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淺層次教育誤國誤民

淺層次教育誤國誤民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受教育者能“知書達理”。而現行教育的方式違反教育科學規律,最大的弊端是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只管學生讀書,不引導學生明理;只讓學生知其然,不引導學生知其所以然——只要求學生要這樣做,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只有這樣做才好——學生習慣憑感性認識表象,缺乏用理性思考實質。幾十年來,傳統的應試教育傾向於強化訓練、題海戰術;教師忙於 “填鴨式”灌輸,學生忙於做題應付考試。柳斌同志曾經指出:“考試本來是檢驗教學效果,衡量教學工作利弊得失的一種手段,現在卻異化為千家萬戶、千軍萬馬奮鬥追求的目的。教與學的目的,變成最終是為了通過一場高難度的考試,而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創造等為學生髮展同時也是為社會發展打基礎的素質培養任務卻被丟到一邊去了。”長期以來,這種“讀書不明理”的“淺層次教育”的方式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喪失了全面發展與培養效果最好的黃金時期。

  鳳凰衛視《寰宇大戰略》在“培養健全人格:中國教育當務之急” 節目中說:“今天的中國教育,上培養不出一流的專家、一流的大師;下培養不出具有健全人格的普通人。這就是今天中國教育需要反思的問題。” 正如任劍濤教授所說:“實際上我們現在恰恰把讀書和明理給它挖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讀書不明理,大家不覺得是問題,讀書要明理覺得非常困難,這樣的一個社會氛圍使得讀書人對自己的行為,價值行為、偏好、自我約束、社會約束、自律和他律都會出現一種自我放縱、社會放縱。”而自我放縱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其行為表現往往 缺乏理智,任性而為,不受約束,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缺乏理智、缺乏理智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沒有健全人格的根本。

  理智亦作“ 理知 ”。指清醒、冷靜、合乎實際的思維。理智是一個人用以認識、理解、思考和決斷的能力作出的選擇和判斷。由於現在的教育方式致使學生明理認知的層次較淺——既沒有達到理性認識的層次,更沒有達到理智思維的層次。然而,當學生走出校門步入社會之後,由於頭腦中既缺乏理性的認識,更缺乏理智的思維,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其思想意識在迷茫、彷徨中缺乏信心和希望,找不到目標和方向;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現實中由於缺乏理智思維的概念而不由自主地產生“一念之差”或“一時衝動”。這就是現實生活中不少觸犯道德與法律底線特別是一些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做人與理智的關係

  “做人與理智有什麼關係?”筆者走訪一些年輕人,得到一些諸如此類的回答:“做人與理智的關係?沒怎麼去想,不知道。” “做人要理智?沒想那麼多。咱們一般都跟着感覺走。” “想那麼多理智不理智,太麻煩了!” 有位90后反問:“理智?理智算什麼東西?” ……

  理智算什麼東西呢?——“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念之差進牢房;拼死拼活半輩子,一時衝動帶銬子。” “崇高的人與愚蠢的人之間只有一步之差。” 失去理智就失去一切——理智是做人的根本。

  現實生活中,喪失理智、喪失道德的社會現象時有發生:盜竊打劫、坑蒙拐騙、貪污受賄、殺人強姦等各種犯罪案件層出不窮。犯罪人群的年齡層次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六十多歲以上的老人;職業層次從無業游民到政府高官;文化層次從文盲半文盲到博士研究生等各個層次的人群中都有一些人違法犯罪或正在千方百計地實施犯罪。令人質疑的是:那些六十多歲以上的老人,經歷了幾十年的世故滄桑,親眼目睹了多少年輕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最終下場,為什麼他們也會步他們的後塵呢?還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員,他們都經過幾十年的教育和培養,對黨紀國法是耳熟能詳,為什麼他們會知法犯法冒着巨大風險而陷入牢獄之災呢?還有那些大學畢業甚至是博士研究生的高層次人材,他們都讀過十多二十年的書,經過各級學校長期的教育和培養,學過很多知識,啃過很多書本,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天之驕子從天堂跌入地獄的呢?

