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情緣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從小就喜歡唱歌和聽音樂,可是在那文革的時代,除了鏗鏗鏘鏘的革命歌曲,就是樣板戲,由於喜歡音樂,就纏着老師教簡譜,老師還真的教我們簡譜了,於是憑着簡單的樂理知識,開始哼着自己喜歡的歌子。不過簡單的還可以,像樣版戲的曲調,是怎麼也鬧不好的,之所以會唱幾段樣板戲選段,不是識譜學來的,而是聽會的。而對於樂器,則是工作后才接觸。那是在我任團支部書記時,為了參加上級單位組織的活動,每年我們都要排練些文藝節目,在我組織編排的節目取得名次后,單位領導很支持,就相應地配備些樂器,諸如:手風琴,揚琴,二胡,笛子,小提琴等,那時我們有自己的小宣傳隊,有一幫愛文藝的年輕人,經常是晚上湊在一起排練。我編的歌舞等節目也得過獎。可是儘管風華正茂,卻已過了學樂器的年齡,因為喜歡揚琴,偶爾玩一玩,但終究沒有成氣候。對於樂器,我最喜歡的是古箏,一提起古箏,我的眼前馬上出現一幅圖畫:朗月下,清風微拂,一古裝女子,裊裊婷婷,踏月而來,裙裾飄飄,香風陣陣,走到箏前,輕捋羅袖露出十指纖纖,顫、按、滑、揉,頓時曲韻悠揚妙曼,將你帶到雲里霧裡,令你飄飄如仙。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據考證,箏在春秋、戰果時期即廣泛流傳,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公元前237年李斯上書秦始皇時,曾如此描述當時民間箏歌場面:“夫擊瓮叩,彈箏搏,而歌乎鳴鳴,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之後,箏常因此被稱為“秦箏”。箏的名前所以有一“古”字,就是因為它同古琴一樣,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濃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豐富的傳統箏曲給人們留下的古樸雅緻的情趣。在古代,箏還被稱為瑤箏、銀箏、雲箏、素箏等。隨着歷史的發展,自秦、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有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內蒙箏六個派系,其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我所以愛古箏曲,是因為它的曲調深厚、靈透、柔和,音韻較為明亮、清脆、含蓄,瀟洒飄逸,純樸古雅。聽起來或纏綿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馬搖鈴。它的餘音長短適中,最富於表現莊重古樸的抒情樂曲。那箏音有如橋下潺潺的流水,孤鴻飛過時的幾聲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嘆息;有如看薛濤的浣花小箋,看一朵淡淡的蘭花,靜靜的開放在遙遠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樹紫丁香的繽紛。那優美動聽的旋律,會把你帶到遠古,使你在思緒上寧靜,即便是聽完,也覺餘音切切,回味綿長。
我最喜歡的古箏曲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出水蓮》,《漁舟唱晚》,《寒鴉戲水》,《蕉窗夜雨》,《昭君怨》等。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旋律典雅,韻味雋永,是你彷彿看到“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出水蓮》是客家箏曲代表之一,音調古樸,風格淡雅,表現了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情操。《漁舟唱晚》則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流傳廣、影響大。樂曲描會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古箏大師婁樹華先生就是以這首樂曲優美的旋律和古雅的音韻,在國內外享有了很高的聲譽,使古箏藝術立於世界藝術之林,爭得了無尚光榮。《寒鴉戲水》是一首頂頂有名的潮洲箏曲,它以別緻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鴨在水中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昭君怨》原是一首廣東漢樂箏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和演奏形式,樂曲主要描寫昭君出塞后對故土的思念,表達了一種欲歸而不能的無可奈何的哀怨
是啊,古箏曲美,美在韻味,美在古樸,美在典雅,美在純凈,美在飄逸。動起來,像涓涓的小溪,流淌在山澗,濺出美麗而坦率的小花,不知疲倦地一路歌着。純凈時,會使你懷疑它是否果真經凡人之手,箏聲緊,則若急雨敲階,箏聲緩則如細雨撫桐;張揚似朔風吹雪,舒展如微風拂柳。飄逸時,會使你彷彿看見霓裳仙子翩然起舞,舞着飛旋的衣袂與玄妙的身姿。你再看那弄琴者,信手拔彈,從容典雅,一聲聲清新的音符從指尖瀉出,涼涼的,穿越時空,使你愜意的神情不自覺地隨箏音露出。是啊,清風明月下,手握一杯淡茶或一樽暖酒,邊品邊聽。讓氤氳香氣伴着裊裊箏聲而升騰,盤旋。或是學古人的樣子,隱居山中,或臨溪而駐,煮茶自怡,聽箏自樂,在箏樂的海洋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夢,那將是多麼美的享受?!
隨着社會的發展,古箏之花開遍祖國大地,就拿古箏曲來說,有描繪自然景趣的,山川河流,日月繁星以及梅蘭竹菊;有摹寫人的情愫的,思情仇怨,纏綿委婉,含蓄內斂;有刻畫英雄氣概的,精忠壯志,金戈鐵馬,鏗鏘振奮;有宮中之陽春白雪,格調高雅;亦有民間歌調的下里巴人,生活氣息十足。真可謂是應有盡有。同時作為重要民族樂器的箏在走過2000多年的歷史后,不但有了自己的一套完備的理論體系,而且古箏藝術也走向世界。據有關消息:台灣約有三十萬人在彈古箏,有的中、小學校還規定彈古箏是學生的必修課.姑娘出嫁用鋼琴已經過時,而時興的是陪上一張古色古香的古箏,以示文靜,高雅.在日本,港,澳,台,新加坡和西方一些國家也相繼掀起了學古箏熱,不斷地邀請我國古箏演奏家、理論家講學和傳授技藝……
說到這裡,親愛的朋友,你不覺得“漁舟唱晚處處華夏之聲,高山流水人人皆是知音”已為時不遠了嗎?.
200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