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原創】“榜樣的力量”與“制度的籠子”

【原創】“榜樣的力量”與“制度的籠子”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原創】“榜樣的力量”與“制度的籠子” 標籤:三項制度

  “榜樣的力量” 與 “制度的籠子”

  —— 從習近平蘭考調研交伙食費想到的

  “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是焦裕祿同志的一句名言。

  把心貼近平民的習近平總書記深知榜樣的力量。 3月17日至18日,在蘭考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期間,他處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住的是焦裕祿幹部學院的一個普通的學員宿舍;每餐都是大鍋飯菜,沒有高檔食材;臨行前,他還專門委託工作人員按照學院每天80元的用餐標準交了兩天共160元的伙食費。他用榜樣的力量鍛造制度的籠子,確實令人振奮。

  “有規定就要執行,否則規定就成了‘稻草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制度的籠子要想不變成“稻草人”,領導者就得帶頭執行,做出榜樣。誠如孔夫子曾經說過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當領導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着行動起來;相反,如果領導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習總書記的蘭考之行無疑為黨員幹部做出了榜樣,為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作風課”。

  領導者要成為民眾的榜樣,就得有焦裕祿“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那些“脫離群眾,脫離實際,高高在上,濫用權力,作威作福,吃拿卡要,雁過拔毛,‘不給好處不辦事,得到好處亂辦事’”的,那些“個人專斷,閻王作風,說一不二,一手遮天,堵塞言路,打壓民意,一馬奔騰,萬馬齊喑,諱疾忌醫,聞過則怒,把黨的民主集中制變成個人專制”的,那些“主觀臆斷,剛愎自用,失職瀆職,急功近利,‘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出了事拍屁股走人’”的,那些“優親厚友,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做官,全家享福”的,無論說得多麼天花亂墜都是蒼白無力的。“台上他說,台下說他”,老百姓誰也不會買他們的賬。

  領導者要成為民眾的榜樣,就得有焦裕祿那樣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焦裕祿嚴格要求自己,嚴格管束子女,有良好的家風。他發現兒子焦國慶看了一場“白戲”后,不但補交了票錢,在縣委會上做了自我批評,還親自製定了《幹部十不準》。習近平為此感慨地說,“十不準”內容非常有針對性。就拿看“白戲”這條說,除了規定一律不準送戲票之外,還強調不能把前10排的票光賣給機關和幹部,這就教育領導幹部如何針對身邊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制定具體舉措。

  對照這面鏡子,那些聲色犬馬、嫖娼狎妓、包養二奶、變相重婚、經常出入高檔會所和煙花巷的“上午圍着車子轉,中午圍着盤子轉,晚上圍着裙子轉”的官員,那些穿金戴銀、動輒擺譜者,那些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藉機斂財者,那些“不問蒼生問鬼神”者,應該汗顏,應該勒馬懸崖!

  制度的籠子要想不變成“稻草人”,領導者就該做出榜樣,先把自己手中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周總理這樣做了,溫家寶總理這樣做了,今天習總書記也這樣做。如果我們的官員都能夠自己吃飯自己掏腰包,不讓自己的飯錢變成各級政府的招待費,“三公”經費何愁降不下來,“四風”何愁不消減!

  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須先正自己。習總書記為我們帶頭了,制度的籠子更具有威懾力。那些老虎蒼蠅們,小心!

您正在瀏覽: 【原創】“榜樣的力量”與“制度的籠子”
網友評論
【原創】“榜樣的力量”與“制度的籠子”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