  二、 理智教育的缺失

  在犯罪人群中,無論是年幼無知的少年,還是世故成熟的老人;無論是缺乏教養的文盲半文盲,還是學貫中西的博士研究生;無論是低層次低素質的平民百姓,還是高素質高層次的政府官員——他們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最主要的一個共同原因就是缺乏理智,他們主觀犯罪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在缺乏理智思維的情況下走向犯罪。

  前段時期山西太原爆炸案、上海復旦大學林森浩投毒案、江西臨川二中學生殺害老師案、寧夏麻永東殺害一家七口案、北京大興韓磊摔童案、上海浦東范傑明槍殺六人案、福建廈門陳水總公交車爆炸案、北京平谷區楊瑞喜2小時連殺六人案、北京李某某等五人輪姦案、西安音樂學院葯家鑫駕車撞人後又將傷者連刺八刀致其死亡案……這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典型的喪失理智的犯罪。還有前不久公開宣判的薄熙來案、王立軍案、谷開來案;薄熙來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為包庇妻子殺人而打王立軍耳光、摔碎茶杯、放任兒子無節制地享受奢華生活;王立軍叛逃美國領事館;谷開來投毒殺人等等無一不是在喪失理智的情況下一步步走向犯罪。

  為什麼這些在各級學校經過幾十年的教育和培養的高素質高層次的政府官員也會喪失理智走上犯罪道路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老虎”和“蒼蠅”會冒着毀滅人生前途毀滅家庭幸福的巨大風險而不知懸崖勒馬呢?為什麼文明缺失、道德缺失的現象頻頻發生呢?勿庸諱言,我們的教育方式在有關思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理智”方面的教育實在是太缺乏了。在不斷擴大的犯罪人群中的素質顯示:他們理智思維的水平確實太低。歷史在不斷前進,社會在不斷變化,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地轉變。我們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的內容難道不要實事求是地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改革嗎?我們每天都在耳聞目睹這些缺乏理智的社會現象——我們為什麼不能革新“讀書不明理”的淺層次教育呢?

  三、 人生底線與理智思維

  理智的思維是用以認識、理解、思考和決斷的能力作出的選擇和判斷。理智的思維既有助於創造物質財富,又有利於保障人生幸福。但是,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失去理智或險些失去理智的時候;每個人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特殊情況下都有可能觸犯法律底線跨越人生底線的想法和念頭;在這樣一種特殊情況下的關鍵時刻,運用理智的思維辨別是非、利害關係以及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就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一個人在關鍵時刻能夠運用理智的思維冷靜地思考問題,能夠運用理智的思維在辨別是非對錯的時候進行反覆的權衡和比對,他就一定能夠在法律底線、人生底線前面清醒地認識到觸犯法律底線超越人生底線的後果,他就能夠做到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念之差進牢房;拼死拼活半輩子,一時衝動帶銬子”;“失去理智就失去一切”。以下兩個典型案例,充分印證了“失去理智就失去一切”的道理。

  (一)谷開來為什麼要投毒殺人?既然尼爾-伍德願意應約來談,為什麼不和尼爾-伍德好好協商?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放下架子態度誠懇平等協商,吃點虧、讓點步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真的協商不成,還可以訴諸法律,請求法庭出面調解;但是,谷開來在這“是非對錯”的關鍵時刻,沒有運用理智的思維進行反覆的權衡和比對,以至於失去理智,冒着觸犯法律底線的巨大風險,用殘忍的手段把尼爾-伍德殺掉。雖然谷開來殺死尼爾-伍德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但正是谷開來在這幾分鐘的時間裡失去理智,不僅使被害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不僅因違法犯罪毀掉了自己的人生;而且還破壞了幾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二)薄熙來為什麼要動手打王立軍?既然王立軍當面說谷開來有殺人嫌疑;既然王立軍的身份是重慶市公安局局長;既然王立軍有一定的證據;為什麼不讓王立軍秉公執法?既然谷開來有殺人嫌疑,為什麼還要包庇她?為了包庇妻子而失去理智打王立軍耳光、摔碎茶杯;失去理智濫用職權,甚至要控制王立軍的人身自由;最後導致王立軍叛逃到美國領事館,對黨和國家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嚴重影響。

