鋪上了水泥地。古市與上方村房屋已連成片。茂林修竹掩隱着松陽二中。校門口圍牆邊有一條潺潺流水的小溪。進入校園,書聲琅琅。一座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寬大的操場,幾株古樹相映成趣。生源來自四面八方,有全縣各地的,還有溫州等地慕名前來的。倘徉古市鎮,這個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的地方,果然名不虛傳。處處可以感受到浙南桃花源里淳樸的民風、民俗。這裡農副產品價格便宜,遠近知名,連外地人路過此處都要捎帶幾斤鮮精肉等農產品。這裡的衣、食、住、行都非常方便,遊人至此,如同回家。這裡的農副產品已經打入上海、杭州市場。這個古老的集鎮已發生了巨變。古市人的精神面貌、市場觀念更發生了巨變,終於衝破了層層高山,融進了沒有域界的大市場。

您正在瀏覽: 古鎮巨變
網友評論
古鎮巨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