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真誠-美感-人性-哲理——《故鄉的刺玫花——方舟散文集》序

真誠-美感-人性-哲理——《故鄉的刺玫花——方舟散文集》序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真誠-美感-人性-哲理——《故鄉的刺玫花——方舟散文集》序 標籤:人性的弱點

  趙俊賢

  前幾天,我的大學同窗胡云林(方舟)先生從寶雞市打電話說:“我要出版一本散文集,請您寫篇序。”我立即實話實說:“老同學,我給別人的著作寫過序言,可主要是給我的研究生,給同輩人作序不大妥當。”雲林也是個直爽人,說:“就是您寫,您不要推辭。”我已聽出來,這是他的“決定”,不容商量,而且,講話帶有“命令”性質。“命令”也無妨,當過“官”的人,給他人下“命令”已成慣性。我只好問有什麼要求?他答,沒有任何要求,你願意寫什麼、願意怎麼寫,任憑你定奪,我不參加任何意見。我又詢問交稿日期,他說天太熱,您慢點讀、慢點寫,沒有時限。

  放下電話,我冒出的念頭是,雲林大學畢業后,始終在黨政領導機關工作,後來到一個新聞單位去當“一把手”。他是記者出身,筆下利索,這我知道。但畢竟沒有讀過他的文章,猜想他總在寫通訊報道之類。倘若他以這種筆法寫散文,那我將發何議論?接着,自個兒偷偷笑了,人家的作品你還沒看,胡猜亂想幹什麼。車到山前必有路,讀罷作品再去應對。老兄既然沒有具體要求,我總會有話可說,可長可短,塗抹上千二八百字不會太難。

  真出乎我的意料!書稿擺上案頭后,一翻目錄,直感是:這裡面有乾貨。我這個人,動筆決不馬虎敷衍,包括給研究生論文寫評語,給別人申請職稱的表上籤署“專家鑒定”皆如此。我一定把人家的論文或著作讀罷再去執筆為文,絕不隨意翻閱一通,草率從事。為老同學的書作序,我不只要通讀,而且有的篇目還會重讀。我只讀了本書開頭的幾篇,立即被它所吸引。愛不釋手地讀下去。天熱,我關起門窗打開空調聚精會神地讀。上午讀,中午午休,起床后又去讀。老伴上午推開門,見我伏案閱讀,不曾言語;下午見狀,立馬嚴肅地批評我:“你這麼大年紀,又疾病纏身,這樣連續爬書桌怎麼行?”

  二十多萬字的書稿,我終於在三天內讀完。讀後的直感是什麼?本來有個現成的詞彙跳上心頭,但我覺得人們用得太多、太俗,我想用其他詞語去替代,似乎都可以,但總感到不貼切。我只好又回到我本不想用的這個判斷上來:這書真令我“震撼”啊!多麼充實、多麼獨樹一幟而值得一讀的散文集!

  這部書寫得真實。坦率地說,我對那種滿紙官話、空話、套話、廢話與假話的書,深惡痛絕。雲林亦當官,在散文中卻不講官話;雲林在新聞媒體長期舞文弄墨,但他在散文中回歸本真。散文貴在真實,雲林篇篇寫真人、寫實事,他鄙棄胡編亂造。他的散文,人真、場景真、對話真、細節真,真是通體真實。

  我知道他出生於河南農村,家境貧寒,但並不具體知曉他父親解放前以扛長工養家糊口;我想他在農村一定有兒時的窮夥伴,但並不具體了解其深情厚誼;我知道他在大學讀書時利用假期回農村老家結婚,卻並不深知他們患難夫妻忠貞情篤。雲林的散文帶有回憶錄色彩,讀來似乎回到了他所生活的時代,其人、其事真實地再現於讀者眼前。

  在散文集中,雲林將自己的心靈、情感袒露於讀者面前。他臧否人物,是非分明;他敘述事件,傾向直率;他闡述思想,判斷明晰。他的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六慾,溢於言表,絕不閃爍其辭,絕不吞吞吐吐。散文立其誠,雲林的真誠必然征服讀者。

  雲林的散文寫得很美。我這裡所說美,並非景物的浮淺描寫,更非指文章辭藻的華贍。我所說的文章美,指的是,他經過審美的獨特目光,傳達給讀者的美感。他寫樹、寫花,他寫山、寫水,無論其壯美,無論其優雅,均給人以美的感受。走筆至此,我不得不論及雲林對女性美的捕捉、感受與表達。我原以為雲林是一位中原硬漢,其實除此形象而外,他還有慧眼識美女、柔情護花使的陰柔的屬性。雲林不只對少女的美有泱泱乎千風萬情的發現,而且對中年婦女,乃至對老嫗的人生不同階段的成熟美、滄桑美,亦有細微入神的觀察與展示。雲林對女性的美,不採取古文人的烘雲托月的技藝,而是如高明的攝影師敢於正面刻畫、收入鏡頭。雲林對女性美的吸納與映出,令人嘖嘖稱奇。奇文也,雲林之散文當之無愧!讀雲林的散文,委實是一種美的享受。