  所以說,對“理智”不屑一顧的人就沒有理智——不思考理智的人就必然缺乏理智 ;不思考理智的人就沒有理智思維的習慣。沒有理智思維習慣的人就難免有“一念之差”和“一時衝動”;沒有理智思維習慣的人就會不由自主地跨越人生底線;沒有理智思維習慣的人就會在“一念之差”、“一時衝動”的情況下不由自主地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理智是做人的根本。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只有養成理智思維的習慣,才能夠用理智的眼光觀察事物;用理智的思維辨別是非對錯;用理智的意識為自己的人生築起一道不觸犯法律底線不跨越人生底線的堅固防線。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有“一念之差”、“一時衝動”、“一時糊塗”;只有這樣,才能不讓我們的先輩蒙羞;不使我們的後輩蒙恥。

  四、自覺意識與理智思維

  一個有理智的人,才有可能是一個完全自覺的人。理智是一種能力,自覺是一種境界。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理智是一切力量中最強大的力量,是世界上唯一自覺活動着的力量。”由於理智的人遇事能清醒、冷靜地思考問題;在辨別是非對錯時能進行反覆的權衡和比對;在認識、理解和分析問題時有全面、深入的合乎實際的思維——因而他的思想和心態是穩定而健康的,他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完全自覺的;關鍵時刻就不會有“一念之差”、“一時衝動”、“一時糊塗”。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時衝動進牢房”。郭冬臨小品有一句經典台詞:“衝動是魔鬼,衝動是火藥,衝動是手銬和腳鐐,衝動是一顆吃不完的後悔葯。” 在這五彩繽紛、燈紅酒綠的世界,在這物慾橫流、繁華極致的社會現實中,只有理智的思維才能夠自覺支配自已的言行舉止;只有理智的思維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衝動;只有理智的思維才能抑制自己的違法行為;只有理智的思維才能夠自覺抵制和杜絕“見錢眼開”、“見色起意”的行為。所以說,理智的人也是非常自覺的人。沒有理智就沒有自覺,缺乏理智就缺乏自覺,理智和自覺是關聯一體的。

  五、法治社會與理智思維

  歷史在不斷前進,社會在不斷變化,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地轉變。現在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健全,法律知識越來越普及,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會知法犯法呢?張玉勝同志在《法治社會建設呼喚“理智”思維》一文中指出:“在當今這個充滿變革、矛盾交織、物慾橫流、思想多維的社會裡,人們缺少的不是知法、懂法,而是良知和理智。” 社會的長治久安需要法治。“法治”對違法犯罪可以產生警戒和威懾作用;但如果人人都有理智,人人都有理智思維的習慣,誰還會願意鋌而走險違法犯罪呢?——加強理智思維的教育可以達到預防犯罪的效果。因此,法治社會的建設應當和理智思維的教育相結合;加強理智思維的教育在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和諧社會與理智思維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是自古以來人類社會追求的社會理想。和諧社會的關鍵要素是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國社會正處於急劇轉型的過程之中。轉型是為了發展,而發展的目標是要發展出一個和諧社會。同時,發展也十分需要以和諧為基礎,以和諧為條件。不和諧,難以發展。轉型期既可以是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也可以是社會矛盾的高發期。這一矛盾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如貧富差距、就業問題、腐敗問題、分配不公問題、社會治安問題、土地徵收、城建拆遷、地區及城鄉差距、資源佔有不平衡、誠信缺失、道德缺失、非法致富、醫患矛盾、偷稅、漏稅、避稅……等等。儘管可以健全制度、健全法律,但隨着社會的不斷變化,人的思想也會不斷轉變。歷史實踐證明:制度與法律的建立和健全往往要滯後於社會的變化和人的思想的轉變。所以說,建設和諧社會必須要提高人的素質,而提高人的素質關鍵在於要加強“理智思維”的教育,以達到提高人們“理智思維”的能力。只有人們理智的思維水平提高了,人們才能夠理性地思考一切問題,理性地對待一切問題——所有的社會矛盾就能夠有效地預防和化解——所有的社會矛盾就不成為矛盾或少成為矛盾;所有的社會問題就不成為問題或少成為問題。

