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學作文 > 一年級作文 > 問“責”(教師手記之341) 1400字作文 ( 手機版 )

問“責”(教師手記之341)_1400字

分類:一年級作文  字數:1400字  編輯:問“責”(教師手記之341)

問“責”(教師手記之341) 標籤:手記作文 教師作文 最美教師作文 教師節作文

       什麼是“責”?它有很多種意思,這裡講的“責”是責任,是應盡的義務,應做的事情,是必須認真完成的工作。它隱含着“責無旁貸”、“責有攸歸”的意思。    人有了責才能做好工作,無責式的勞作是低效甚至無效、負效的勞作。比如班級里打掃衛生吧,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也用不了多大的力氣,也沒有什麼難度,也不用動什麼腦筋,唯一讓人嫌的就是臟一點、累一點,而實際上班級的衛生打掃還遠沒有臟和累的份,只是做了那麼一點小事而已,地面、牆面、桌面、四周,打掃起來很快就能搞乾淨,對於能認真負責地對待這些勞動的人,根本算不了什麼,可以輕鬆的完成。但就是有那麼一些學生,打掃時不是挑三揀四,就是拈輕怕重,不是“忙”里偷閑,就是見“縫”插針,做些表面文章給老師看,等老師一走就老樣子。這下可苦了認真搞的人了,他們往往負擔比較重,要搞很多的衛生,如果是比較按部就班的話他們只是完成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就成了,如果是一個整體的話,他們還得讓這些“叔叔”、“阿姨”們來蹲下來一起做了。    問題在哪裡?責。責不到人,責不能罰,責不能究,甚至責不能問。其實有責在,每個同學在勞動之前肯定都會有一定的分工,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怎麼干,可一到實際工作時能偷懶的就偷懶,能省的就省,有逃避責任的傾向,還有“法不責眾”的僥倖心理在作怪。像這類現象的發生就是因為沒有追究下去出的問題,這個“責”還是或多或少地被逃了。事實上,當發現有的人很早做好在閑逛了,不是特別認真的,就絕大多數是胡亂地做、甚至沒做的。因此,就馬上要無所事事的同學繼續做好,有檢查的,有考核的。在比較中發現有不少地方做得很差,可以一個人就能做好的事,也有不少人合作了還做得很臟。    這個“責”其實跟責任的責是有區別的。這裡的責它不是把工作、任務當作是別人加於個人頭上的東西,而是為了自己為自己服務,給自己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而做的。像上面的勞動,如果勞動對象是自己的課桌椅,可能幹起來積極性更要高一些,如果是自己要用到的、涉及到的可能會更認真一些。這裡,“責”是表示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是客觀事物影響於主體後主體採取的主動、積極、有效的工作態度和方法。有了這種發自內心的責,還會擔心有不做好的人嗎?    但要形成這種主動積極的態度之前,起先必須有條例、規定,必須言出必行,事出必果,也能對以後的工作責任心大有裨益。像上面出現了有些人的浮誇於世,不願意深耕,就是原因,如果不行,還得加強行為習慣的訓練了。“將‘責’追究到底”是出路所在。有責不依,有責不守,才是最可怕的,事情都會出現一種與責對立的狀況,這是須問責到底。    “問責”有小問,有大問,有小責,有大責。國家從1986年頒布義務教育法以來,到現在已有20年的時間了,但社會上還有多少人、多少地區還沒有實施?一些地區還有人讀不起書、上不起學,這是什麼?這是違法!有多少人將《義務教育法》當“法”來看待呢?這個責在誰那裡?該向誰問責?有多少人違反了這部法律?因為這是一部“軟”法,因而沒有硬性的明確的規定,還有各種各樣的因素也還在左右着它,人在實施這個“責”之前是沒有能很好地建設,也沒有人能有效地“問責”下去,致使很多邊遠地區至今有不少人輟學。    “法”的意義在這裡似乎削弱到了極點,“義務教育”也只是一個口號而已,責在何處?誰也不清楚。該問誰?誰也不覺得與自己有關。在這個問題上如此,就是要將“責”發放到人和事上。另外問題上同樣反映出來,沒有“責”的事情、不問責的狀況如果不能改變,很多情況還將重現,很多事業都將徘徊而止步不前。      (時2006-9-1)  

您正在瀏覽: 問“責”(教師手記之341)14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問“責”(教師手記之341)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