  雲林的散文對人性作了大量的深刻思考與抒寫。文學作品,無論詩歌、小說,還是戲劇、散文,都應該以寫人為主。所謂文學即人學之謂也。寫人的什麼?簡言之寫人的一切,或曰,人的一切皆可入文。不過,主要應該寫人性與人道主義。人性,即人的屬性;人道主義,即人與人的關係準則。盡人皆知,人由動物衍化而來。人難免有某種及某些動物性亦即獸性。但人,畢竟脫離了自然界的動物群體,而走向社會,組成了人類的群體生活。所謂人的發展與進化,無非是走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過程。或者也可以說,是一個背離獸性的過程。但是人類也難免偶爾出現返祖現象,在某些荒誕的歷史時期,人類的獸性可以在某個國家或地區上演令人髮指的悲劇。不過,從人類整體而言,或從人類走向的全過程而言,人類社會不會全面恢復獸性。人性,畢竟比獸性進步而美好。

  在我看來,人性即人的文明性,即人對真、善、美的追求,或者說,用真、善、美塑造人的形體和人的靈魂。雲林的散文,高高地舉起追求文明的旗幟,引吭高歌真、善、美,無情鞭笞假、惡、丑。這顯示了雲林的良知與人文修養。

  雲林的散文對自然、對社會、對人類做出富有哲理性的思考。誠然,這種思考具有形而上的性質,具有理性的光輝。但又不是憑空說教,而是從經驗去升華,去抽象。雲林對人的少年的志向思考,對人的事業的思考,對人的晚境的思考,乃至對人類愛情的思考均達到了哲理的深度或高度。因之,他的散文可以給人們人生生活與追求以啟迪。

  讀罷雲林的散文集,令人心頭浮起一句口頭及書面常用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雲林與我大學畢業,於1961年分手,雖然此後也見過幾面,但畢竟缺乏相互的深入了解與理解。二人分手,何止三日、三年,已五十有二年矣!老同學數十年後邂逅,很可能彼此有所驚喜。但云林的作品令我驚訝不已。我雖未嘆為觀止,但我不得不由衷感嘆,而且令我深深地陷入對雲林其人其文的思索之中。

  現在看來,雲林人生的成就,為人的建樹,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多階段的。不能說,外因可以忽略。不,如果沒有他的貧窮及衣食無以為繼的父母的高遠的眼光,不送他走向學堂,即使他有天賦,也只能如同他的父兄,成為一個優秀的農民,當然,也可能成為全國勞模。如果沒有他的小、中學老師的教誨,特別是在關鍵時刻為他掌舵,他可能走向歧途。如果他沒有歷史久遠、大師輩出、學術氛圍濃厚的西北大學的教育與熏陶,他不會在文化上有高遠的今天。當然,他工作后依然有上級與同事、朋友的扶持。

  但是,我們還得套用一個經典判斷,外因是條件,內因是依據。雲林的成就,主要在於他個人的努力。少年立志、勤奮好學自不必說,而他對人生的永無停止的超越,則是他成功的動力。他對生活的摯愛與積極處世,在人際關係的拓展與調整上,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

  雲林讀大學時,有一段和我同一宿舍。他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有二,其一是喜辯,和同學交談,他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大附和他人,這自然說明了他的獨立思考精神。其二,他總是手不釋卷,我們讀大學時是共和國20世紀50年代,是“一切革命化”的時代,明為倡導又紅又專,實則鼓勵“只紅不專”,因之,所謂“紅”,未必是真“紅”。埋頭讀書,被看作是“白專”道路。雲林似乎不大在意這個“險惡”處境。常常利用一切時間,包括零星時間,去閱讀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學作品。

  雲林工作后,常下基層採訪,使他接觸了社會現實;退休后,又利用一切可能外出旅遊,這不只讓他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名勝古迹、人文景觀,而且陶冶了情操,開拓了視野。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很可能是成就雲林散文的一個重要的乃至核心的原因。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雲林可以繼續前行,讓他的夕陽更加燦爛。

  【趙俊賢,西北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史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文史館館員,出版有學術專著《中國當代文學發展綜史》(主編並主筆)、《中國當代文學風格發展史》(主編並主筆)、《中國當代小說史稿》、《論杜鵬程的審美理想》、劇本《還牛》和散文集《學府流年》等】

真誠-美感-人性-哲理——《故鄉的刺玫花——方舟散文集》序 範文推薦:

  • ·五月,刺玫花開
  • ·刺玫花
  • ·解析國家政治制度——《聯邦黨人文集》
  • ·散文集《收藏人生》序言
  • ·散文集《留點念想》序言
  • 您正在瀏覽: 真誠-美感-人性-哲理——《故鄉的刺玫花——方舟散文集》序
    網友評論
    真誠-美感-人性-哲理——《故鄉的刺玫花——方舟散文集》序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