  七、腐敗與“房奴”的思考

  幾年來,無論是媒體新聞還是網民微博,腐敗與“房奴”成為人們經常議論的話題,這其中的前因後果錯綜複雜。腐敗與“房奴”雖然是兩個概念,但如果我們的頭腦中多一些理智的思維,也許能把一些熱點問題看得透徹一些。

  (一)、腐敗成過街老鼠

  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引發社會心態失衡,引發公眾心態不平。近年來,許多調研顯示公眾對腐敗現象不滿。這也是世界普遍存在的引發社會矛盾和心態躁動的重要根源。研究表明,許多時候人們並非只因窮才不滿,也不會因為富而沒有怨氣。一些人因貧生怨,更多人會因為腐敗而憤懣。所以,黨中央不僅關注民生問題,更關注引起民怨的腐敗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當腐敗影響了政府公信力,政府怎樣做都會受到公眾的質疑和批評。

  前不久,筆者發一民謠∶“公正廉明為公僕,戒貪錢色惟慎獨。利用職權搞貪腐,免職受審帶銬子!無論基層到中央,黨紀國法不容貪。貪錢貪色腐敗官,老虎蒼蠅全打光!”當然,要把腐敗的“老虎”和“蒼蠅”都找出來一個一個地打,這肯定有一個逐步的過程,不可能一年半載甚或是三年兩載就可以根除腐敗。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公布了舉報腐敗的電話和地址,這樣就使得腐敗成為全民監督和全民舉報的時代。黨中央有堅定持久的反腐敗的決心和措施,老百姓也可以用各種方式來揭露和舉報身邊的腐敗,腐敗已經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二)、“房奴”與房東

  當前北、上、廣、深等一些大城市的房價確實很高,不少年輕人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要麼望房興嘆,要麼節衣縮食做房奴。但說句實在話:年輕人無論是打工、創業、求發展,要根據自己的學識和能力,該到那個城市發展就到那個城市發展。北京、上海的房價一平方三四萬,一些小城鎮的房價才三四千。

  往往有這種情況:你在一個小城鎮憑自己的能耐可以成為一個很瀟洒的能人,但如果你非得要擠進大城市,也許你就成為一個處境艱難的“熊人”了。其實,無論是在大城市小城鎮甚或是農村,只要你找准位置發揮自己的特長,一個人或者是一家人在哪裡發展都可以生活得很精彩很瀟洒。年輕人來日方長,要冷靜理智地想一想:與其在大城市做“熊人”,不如在小城鎮做能人;與其在大城市做窘迫的房奴,不如在小城鎮做瀟洒的房東。做人的理智是要儘可能地揚長避短,莫要不切實際地好高騖遠,這樣不僅僅是苦了自己,而且還耽誤了自己創造人生美好的前程。

  八、老年人為什麼要做“四婆”?

  沒有理智思維就沒有感恩意識——沒有感恩意識就沒有孝道——沒有孝道的人不僅不尊敬老人孝敬老人,而且貶損老人嫌棄老人。“養兒不讀書,不如養頭豬。兒大不明理,老了靠自己。”這首民謠反映出許多老年人多麼無奈的心聲。

  孝道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但是,當今社會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這些概念已經到了“不以為然”和“不屑一顧”的地步。季羨林在《談孝》中說∶“在時代變革的大潮中,孝的概念確實已經淡化了,不贍養老父老母,甚至虐待他們的事情,時有所聞。我認為這是不應該的,是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消極因素。”

