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詩文欣賞說起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由 古 詩 文 欣 賞 談 起
張國語
數月彈指過,一歲回首間,也許有一天我們驀然一回頭,自己已是百年身。時光荏苒,曾經讓我們一度望而生畏,恐懼的2012已經悄然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歲月匆匆,我們直面現實會不會也像李太白那樣發出深沉的感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感慨時光的一去難留。會不會有曹孟德的慨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感嘆歲月易逝。會不會有淵明兄的哀傷,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哀傷時光的無情。會不會有詩豪陳子昂的惆悵,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會不會有詩聖杜子美的凄涼,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會不會有孔聖人的無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光如流水,晝也不止,夜也不休。在我們熟睡的時候它卻不會停止,為此孔夫子才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也許我們此時會油然而生蘇東坡筆下那般的悲愴和凄楚。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但我們此時難道就不會有感於孤篇橫絕,雖成大家的張若虛先生筆下對人生,宇宙和世事的探問和思考。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宇宙永恆,時空無限。長江無窮,而人生代代無窮已,人世亦能不休不已。歲月雖無情,人生應有意。拼出一腔血如火,留得英名芳千古。生要與日月同輝,死不與草木同腐。永垂而不朽,能有如此一生,也不枉來世走一回。古人說一失人生,萬劫不復。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三分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而現在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正當千般用時,我們又豈能坐待歲老。由此一定而觸動我們的心弦,引發我們對歲月人生的急迫感,時光難留,歲月無情,“趕緊生活”。其實,在今天“追趕”這種意識已經是為時已晚。早在本世紀初的美國社會就流行一句話,流行的已經過時了。此言可謂一語醒人,振聾發聵,開頑化冥。很徹底的說明了現代社會的特點,瞬息萬變,日新月異。這樣一句話,乍一聽,也許你會有點懷疑、有點茫然,產生懷疑的多是中國人,或者是朝鮮人。在我們中國不少人還在趕時髦,追流行,而在歐美“流行的已經過時了”。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毋庸置疑。在今天創新已經是時代的主流,創新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立於不敗的根本,換言之也是一個人生存的根本。只有能夠不斷創新的人,才會成為社會財富的主宰,成為社會的精英,行業中的佼佼者,出類拔萃的人,是人們所仰慕的人,追捧的人,尊敬的人,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風光至極,榮耀之至。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得志者生活從容坦然,而失意者慌慌不可終日,魂不守舍,坐立難寧,豈不是人生的一件苦事。
然而要創新,就必須有繼承,要善於學習。常學常新,時習時覺。學而日新,習而日固。只有鞏固才能有所提高。古人說,三日不學便覺得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新知如新貌,改變自己,就要更新知識。知識使人日新,學習使人日進。因為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會更新自己,創造新我,在時代大潮的淘選中不會被拋棄。說到創新,我在這裡要特別指出,在學習中創新不等於是永遠學習新的,而更應該重視溫故知新,論語中不是有“溫故知新可以為師也”之訓嗎。溫故易而溫故知新難。溫故知新中的新知識,才是最深刻,最本質,最有用的知識。而我們人之常情是喜新厭舊,大多數人不喜歡重複舊的,這樣就會使他們的學習失之於淺薄。不願溫故,自然就會錯過知新。但如果我們有誰能夠克服常人的通病,不但能夠求新,而且還樂於溫舊,那麼他就會變得與眾不同,出類拔萃。不妨現在讓我們品讀一則名人的軼聞。在唐朝有一位大畫家閻立本,一天,他途經荊州來到梁朝畫家張僧繇的壁畫所,欲去瞻仰一番,但看完后他旋即言到:“徒有虛名。”但當他回到寓所后,又感到餘味未解,第二天又去觀摩,卻不禁點頭稱是,“果然名不虛傳”。第三天又去細細把玩,竟然拍手叫絕,索性回去把鋪蓋卷一挾來到壁所寢卧對之,流連忘返十多日才興酣離去。