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心理問題分析及解決對策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得得9
黨員心理問題分析及解決對策 如果一個人意志消沉,精神萎靡,私慾膨脹,那麼必然會影響到他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出現一種“不願干、干不好、幹壞事”的情況。當前,傳統意識與現代觀念不斷激蕩出的各種新問題與矛盾,外來腐配思想的侵入產生的各種腐敗現象,使部分黨員不斷露出心理準備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免疫力下降、心理適應性不強等問題。因此,加強黨員心理建設,築牢黨員“心理長城”,已成為當務之急,成為保持黨的先進性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黨員是黨性人、個性人、社會人三者的有機結合體,黨員心理也可以相應的分解成黨性心理、黨員的個性心理、黨員的社會心理三個維度。黨性心理,是指黨員黨性表現的一種心理機制,主要包括對黨的態度、組織觀念、是非觀念、獻身精神和黨性約束力等內容。黨員的個性心理,是指黨員個體經常出現的、具有一定傾向的、相對穩定的、本質的心理特徵的總和,主要包括黨員的理想、信念、世界觀、需要、動機、興趣等內容。黨員的社會心理,是指社會心理現象在黨員身上的折射與反映,例如責任擴散心理、從眾心理、比價心理、補償心理、相似相親心理、近則親心理等。 以黨員心理結構的角度分析,當前黨員心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 一是角色意識模糊,黨性心理弱化。在現實生活中,有些黨員往往不能正確處理好“黨性人、社會人、個性人”三種角色之間的轉變而發生衝突。在一些場合他們能夠表現出黨性意識,如黨組生活會等,而在很多需要表現出黨性意識的情況下,卻往往忘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種角色意識的模糊,黨性心理的弱化,必然導致個人的黨性心理水平與黨性要求差距拉大,表現出行為與內在標準不一致、自制力降低等問題。 二是個人需求庸俗,趣味低級化。隨着追求合理的物質利益被社會廣泛接受,這也為某些黨員找到了滿足個人貪慾的“理論依據”,於是那些低層次需求的“某些方面”可以不必掩飾了,有些黨員幹部老是利用手中職權,一味地追求物質利益,出現一些腐敗現象。這反映了腐敗分子對腐敗行為、腐敗現象的社會認知、情感和態度。 三是榮譽感淡化,責任意識缺失。改革開放中出現的貧富差距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但有些昔日以追求政治地位為滿足感、以為人民服務為自我實現的黨員,心理卻失去了平衡,產生了孤獨與失落心理。於是,有些黨員幹部不再甘為“公僕”而要“用權專權”,不再講求“吃草”奉獻而只圖報酬索取。這種政治榮譽感淡化、責任意識缺失的現象,還與“責任擴散”心理有關。部分黨員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等錯誤觀念的影響,看到周圍群眾缺乏正義感,於是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也降低了。面對不正之風,不能勇於批評與抵制,不敢與社會醜惡現象做鬥爭,在群眾需要幫助時不能挺身而出,喪失了一名黨員起碼的責任意識。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加強黨員心理建設的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黨員黨性心理的培養,強化“角色意識”。黨性心理培養的過程,就是把黨性原則和黨對黨員的要求,固定為黨員行為的動力定型——黨性心理的過程。黨性心理的培養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組織的教育培養,二是黨員的自我修養。 黨組織的教育和培養是外在的,要通過黨員自身的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的內驅力,轉化為黨員的黨性心理。我們可以通過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理論教育和黨建知識教育等,來強化黨員的黨性心理,但重點還要在如何組織黨員認真學習基本理論與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模範地踐行基本理論的結合點上下功夫,培養黨員具備良好的理想情操,強化黨員的角色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使每個黨員時刻牢記黨的性質、宗旨和任務,時刻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切實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最大限度地體現出黨員的先進性。 加強黨員黨性心理的培養,根本上還是要通過黨員的自我鍛煉與自我修養,這實質上就是一個把黨性標準自覺地內化為個人行為活動標準的過程。黨員要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第二,滿足黨員合理的個性需要,加強黨員的心理激勵。需要是個體對內部環境和外部生活條件的穩定要求,是個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它是個體行為積極性的源泉,是個體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是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需要的層次越高,產生的激勵作用越強烈。弗魯姆認為,與調動人的積極性緊密相關的兩個因素:一個是期望值,另一個是價值目標,激發力量=目標效價×期望值。加強黨員的心理激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在滿足黨員高層次心理需要的同時,也要適度滿足黨員的低層次心理需要。例如,“物質利益原則”就是適應需要層次論的一大舉措。二是不斷激發黨員的高層次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是人的最高層次需要,能充分調動個人潛能的發揮。我們不能把“自我實現”看作是一個消極概念,它是追求和實現最高理想的心理動因,沒有這種動力因素,人們很難創造出輝煌的業績。三是積極滿足黨員的合理需要,在方式方法上,要講求高析調,避免庸俗低下。四是堅持滿足需要與無私奉獻相統一。這實際上是正確處理好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關係問題,黨員在滿足個人需要的同時,也是滿足社會需要的過程。當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發生衝突時,黨員應該首先滿足社會需要,在關鍵時刻,要勇於犧牲。 第三,強化黨員的“群體意識”,增強黨的凝聚力。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凝聚力就是群體內聚力。要增強黨組織的群體內聚力,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是用黨組織的群體目標來感召黨員的群體意識。目標具有激勵、導向和強化的作用。群體目標是影響群體行為的重要因素,也是群體動力的重要來源。當前,我們應着重如何設置合適的群體目標上下功夫,注意設置群體目標的層次性、反饋性、難度的適度性的可參與性。二是用黨組織的群體規範來約束黨員的行為活動。群體規範具有動呼和導向功能,在群體內聚力強的條件下,當一個人表現出符合群體規範的行為時,群體就會給予他讚許與鼓勵,強化其行為;當其行為不符合群體規範時,他就會感受到群體的壓力,被迫改變其行為。廣大黨員要自覺地運用群體規範的動力和導向功能,控制與調節個體行為,這就是群體規範的內化過程。
黨員心理問題分析及解決對策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環保局幹部作風突出問題分析及其對策
- ·學校交通安全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實施
- ·學術交流:學生不做作業的的分析及對策
- ·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中心成立儀式致辭
- ·形式主義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的意
- ·三年級期末數學試卷分析及學情分析
- ·個人存在問題分析材料
- ·為何我們的教育會如此糟糕?——以及解
- ·2016年中考英語試題分析
- ·2016年中考語文試題分析
- ·禁毒演講稿:堅決對毒品說不!
- ·淺談鄉鎮幹部“走讀”問題的對策思考
- ·經濟落後地區社區黨建工作存在問題及對
- ·《有效上課——知識建構型視野下的上課
- ·關於我縣投資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 ·淺談優化投資和發展環境與行政許可法之
- ·經濟落後地區社區黨建工作存在問題及對
- ·村官職務犯罪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討會
- ·我國行政程序法治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 ·山區鄉鎮黨委如何增強解決群眾生產生活
- ·《工作就要解決問題》讀後感
- ·新形勢下貫徹民主集中制必須解決好四個
- ·學習關於切實解決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幾
- ·兩會學習心得—解決“三農”問題還須從
- ·讀《工作就要解決問題》有感
- ·《工作就是要解決問題》讀後感
- ·學習關於切實解決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幾
- ·人民法院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要重
- ·鎮解決信訪問題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 ·讀《贏在問題解決力》有感
- ·兩建一轉解決問題階段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