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篇の立新
手機:M版 分類:愛情散文 編輯:pp958
不立長無以立足,現今社會,標新立異,除舊迎新。何謂“新”,何謂“立”。古易古,今行今。社會變革,正謂“新”。正如羅曼羅蘭所言“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需要有個幻想,覺得自己參預着人類偉大的活動,在那裡革新世界,他的感官會跟着宇宙所有的氣息而震動,覺得那麼自由,那麼輕鬆。他還沒有家室之累,一無所有,無所謂,因為一無所有,所以能慷慨地割捨一切”。 正如羅蘭所言,每個人成長前都有過一段“雄心壯志”或多或少堅持些年頭,但終究抵不過之前所言中我所認知的社會,是否允許這個滿載“夢想”的“氫氣球”飛入宇宙呢?
答案再再顯然不過,越是接近地面,空氣密度越大,氣壓越大,無形中一點點壓力,固然使得“氫氣”猶如理想般,常言道“理想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這,也只取個諧音。 為何氣球無法升入太空,也只得益於“幻想”罷了。脫離了大氣,終究也是不存在的,所以人不能太過獨行。 我耳邊常常回想起家父的一句話“規則是人定的,要麼適應規則,要麼改變規則,適應不了規則的人終究被規則所淘汰”。的確維持這個社會運作的就是規則。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話也常在我空間里提起,這更是我步入社會的準則。但最終的歸宿還是后後者。
第二種選擇,莫過於做個強者。之前也歌頌過,有寫過《春秋史話》,《新月史記》一類。曾經也用過“香草”代名,現在只覺得自己多麼得渺小。如是羅蘭所言“參預着人間偉大的活動,在那裡革新世界”罷了。曾經的魯迅先生也是個憤青,不知他有否讀到過羅蘭說的這麼一席話。他們在同一個年代,希望都能有所交集。但再偉大的“幻想”不過如辛亥革命般根本意義上都是失敗的。
在古代君王的治理下,“夜不閉戶,君明朝清”的記載是否有過,類似“大同社會”的說法真的存在過都有待一步考證。 畢竟從骨子裡遺傳自老祖先那裡所,有的,從現世折射出的影子中。個人覺得還是“語言其左右”就好比當前的媒體。常言道“書本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其作者都是人類。 社會姑且如此,個人如何名垂青史,換言之,在歷史的時光中翻騰一朵大的浪花而升華,從而有所傳承,先需要每個人看清自己的足跡可否有力的站住腳。這就是“立”。
正所謂擁有“一技之長”的才能才能有所立足點。“長處”,什麼叫長處? 標新立異,不同於他人之處,特長,有的比別人遠點想的比別人多點等等諸如此類。有些時候,沒必要老是用別人的長處強加於自己多這麼個標準。的確需要“集他人之所長補自己之所短”。 反之,有些人則裝腔作勢,弄虛作假耳。我就類似於多讀了兩本書,父母常說我“一知半解”。老喜歡臆測,小馬過河。解縉曾形容某類人“牆上竹筍,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這話說得在理。
所以,發揚自己的長處。儘管社會不認可你,但是你需要證明;儘管規則不適應你,那麼你從容適應;儘管夢想不傾向你,那麼你努力實現。擁有一技之長或是某方面優於他人的人,不要總在一個圈子裡打轉。常言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的家鄉在“博樂”。 擅長什麼,就努力發揚它。在這方面,你或許走的比一些人更遠些,每條路都有個頭,沒必要非走別人的路線。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樣才能讓你的“氫氣球”更接近“太空”也足以使你閃光於一點。
畢竟,物理上常說“所有發光體都只有一個光源”。閃光的也只有一個點發光發亮。”上帝也不是萬能的”,所以豁達與從容成就一番氣度,讓夢想起航。正因為“一無所有,無所謂,因為一無所有,所以能慷慨地捨棄一切”羅曼羅蘭雲。
相關範文
- ·關於成立新聞志願者協會的方案
- ·居安思危——樹立新的國家安全觀
- ·回憶那些已成為回憶的回憶
- ·曾經的回憶只能是回憶
- ·我回憶着回憶
- ·當回憶成了回憶,我能做的就是不在忘記
- ·回憶里的回憶
- ·永久的回憶-軟弱的回憶(星夢)(寫給
- ·回憶前世的回憶
- ·《童年》讀書筆記:回憶
- ·頂崗實習感言:我的美好回憶
- ·《非同尋常 賴斯成長回憶錄
- ·畢業回憶:高三的日子,我們會記得
- ·希拉里回憶錄讀後感
- ·十六年前的回憶讀後感
- ·學生歡樂搞笑畢業回憶感言
- ·高一軍訓感想--回憶
- ·觀《回憶中的瑪妮》有感
- ·全面回憶影評
- ·描寫回憶的優美句子
- ·回憶我的考研歷程
- ·《股票作手回憶錄》讀後感
- ·大學四年生活的回憶
- ·回憶高三的文章:那些片段,且行且珍陪
- ·回憶的句子
- ·回憶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
- ·關於回憶的唯美句子
- ·戴小橋全傳讀後感---童年回憶
- ·回憶是一種淡淡的痛讀後感
- ·《木心文學回憶錄》讀後感
-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反思:十六年前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