學習常常會玉沒粗中,大畫家閻立本之所以最後能失而復得古人之精華,這其中說的不正是溫故知新的道理的作用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可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至聖孔子實踐和智慧的結晶,儒家經典《論語》中第一章、第一篇的第一句話,治學者皆能誦之。我認為這是學習方法中頂頂要緊的一句話,是金石良藥,也是存在於學習生活中的一個法則,它就像2﹢3﹦5一樣,是一個簡單的、偉大的自然法則,一個生活藝術空筐。2﹢3﹦5是一個法則,也是一個真理,2頭牛﹢3頭牛﹦5頭牛,在這個空筐中牛可以放進去,老虎同樣可以放進去,因為它是一個橫達四海,縱橫古今,囊括宇宙萬物的一個偉大的真理,而且它是一個空筐,可以隨意裝進天地萬物,世間萬象,但如果它只能裝進一樣東西而倒不出來,那它的作用就大大的打了折扣,甚至會變成廢物。而我們高明的至聖孔夫子就在學習實踐中總結出來這樣一個偉大的空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就是一個存在於學習中的有效的法則,一個規律,一個真理,只要你在學習中遵循這個法則,依照這個道理去探求知識,無論貴賤,不分賢愚必然會大有所獲,因為它是一個道理。以道而行,便會得路,哪有行不通的;以理而做,自然可解,那有做不成的。只要你領會了這其中的道理,在你以後的學習中你就會時時感受到它的“反作用” 力──知識的作用。反作用力與作用力是成正向比,讀書學習就是這樣,就像物理學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你的努力──作用力愈大,你能感受到來自知識和道理對你的“反作用”力就愈強,你獲得的東西就會愈多,探究理解的就會愈加深刻。書似友也,學益友也,而習為至親。你明白了這其中的要義,在你的學習過程中並能夠踐之以實,它就會對你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而且會使你從中受益無窮。時學時習,早讀晚誦,這樣學習才會一足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進步。其實踏實的學習是在等於為自己鋪路,而學習不踏實就等於是給自己挖了一個陷阱,掉進陷阱的遲早會是自己。書、知識、學習都是你的至親好友,你理解了它,它因你的理解或知遇而會投桃報李,向你敞開胸懷,給與你加倍的回報,這也是對你付出的酬勞。由此看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不正是我們學習的真正不二法門。如果我們在學習中能夠切實領會這學習的不二法門,一定會茅塞頓開,開於一竅,而悉於百味,一通則百通,在這以後的學習中也一定會無師自通。教學如能把學生指引到這條道上來,那就是授之以漁,進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地。然而我們有一些學生在學習中往往不得其道,像是在荊棘從中,荒原大漠中跋涉一樣,使得身心交瘁,傷痕纍纍,疲憊不堪,竟至學無所獲,事無所成。在教學中,我們孜孜以求,希望的就是把我們的學生引上大道,我們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得道而行,暢行無阻,他們自然會不斷的接近自己的目地。但我們要理解認識一些要理至義往往要經過許多年。正如陸遊所言,六十餘年妄學詩,功夫深處獨心知;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在今天我才似乎真正懂得其中的要義,人生也好像得到了脫胎換骨,獲得了一次重生。魯迅先生說“人生識字憂患始”,而我認為人生識字成敗始。在我們經歷了生活的成敗之後,才對社會、人生、自然有了更多的感悟和認識。但我希望以我們的曲折和迂途,以我們的教訓和經驗而能夠給學生以啟發,使他們可以找到一條學習的捷徑。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把這三句話看作是人生亦或學習的三種境界。這是幾句看似平實無奇的話,初看讓人一頭霧水,是佛家語,是道家言,還是儒家之教?但仔細地咀嚼一下,又餘味不盡,再經品味就會滿口芳醇。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不得其門而入,所得到的認識和知識那隻能是膚淺的,是知識的枝葉和皮毛而已。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這已經能夠深入到實物的內里,探究到事物的實質,得到了學習的門徑,可以登堂入室了。看到了山裡的璞玉,覓到了水中的明珠。第三重,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覓得珍寶歸來時,再回首看山觀水,山依舊是山,水依舊是水,而山是藏玉之岳,而水是懷珠之川。既能看得進去,又能看得出來。如此這樣,才會寶山此去不空回,不虛此行。學與習是相輔相成的兩個環節。學能夠不斷的擴展新知,而習卻能夠不斷深入下去。學不厭多,多多益善;習不厭精,精益求精。只有時學時習,循序漸進,才能達到心領神會,得之於心而後自然才會應之於手,得心應手,做到運用自如。所以說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理自知。正像一代理學宗師朱熹訓示我們的那樣:“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 然後可以有得爾。”這樣就可以把別人的知識化為己有。所以我特彆強調大家學習要每學必背,否則就形同借書還書一樣,自己仍然一無所獲。