  坊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現在80、90后的父母只有做“四婆”,才能夠和子女在一個家庭生活。第一是要做“姨婆”——家庭中的保姆或是傭人(當然不用付工資);年輕人說什麼老年人就做什麼,無條件服從。第二是要做“聾婆”——老年人做事有時候不合年輕人心意,年輕人(尤其是兒媳或女兒)批評你要虛心接受;現代年輕人一般都口無遮攔,說幾句難聽的,你要裝作是聾子一樣沒有聽到。第三是要做“啞婆”——現在的小孩都很霸氣,他(她)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她)要什麼你就給什麼,不能有半點含糊,否則就哭、吵、鬧。你給年輕人帶小孩要順着小孩,千萬不能有異議,否則你這老一套的舊觀念肯定要挨批——在年輕人看來,舊傳統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早已經過時了。第四是要做“瞎婆”——年輕人和老年人觀念不同,老年人愛惜財物,什麼都捨不得扔掉;年輕人不同,無論是半新的衣服還是傳統一點的物品,稍為不合心意便拿到外面扔掉;剩飯剩菜只要是過餐過夜便隨手往垃圾桶一倒,這時候你要閉上眼睛,好好的東西扔了就扔了,你就當自己什麼都沒有看到,自然就相安無事了。

  家庭中的家務凡事紛繁複雜,各種諸如此類甚或有更加不堪忍受的“四婆”現象很難一一列舉。

  說句實在話,老年人實在不願意做“四婆”,但不做“四婆”又有什麼辦法呢?難道你願意三天兩日地鬧家庭矛盾嗎?誰讓你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如果你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培養孩子理智思維的習慣,他(她)會忍心讓自己的老爸老媽做“四婆”嗎?

  九、本性與素質

  人來自動物界的轉化,其本性與生俱來就帶有劣根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人來源於動物界這一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於擺脫得多些或少些,在於獸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其劣根性;就連美國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也不例外,美國ABC電視台,前不久播放了一檔兒童討論節目,主持人坎摩爾請來一群小孩召開“圓桌會議”,讓他們發表對美國政府“關門”的意見。令人震驚的是,其中一個男孩在回答如何償還中國債務問題時說,美國應該“殺死所有中國人”。借債不還而且還要殺光債權人,這不僅毫無人性甚至於超出獸性十倍。具有獸性的劣根性是人類與生俱來固有的不良品質和不健康的心理需要,這些劣根性就是人類之所以犯罪的根源所在。每個人的本質特性與受教育的程度決定其道德素質的水平。人性的本質決定了一個人如果從小缺乏思維能力的培養、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其為人處世在某些方面必然會顯露出獸性的本能。毋庸諱言,人不僅不能完全擺脫獸性,而且由於人具有一定的“意識性”及“社會性”,人的慾望與獸性相比甚或更加強烈更加猖狂;比如“貪婪”、“報復”、“殘忍”、“自私”、“懶惰”、 “妒忌”等等。人類歷史上許多犯罪的惡行與殘酷的戰爭都是由於人性的貪婪、殘忍與報復的產物。有關人性甚於獸性的行為表現與文字描述隨處可見: “貪得無厭”、“人心不足蛇吞象”、“趁火打劫”、“殺人放火”、“幸災樂禍”、“唯恐天下不亂”、“禽獸不如”、“獸性大發”、“奸淫擄掠”、“濫殺無辜”、“雞鳴狗盜”、“狼狽為奸”、“狼心狗肺”、 “狐假虎威”、“衣冠禽獸”、 “忘恩負義”、“恩將仇報”、“以怨報德”、“兩面三刀”、“陽奉陰違”、“口蜜腹劍”等等。由於諸如此類的社會現象頻繁發生,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及社會環境特別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如果學校缺乏科學、正確的教育方法,學生的思想品德及精神世界必然被嚴重污染,這就是一些學校的學生剛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就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所在。

  古人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裡所說的“教與嚴”,是指對孩子在為人素質方面的教育不僅僅要求嚴,而且要着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培養孩子理智思維的習慣;以小孩子的本性特點而言,如果從小不重視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不注重培養孩子理智思維的習慣,孩子的為人素質就抵擋不了現實生活中不良社會現象的誘惑。但長期以來,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注重考試成績而輕視思想教育。青少年普遍缺乏理智思維的習慣是導致青少年犯罪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

  十、信仰與人格

  什麼是信仰?信仰的基本含意是相信、信任和敬仰。信仰是人們對生活所持的某些長期的和必須加以捍衛的根本信念。信仰,就是你的信任所在。信仰是支撐道德生活的基石,信仰從根本上決定着人類道德實踐的範圍、層次和方式。信仰不但賦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義,而且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選擇的座標;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們的道德人格;信仰不但是道德行為的動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燈”。

