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消失的高貴

消失的高貴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得得9

  我的高中班主任對我們說:“你們是缺少信仰的一代。”

  那時候剛進高一,我們這群90后,正處在剛剛擺脫家庭的管教的興奮和對高中生活的嚮往之中,年輕氣盛,哪裡聽的出這句平淡的話里隱藏着的嘆息?

  很快,預言,或者說真相,便如同被瓢潑大雨洗凈后的天空,泛出空動的藍光。

  一些人學會了抽煙,認為煙可以證明自己有范;一些人經常打架,認為拳腳搏鬥是強大的象徵;一些人陷入自我創造的幽暗泥沼,認為人生多苦,萬物皆悲;一些人扛着愛情的旗幟,狂熱的追求青澀的橄欖;還有一些人在感嘆其他人墮落的同時,埋頭書本,尋找着金錢與大學的入場券……幾乎所有人都失去了方向,在漆黑的夜色中摸爬滾打着前進,或者後退。

  有一次,班上有人邀請通宵,結果那天晚上,二十多個人影映在牆上,男女都有。這是個什麼概念?當時我們班總共50個人左右,也就是接近一半的人在尋求刺激,翻越那象徵著光明的圍牆。(結果全軍覆沒……)

  在那時候,我也屬於這隻迷茫大軍,並且心底已有了某些模模糊糊的念頭。直到一年後,讀到余秋雨先生關於民族文化和民族道德的救贖之路時,我才如五雷轟頂般頓悟,缺少信仰的不只是我們班,我們學校,我們90后……

  與此同時我們民族的文化也越走越着急,越走越狹窄,越走越沉重。

  正如我們所見到的那般,功利化的學習分數至上,制度化的高考一錘終身,僵硬的教育像一張彌天大網,網住了所有學生。昔日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如今擅長灌輸應考知識,傳授應試技巧。學生讀書的目的不在於在明明德,不在於修身養性,而只在於一張好文憑,一份好飯碗……而且,我們見到的教育,只是文化衰退的一個表現,更不用說媒體上泛濫的低俗文化,官場上猖狂的腐敗風氣,社會上盛行的金錢之道。這些哪一個不是文化衰退的表現?更讓人不安的是,整個民族都瀰漫著這種庸俗的文化氣息,像腐爛的植物散發出來的味道,並且,這種氣息被掩蓋在表面上的“繁榮”現象之下……

  事實上,信仰的缺失和文化的衰退與幾十年前的文革和開放有關。文化大革命不分青紅皂白的掃蕩了中華文化,摧毀了中國人的信仰,而改革開放又放開懷抱湧進了國外的文化,信仰。這些國外的和中國本土殘餘的文化是成不了什麼氣候的,它們不能重新構建民族所需要的大廈,只會糅雜成一種外強中乾的偽信仰和臃腫的俗文化。比如說,無處不在的功利觀。信仰的缺失,文化的衰退,又直接導致價值觀的墮落。甚至可以說,大部分人現在只為生存而生存,生活的目的只為活着,所以金錢,所以衍生出一切行為。他們東奔西走,卻不知為何。於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形成,並且深陷迷茫。

  我知道,物質,金錢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但我更明白,有些人,有些事,即使多年以後,依然會讓人溫暖,比如愛情,比如親情,而金錢不能。人活着總得有信仰,你可以為了親人笑容而活,可以為了個人的夢想而追求,可以為世界和平而努力…存在着,總得體現自己的價值,只為生存而生存,那是低等動物。

您正在瀏覽: 消失的高貴
網友評論
消失的高貴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