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愛情散文 > 河灣,消失的村莊(散文)

河灣,消失的村莊(散文)

手機:M版  分類:愛情散文  編輯:得得9

  河灣,消失的村莊 (散文)

  王 瑞

  迎着冬的嚴寒,我來到泉河岸邊風景秀麗的界首市顧集鎮。這裡不僅有種植數百畝的核桃園和槐園,而且有上百畝的地龍養殖場和上萬隻的養鴿場等。可謂是亮點紛呈,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但我最為關注的卻是河灣那剛剛消失了的兩個村莊。

  參觀了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的顧集鎮綜合農貿大市場之後,我們來泉河灣李紇營自然村 居民點,呈現在眼前的是寬闊的十字大道,剛剛拔地而起的兩層半小洋樓道旁林立。新居民點共分成四個小區,南北大道550米,東西316米,寬15米硬化路面與村主幹道連接,路邊安裝了一根根白色高桿雙排路燈。十字大路設為轉盤,轉盤中央設立25米高自來水塔。正在裝修的自來水廠,可供周邊2000戶群眾用水需求。另外,居民點還配建了幼兒園、老年活動場所等文化娛樂設施。這些,很難與兩年前我來這裡所見到的舊村莊聯繫在一起。當時,舊村莊溝塘較多,道路曲曲彎彎,村裡零星地分佈着幾座東倒西歪的老年房。再者就是一大片白楊樹林子。林子下面,一座座土丘似的墳墓,給人以極度的荒涼之感。 陪同的村幹部告訴我們,剛竣工的一期工程140套房子已經全部售出,不只是本村人購買,還有周邊一些村子里人認購的。如果幾期工程下來,可提供上千套房子,供4000人居住。此外,還騰出了110畝土地。當地政府圍繞這個“空心村”,精心打造新農村示範村居民點,主要採取“先土地復墾、后規劃建設”原則和“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招商引資、群眾自籌”的辦法,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的事情由群眾自行解決,從不與民爭利。就這樣,一個破舊的村莊一年後很快就消失了,一個嶄新的現代化村莊正在快速崛起。

  之後,我們來到泉河彎里的王莊村舊址,在一片上百畝的開闊地面上,兩台推土機正在開足馬力平整土地。不遠處,躺卧着幾個被挖掘機挖出地面、尚未運走的大樹根。 我環顧一下四周,這箇舊村莊的西面和南面,緊貼着高高的泉河大壩,北面和東邊均有一條寬寬的河流。冬天,人們在這裡居住相對暖和些,大堤能擋住河面上刮來的陣陣厲風,同時也擋住了人們向遠處眺望的視線。舊村莊之所以選在這裡,完全是受自然條件等一些客觀因素的限制,它的形成也許需要幾十年。群眾建房時,往往就地取材脫坯搭牆,造成村內出現一個個溝塘。為了防止匪患,自然在村莊周圍挖了一些群坑,把村子拱衛起來。常有一些窮人,無錢買取更多的宅基地,只是購買面積很小的一些畸形怪狀的荒廢地,作為宅基建房。再者村內以前的道路狹窄,早已不適合人們在這裡生活居住。所以,村裡人紛紛從舊村莊搬出,順着水泥大道兩旁建房,或搬到城裡居住。日久天長,最後舊村莊只剩下一些老人了。當談到這箇舊村莊復墾時,當地群眾對政府的引導與支持那真是讚不絕口。不僅人人得到了補貼,而且政府安置了這些老年戶,為他們免費蓋上了新房。地還是群眾的土地,而且還通過推屋填塘的辦法凈增50多畝土地。

  像李紇營、王莊村一樣的舊村莊,全國每天都在消失成千上萬個,雖說原生態遭到破壞,但人們追求美好新生活的願望,還是值得稱道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破舊立新,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改造后的村莊更加漂亮宜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甜蜜與幸福。但願每一個消失的村莊,都能順從民意,而不是成為那種為了盲目發展工業、膨脹城市強拆陰影下的產物。

您正在瀏覽: 河灣,消失的村莊(散文)
網友評論
河灣,消失的村莊(散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