  由此可見,信仰對於健全人格、信念與精神的支撐以及對道德境界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國的眾多媒體在各種場合就國人信仰缺失與道德缺失的問題已經議論很多年了;中國人的信仰缺失與道德缺失早已聲名遠揚,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仁人志士已深切感覺到這是中國文化與精神的一種缺陷。

  日本著名經濟戰略家大前研一說,急功近利、膚淺浮躁、缺乏思考的社會現象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流行病。大前研一曾深入調查研究中國的社會和經濟;中國年輕一代急功近利、膚淺浮躁、缺乏思考的現象尤為突出。最主要表現在信仰缺失、道德缺失、感恩意識缺失。無論是葯家鑫、林森浩、麻永東、韓磊、李某某等等,都徹頭徹尾表現出國民的劣根性——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喪失理智思維能力,對世界觀人生觀的認識非常膚淺。這無疑是淺層次教育缺乏思維能力培養的結果。

  沒有理智思維的人不僅沒有真理意識,就連起碼的感恩意識都很模糊;沒有理智思維的人由於缺乏思考,對任何事物都認識膚淺;對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自然的認識非常淺薄,甚至於根本就沒有感恩的意識——沒有感恩意識的人實際上就是沒有良心的人,沒有良心的人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知恩思報?

  由於淺層次教育對學生缺乏思考能力的培養,青少年沒有養成理智思維的習慣,對任何事物都認識膚淺因而缺乏感恩意識;缺乏感恩意識的人怎麼可能有信仰呢?他連自己父母的養育之恩都不懂得要知恩思報,他怎麼可能懂得感恩社會、感恩自然呢?我們經常講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 ;要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這對於缺乏理智思維、沒有感恩意識喪失良心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對牛彈琴”,因為他根本就聽不進去。因此可以概括地說:“沒有感恩意識就沒有信仰意識” 。

  信仰是一個人的信念和精神支柱。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就沒有自己的信念和精神支柱,其道德素質和道德行為必然有一定的缺陷和障礙。一個人要確立自己的信仰,必然要經過理智的反覆思考,只有經過理智的反覆思考,才有可能在思想上確立自己真正崇高的信仰;一個具有崇高信仰的人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和道德行為能力。

  新中國已經建立六十多年,改革開放也已經進行三十多年,雖然還比不上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比不上那些曾經侵略中國、掠奪中國的經濟和資源而發展起來的帝國主義國家;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把一個貧窮落後、任人宰割、民不聊生、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繁榮昌盛、國強民富的現代化強國;中國各項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已經得到全世界的普遍公認。“東亞病夫”、“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每一個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中華兒女都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的事情一定能夠越辦越好;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一定能夠如期實現——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崇高信仰!

  但是,年輕一代並沒有這樣的意識;我們講要熱愛祖國——他們往往拿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他們似乎忘記了中國歷史上曾經遭受的苦難;忘記了西方列強曾經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所造成的災難。他們列舉中國很多方面不如西方國家的發達等等。我們講擁護中國共產黨,他們似乎忘記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貢獻;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的輝煌成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他們往往列舉一些黨員幹部的腐敗現象,列舉一些不盡而人意的社會現象而偏激偏見: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只看到負面,不看到正面。所以說,讀書不明理,信仰道德便無從談起。

  筆者認為:具有正能量的信仰應當重視、應該大力宣傳——一個十三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其國民的精神信仰如果總是在缺失中飄忽不定,甚至被西方人士當成一個話柄,這不僅有失大國風範,也確實是中國文化與精神的一種缺陷。建立有中國特色併合乎有真正意義的崇高信仰,教育和宣傳部門責無旁貸。

  十一、“學生守則”成學校擺設說明了什麼?

