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圓夢之旅

圓夢之旅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圓夢之旅 標籤: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1979年5月,我調入遼寧省圖書館古籍部工作,擔任善本書庫管理員。那時的我只有24歲,正是大好年華。和眾多有志青年一樣,我也有青春夢想,但不是當專家學者,只是想干出個模樣!

  記得第一次走進善本書庫,我隨着前任管庫大姐穿行於一列列深綠色的鋼製書架中,聽大姐:宋版、元版、明版……,如數家珍般一一介紹着,說故事般娓娓講述着,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從那讓人嘆為觀止的洋洋12萬冊古籍善本中,我真正理解了中華古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的含義;繼而,不禁暗自讚歎偉大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對先人們歷盡兵燮水火將距今幾百上千年的古籍保存至今更是肅然起敬;一種從未有過的責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圓夢的萌動也泉涌般從心底汨汨而出。那一刻,我如迷茫於大海的行船發現了航標燈一樣,隱約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坐標,圓夢之旅將在這裡啟程。

  從那時起,我在老先生們的指導下,先後選讀了一些文史類及與古籍版本、古籍保護有關的書籍,如《中國通史》《中國文學史》《說文解字》《古代漢語》《漢印文字征》,還有《書史》《書林清話》《古籍版本考證》《古籍版本鑒定叢談》《篆學今議》《篆刻入門》等,並訂閱了《文獻》《讀書》《書法》等刊物,像破土而出的幼苗那樣從中如饑似渴地吮吸着所需養分。一些必備的常識如:宋元明清年號、四角號碼口訣、天干地支、時辰節氣等已是熟記於心、運用自如。館藏如《鐵琴銅劍樓書影》《嘉業堂書影》《皕宋樓書影》《萬卷樓書影》等,更是記不清翻過多少遍了。除此之外,我把善本書庫作為學習古籍版本知識得天獨厚的實踐課堂;在做好本職工作,保證庫房通風、衛生清潔、善本安全的前提下,一心撲在了那裡。一年多的光景,我已將館藏近百部宋元和明嘉靖前刻本,從版本的角度大致翻閱了一遍;一些宋元珍本則反覆揣摩,做到心領神會。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1980年底,部里組織了一次古籍版本知識考試,作為書庫管理員、工作資歷最淺的我,竟然脫穎而出,一紙奪得了“狀元”。從那時起,主任給我加了任務:管理書庫之餘,每天完成3部善本書的鑒定。擔子雖然重了,但我卻如魚得水,圓夢的空間更廣闊了。

  1981年初,我在對原定明初刻本《自警編》複查時,發現其與館藏宋刻《自警編》多有相像之處。經反覆核對與考證,在錯綜複雜的表象中,去偽存真,最終確定兩部《自警編》均為宋端平元年九江郡齋刻本;區別在於:原定明版《自警編》是原刻原印但在流傳過程中經過作偽處理(以殘充全)的本子,而宋刻《自警編》則是經過校訂、修改、補刻后的印本。之後,我撰寫了《館藏宋刻自警編著錄考》,先後在遼寧省和東三省學術研討會宣讀、交流,並發表於《圖書館學刊》。

  1983年初,已經擔任專職古籍鑒定員的我,開始着手蒲松齡稿本的研究,先後赴山東省圖書館、山東省博物館、蒲松齡故居紀念館,有幸親睹了已是稀如星鳳的蒲松齡另幾種手稿;走訪了蒲氏幾脈後裔,掌握了大量鮮為人知的第一手資料,撰寫了《館藏兩部聊齋手稿的流傳及入藏經過》《蒲文珊與聊齋志異半部手稿》,分別發表在《圖書館學刊》《山東圖書館季刊》。之後,用了半年的時間,翻閱了近百種古籍和史料,澄清了幾百年來蒲學界對蒲松齡手稿《聊齋雜著》疑為《農桑經》《蟲草篇》或《齊民要術》的訛傳,查明了手稿中所錄500餘條文字資料的具體出處,隨之撰寫了《蒲松齡輯錄聊齋雜記考》,發表於《圖書館學刊》。1987年,遼瀋書社影印出版《聊齋雜記》,邀我為其撰寫了5000餘言的出版說明。

  在古籍部工作的8年裡,我先後撰寫並發表了近20篇有關古籍研究的論文、文章;在對館藏蒲松齡手稿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學術成果,甚至在蒲學研究領域還有了一點知名度;在對藏書印的識別上也是學有所長,不經意中已被部內同行甚至老先生們稱之為“小老師”。1985年時,我受聘為古籍部副主任。

  1989年,我調省文化廳工作,萬般不舍地別離了多年培育我的那方沃土和朝夕相處的古籍。然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那段圓夢之旅,才使我前行的腳步在日後的路途中一刻也沒有停歇。20多年裡,我先後有30餘篇圖書館事業和公共文化管理方面的文章、調研報告、課題、徵文發表和獲獎;並先後榮獲文化部“全國公共圖書館先進工作者”稱號、省政府“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稱號;連續3次評為省直機關先進工作者或優秀共產黨員,13次評為廳機關優秀公務員。2010年被文化部聘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專家。

  時光如梭,從我邁入善本書庫那一刻起,35年過去;儘管頭上增添了些許白髮,面頰留下了歲月印痕,然回首往事,每每都會有一種成就感、自豪感相伴而生,令我倍感欣慰。曾有人說:“一棵樹,只有根系縱橫,蜿蜒錯雜,在地脈高低之間,汲取不同的營養,才會發繁茁壯,方有參天之冠。”在我的工作經歷中,窮及一生也很難找到驚人之舉,更沒有華彩樂章;能讓我引以為自豪的,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圓了青春的夢想,進而實現了自身價值。而燭照我前行、激勵我向上的,正是讓我魂牽夢繞、不惜為之拋舍青春的中華古籍。

  (秋實於2014年5月15日為全國“我與中華古籍”徵文而作)

您正在瀏覽: 圓夢之旅
網友評論
圓夢之旅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