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積極培育創新載體工作計劃

積極培育創新載體工作計劃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小景

積極培育創新載體工作計劃 標籤:入黨積極分子 黨務工作 辦公室工作 找工作 工作經驗

  根據奉賢區“十一五”規劃工作要求,以“加大科技事業發展力度,積極培育創新載體”的工作重點為內容,為促進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通過實施若干重大科技項目,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建設產業園區和製造業基地,發展工程技術中心,壯大高新技術企業,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我區在“十一五”期間,科技綜合實力取得跨越式發展,現確定細化工作目標、任務及舉措:

  一、參與重大技術攻關項目建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

  方略:

  根據“十一五”規劃及“科教興區”規劃綱要要求,參與上海市產業化重大技術攻關項目建設,重點確定並攻克一批符合我區產業導向,市場前景好,產業關聯度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標準技術,使我區輸配電、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生物醫藥、農產品深加工、遊艇產業、物流裝備產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以科技創新基金計劃項目、高新技術成果項目、重點新產品和火炬計劃為引導,實施並轉化一批技術處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的高科技項目。

  行動目標:

  科技進步貢獻率每年以2%的速度遞增,到2010年,達到65%以上。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00項,到目標年累計實現產值10億元,優化區域產業和產品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使企業依靠科技進步,增加科研投入,壯大實力,拓展市場。創國家級、上海市名牌和著名商標30項;專利申請達到3000件以上。規模企業每萬元產值消耗能源折標煤為0.15噸,比“十五”末下降27.3%;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企業中得到推廣和應用。

  主要措施:

  1、瞄準先進適用技術,加強對本區高技術產業有決定意義的技術預見和技術創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施有利於推進奉賢經濟加速發展的科技項目計劃,加快產業鏈間互補整合,積極跟蹤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最新成果,推動一批重大科技項目的產業化。

  2、根據我區產業導向,圍繞新能源、電子信息、通訊設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發展領域,拓寬技術創新源頭,加快產品開發和技術攻關,注重科技進步貢獻比重大,對經濟支撐力度大的項目的實施。

  3、在科技項目層次上廓清來源、層次、等級,以國家、市、區三級創新基金計劃項目、高新技術成果項目、重點新產品和火炬計劃為引導,通過財政資金及企業投入共同作用,扶持一批技術處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的高科技項目,加強科技企業對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攻關、引進、吸收、消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轉化實施能力、規模經營能力、市場競爭能力。

  4、加強科技創新軟環境建設,引導企業實施創新項目過程中,在技術改進、管理方式、質量控制、市場渠道等內容的完善和進步,樹立科學管理、科技進步的企業發展觀。對承擔項目的主要科技人員創造寬鬆工作和生活環境,給予各種優惠政策,激勵他們的持續創新蘊能。

  二、依託產業園區和製造業基地,建設一批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

  方略:

  根據我區的產業坐落格局,在各大開發區、製造業基地、產業園注重規模企業的科技創新程度的提升,抓緊引進和建設一批企業技術研究中心、市級重點實驗室、市級重點工程研究中心等,特別是以上海化工區奉賢分區、上海綜合工業區(光儀電產業園區)、閔行出口加工區內大企業為重點,加快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通過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使技術中心真正成為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中心、產品和技術發展的決策諮詢中心、產學研聯合和對外合作交流中心和人才凝聚中心。依託海灣大學園區等知識創新區建設,推動“三區聯動”合作體系建立,積極研製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和支撐。

  行動目標:

  十一五”期間,通過財稅、金融、政府採購、科技計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企業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技術集成應用的主體。實施技術創新引導工程,在我區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創建國家級、市級、區級技術中心達到20家此文來源於:wmjy.net,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5%以上,規模企業科技開發費用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以上。

  主要措施:

  1.要加快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幫助企業建立規範化的現代企業制度運行機制,企業領導者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意識、市場開拓能力和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

  2.衡量和建立主營能力強、效益好的企業檔案庫,將其納入創建技術研究中心的培育序列。進而確保新產品利潤占企業總利潤的30%以上,資產負債率60%以下。企業每年用於研究開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1%以上,保證逐年增加企業研發費用及中心建設經費。

  3.鼓勵企業建立具有一支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工程技術人員隊伍,能夠承擔企業研究開發和新產品試製任務,企業研發中心人數一般占企業職工總數的10%以上,其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不能低於企業研發中心總人數的5%。