  教育部自發布《中小學生守則》以來,筆者經過長期的調查走訪——大部分的學校及大多數的教師基本上都不給學生講“學生守則”,學生也不明白“學生守則”是怎麼回事;“學生守則”實際上已經成為大多數學校的擺設。

  前不久,有媒體記者就《中小學生守則》採訪青島一市區小學,摘錄如下:

  ——不少學生不知有“守則”

  16日下午,在市南區一所小學門口,記者隨機攔住幾名剛放學的五年級小學生,當問起孩子們知不知道《中小學生守則》的內容時,孩子們互相看了看,然後茫然地搖了搖頭,表示不是很清楚。

  記者把打印出來的《中小學生守則》給學生們看,一共十條內容,幾個孩子掃了一眼,就不太想看了,“阿姨,這些都是什麼啊?”一個孩子不耐煩地說了句,就拉着小夥伴們離開了。

  小學生不了解《中小學生守則》,學校的老師們很多也不清楚守則里到底都有些啥。“這些年,真沒怎麼提守則的事兒,具體哪幾條,想不起來了。”聽記者問起守則的事兒,一所小學的大隊輔導員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很實在地表示,學校確實會教孩子們遵守一些規範,但是都是學校自己提煉的,孩子們比較容易記的,至於教育部的《中小學生守則》,沒有要求學生們要背過或者一條條執行。

  “現在青島的中小學,普遍不會給學生講太多中小學生守則的事兒,因為即使想講也不好講。”談到守則的事兒,在教育戰線工作多年的青島市家校合作促進會會長孫增信認為,學校老師對學生進行規則方面的教育,要看得見、摸得着,如果要求本身太虛、太難做到,那麼這個要求本身的意義就不大了,老師也無從下手。

  “讓孩子愛祖國是對的,但是一個連自己、連家人都不能好好愛的孩子 ,又怎麼能好好地愛祖國?”市區一位教體局副局長也認為,目前這個版本的《中小學生守則》,可操作性確實不強,對於孩子的教育,就該從愛自己、愛家人,從做好身邊的事兒開始,逐步升華到愛祖國這個層次。

  這位主管教育的副局長都說這樣的話,怪不得現在的教師連教育孩子愛祖國都不知道怎麼教。究竟是愛祖國這個層次太高呢,還是現在的教師“教書育人”的層次太低呢?如果說教育學生愛祖國這個層次太高的話,那正好說明現在的教師“教書育人”的層次確實是太低太淺了!如果教師在學校連教育學生愛祖國都不知道用什麼方法,那當今教師“教書育人”的教學方法也確實是太呆板、太僵化了。

  “學生守則成學校擺設”這一現象充分說明:現在的學校教育“教書育人”的方式與方法確實是誤國誤民。

  十二、革新教學方法,教育當務之急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由於在教學方法上因循守舊,缺乏符合教育科學規律的創新方法;學生在學習期間長期處於被灌輸的被動狀態,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和鍛煉,學生缺乏主動學習和自覺學習的動力,學生常常出現厭學、逃課和逃學現象——這種“讀書不明理”的教學方式不僅學生有怨氣、教師有怨氣、家長有怨氣、全社會都有怨氣。

  革新教學方法,改變淺層次教育“讀書不明理”的教育方式,是當今教育的當務之急。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談到:世間萬物,變動不居。“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要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衝破制約發展的舊框框,讓各種發展活力充分迸發出來。“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是一種求真務實的態度,是一種破冰前行的勇氣,更是一種創新發展的智慧。

  針對現在教育方式的諸多弊病,怎樣去改革,改革從何抓起呢?“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我們應當以求真務實的態度,以破冰前行的勇氣,以創新發展的智慧遵循科學規律,革新教學方法。

  (一)利用有利條件,實施改革重點

  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桎梏,對於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盡如人意的。初中學生學習期間,家長、學校看重的是升學率,對於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學校、老師基本上都不予重視也無暇顧及。因而初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話,並沒有什麼效果——而小學沒有升學的壓力,對於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相比初中更是具備有利條件。因此,教育改革的實施要着重從小學階段抓起;要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實事求是的辦法,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應該着重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遵循科學規律,革新教學方法

  研究成果證明:思維能力的培養在人的潛能發揮比例中是最大的、激發效果也是最好的——思維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論證力、判斷力等能力。它是整個智慧的核心,參與、支配人的一切智力活動。一個人聰明不聰明,有沒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維能力強不強。要使學生聰明起來,智慧起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激發學生思維的潛在能力。