  4.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機制,使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中心具備研發、中試、工程化研究所需的儀器、場地、設備、檢測等科研設施,有為企業更新換代、引進技術再創新的能力和條件。

  三、激發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活力,壯大高新技術產業群,扶持若干科技“小巨人”。

  方略:

  圍繞重點高新技術領域和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根據我區“四、六、七”產業布局特徵,在促進電子通訊、電力裝備、精細化工、光機電一體化等優勢產業的同時,在數字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環保節能等重點領域有所突破,提升我區高新技術產業水平和能級,建立布局合理、權重突出的高新技術產業群。重點挖掘、培育扶持科技型、實業型、有效益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壯大發展這支重要的經濟和科技力量。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管理、營銷機制,促進科技企業在我區形成星羅棋布的覆蓋,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

  行動目標:

  到2010年,市、區兩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00家,實現銷售額200億。高新技術產值占規模工業企業產值比重達35%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開發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為5%以上,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產業銜接、輻射明顯的新型產業體系。

  主要措施:

  1、集群創新,擴大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圍繞重點高新技術領域和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根據我區“四、六、七”產業布局特徵,以七大產業基地為中心,匯聚發展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產業銜接、輻射明顯的新型產業體系。在促進電子通訊、電力裝備、精細化工、光機電一體化等優勢產業的同時,在燃料電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有所突破,加強成熟技術的集成創新、融入本土特色的創新,形成整體的創新優勢,提升我區高新技術產業水平和能級,建立布局合理、權重突出的高新技術產業群。

  2、塑造產值高、規模大的高新技術企業群,創造條件使高科技“領軍”企業脫穎而出。到2010年以數家高科技行業的“領軍”企業為先導,在先進製造技術、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技術四塊重點高新技術領域,通過幫助企業建立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等形式領銜實施一批重大技術專項計劃,使之成為我區新經濟的領頭羊。

  3、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將區內重點科技企業納入發展體系,每年滾動扶持10家以上符合支持條件極具潛力的企業,對在實施期內效益明顯提高的企業,在政策上、項目上、資金上給予集中扶持,促進企業滾動發展、快速壯大,成為實力型的高新技術企業。到2010年重點扶持成長性良好,屬地化、實業型的民營科技企業群體,通過3年時間使每家企業實現產值翻一番,成為管理制度完善、技術裝備先進、市場定位準確、競爭力明顯、具有高成長性的科技性規模企業。

  四、完善科技服務平台,推進高科技成果轉化和孵化基地的建設。

  方略:

  科技園區和產業化基地的建立發展,有利於其成為新型工業化先導區、項目轉化的示範區及科技創新與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更是落實“科教興市”戰略部署的具體實踐。應沿着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產業化”的路線圖,着力為之,上下聯動,合力打造核心科技競爭力,為加強創新體系建設提供強大支撐。

  行動目標:積極創造條件,加快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奉賢)基地建設,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到2010年爭取基地高轉項目年銷售額達10億元以上,在基地內培育出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科技成果轉化骨幹企業。放大現代農業專業孵化器的撫育作用,以此為基礎加快啟動實施“上海市現代農業服務區”工程,使之成為集現代農業技術的科研開發、技術測試、成果孵化、產業聚集、配套服務多元一體的載體。

  主要措施:

  1.整合資源,精心規劃,市區聯動,政策傾斜,創造和基地發展相配套的各種優越條件。吸引符合優質科技項目向基地集聚,順利實施產業化。

  2.利用各類高新產業向市郊轉移的時機,盤活存量土地資源,集聚一批重點成果注入產業化基地,促進產業集聚、資金集聚、知識集聚、人才集聚,突出特色,建設產業鏈。

  3.科學論證,分類指導,建立科學完善的科技成果評估機制,跟蹤產業導向,注重項目成熟度、市場前景以及與優勢產業相銜接的程度,追求產出的效益最大化。

  4.建立專業服務體系和網絡,給予基地內的項目和企業重要扶持。主動服務、解決困難,爭取有利資源,創造寬鬆環境,為企業提供熱情、高效、快速的個性化服務。

  5.探索基地+資本+重大科技項目的融合模式,提升企業的科技要素和科技創新動力,鼓勵產學研聯合,推動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中介組織與政府引導的良性互動。

您正在瀏覽: 積極培育創新載體工作計劃
網友評論
積極培育創新載體工作計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