  教育科學研究表明:潛在能力遵循遞減規律,教育實施越晚,潛能發揮比例越少。

  要遵循教育科學規律,革新教學方法。小學生從低年級開始,要以思想品德教育和思維能力培養相結合的辦法,着重加強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教育家陶行知說:“我們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教育學生“知其所以然”,有利於培養學生“尋根刨底”的思維能力。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培養學生“尋根刨底”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養成“探根求源”的學習習慣,是遵循教育科學規律,革新教學方法的根本所在。所謂“探根求源”,意即我們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不僅僅是知道要這樣做——這樣還不夠——我們還要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只有這樣做才好。

  比如說我們教育學生要遵守課堂紀律,要給學生講清楚為什麼要遵守課堂紀律?為什麼只有遵守課堂紀律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如果不遵守課堂紀律將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等等。這樣給學生詳細講解遵守課堂紀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僅提高了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自覺性,而且培養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比如說我們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要給學生講清楚我們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所經受的深重苦難與屈辱;講清楚 “蔣家王朝”反動政府的黑暗統治與腐敗無能;講清楚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歷盡艱辛戰勝了無數的艱難困苦,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反動派,建立了由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新中國;講清楚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建立新中國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講清楚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正在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只有通過“知其所以然”的透徹講解,學生才能充分理解“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的真正意義。

  總之,要改革“讀書不明理”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的素質——最根本的方法是教師要 “教至透徹”,學生才能“學至徹悟”。“教至透徹”與“學至徹悟”是教育的理想境界。而達到這個理想境界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學至徹悟”,而且能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養成“探根求源”的學習習慣。這樣就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三)、改變傳統觀念,獲得理想效果

  從小學低年級開始,用“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以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1、有利於開發學生“探根求源”的思維方式與學習習慣;有利於啟發學生深入鑽研學習的興趣;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及潛力。

  2、有利於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有利於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有利於激發學生創造性、探索性學習的潛力。

  3、有利於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利於激發學生全面而且深入鑽研學習的潛力。

  4、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利於學生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5、有利於激發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潛力;有利於克服人性的弱點與缺陷。

  6、有利於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利於激發學生理智的思維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認識及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有利於降低青少年犯罪率;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7、有利於提高中國未來人口的素質;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繁榮發展。

  8、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有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

  9、有利於學生從小就形成知恩思報的感恩意識;有利於億萬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十三、明而不變與知而不制

  教育家陶行知說:“在教師手裡操着幼年人的命運,便操着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是蘇聯一位教育家凱洛夫發明的,他發明這種教育后就被蘇聯人民唾棄,當時中國沒有完善的教育體系,結果撿了人家失敗的發明(因為當時中國人比較保守)。但是,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多年了,我們國家的教育還是撿着人家很早就拋棄失敗的發明當成寶貝——牢牢地桎梏着整個國家億萬青少年學生的求學經歷與過程;我們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孩子就這樣被人家早已經拋棄的誤國誤民的教育模式年復一年地桎梏着。我們國家主管教育的部門為什麼捨不得真抓實幹地想一想怎麼創新中國的教育方式,怎麼革新中國的教學方法呢?

  習近平主席指出:“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是一種求真務實的態度,是一種破冰前行的勇氣,更是一種創新發展的智慧。幾十年來,我們的教育部門為什麼總是因循守舊,抱着人家早就已經拋棄的“廢品”不放?這樣的“明其誤而不變與知其害而不制”只能說明教育部門缺乏一種求真務實的態度,缺乏一種破冰前行的勇氣,更缺乏一種創新發展的智慧。

  “教師手裡操着幼年人的命運同時操着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但願我們的教育部門能夠為我們千千萬萬孩子的前途和命運考慮;能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考慮——不要再把人家早就已經拋棄的失敗的教育方式當作自己的至寶一樣愛不釋手——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改革中國教育的現狀革新中國的教學方法。

  當今學校的教師“教書育人”的教學方法還要呆板、僵化到什麼時候呢?

  謝立平

  :

您正在瀏覽: 淺層次教育誤國誤民
網友評論
淺層次教育誤國誤民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