現在一學年行將結束,過去的數月也頗值得回味。我們回頭總結我們的所學,在這一學期主要學習了古詩文欣賞。古詩文都是古代的聖賢之言──聖賢的思想,經驗。說道聖賢之言,有的同學會偷笑,老師不是在介紹輪扁的時候說過,聖賢之言不都是一些糟粕嗎。而聖賢那些妙不可言的精華不都失去了嗎,那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呢?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故事。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也?”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也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那我們從這則故事中能夠得到什麼啟發么呢?輪扁是在譏笑齊桓公讀死書。啟示我們學習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要活讀書,讀活書,魯迅先生不是說過“死讀書是害己,而一開口就要害人。”在世上有兩本書,一本是有字書,一本是無字書。那麼活的書指的就是無字書,也就是聖人妙不可言的那些知識。有字書,雖然是死書,然而人是活的,可以把死書讀活嗎。我曾經寫給大家一篇“學習要讓知識還魂重生”的文章,強調學習要讓知識活起來。如何讓知識活起來的方法──“放歸還生”。知識從何處來,再讓它回到何處去。因為知識是人們在實踐中從實際生活中總結出來的,要讓它活起來,那就是須讓它再回到實際生活中,也就是要把知識要和實際聯繫起來。在我們把知識和實際聯繫起來的過程中,自然就會體會到輪扁所說的那種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乎其間的技藝的精微之處。而這大概也就是輪扁所說的妙不可言的地方,而這也許就是類似聖人不能喻之於後人的知識精華吧。知識和實際,正像魚和水的關係。魚得水則生,離丌水就會死亡。魚在水中我們看到的是活潑輕盈、生動多姿的,倏而遠去,忽兒休止,十分招人喜愛,充滿了生氣和活力。水中的魚我們感受到的是它的動,它的鮮活與美麗;而離開水的魚,我們看到的則是僵死的、毫無生氣的將腐之物,自然就會對它失去好感和興趣。觀游魚而樂,也正是源於這種道理。
接下來我們不妨談談關於古詩文的欣賞,品味一下我們的古典文化,從中玩味一下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從而達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濟養我們的現代文明。
古 詩 文 欣 賞
古:古典,典範。看是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會意字本身就包含了造字家們的良苦用心。典:標準,法則。效法的榜樣,行事的準則。經典的東西它的不朽的價值就在於它們能夠為後人永久性的提供學習的典範,是後人立身的一種標準,行為的樣幫,它們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思想的繼承,因為它們具有“不過時性”經得起時間的淘選,所以永遠可以為人們經世致用,作為後人立身行事的典範。因此真正古典的東西我們不管是么時候都應該繼承學習。到底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古代的和現代的文化?現代科技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它無所不能的奇妙,上天,入地,下海,遨遊太空,在我們學習韓愈的《祭十二朗文》中為韓愈“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於共居,歿不能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彼蒼者天,曷其有極!自今已往,吾其無意於人世矣!”而遺憾時,一定會想到如果在今天就不會有這樣的遺憾了。現代的科技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快捷,然而對於古代的東西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呢。
在今天,時下也正悄然盛起一種收藏熱,從青銅器到青花瓷,從甲骨文到名家字畫,而且在拍賣會上不斷的創造着天價。古物的價值並非有那麼多的“勞動”價值,人們收藏的是它的研究價值。我們可以通過對古物的研究,知過去測未來。在學術界也大有熱衷古典文化的回潮之勢,在書店架子上看一看也會發現,曾經被一度冷落而遺忘的古籍今天又出現在書架上,而且還賣的很火熱。《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名賢集》等書很受人們歡迎。在百家講壇,《論語》,《莊子》,《孟子》,《史記》不是為人們喜聞樂道嗎 可見古代的文化是我們後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種資源。
詩:是禪宗之語,是道家之言。而不管是禪宗還是道家都主張對人生,生活,自然,宇宙的覺解。特彆強調在學習和研究中的感悟。而我在自己的教學中強調最多的一個字就是“悟”。“悟”字不就是一個有心的自我嗎。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用運之妙存乎一心。溫故知新也是全憑心意用工夫。因此我曾為學生學習如何積累知識總結過一副對聯:處處留心處處有發現,時時用心時時有見地。知識是黑暗中的星星,所以在黑暗中才看得清,所以需要處處留心去觀察,因為只有在發現者的眼裡才能看到閃光的知識,同時也照亮了你周圍的黑暗;知識是寶藏,所以需要挖掘,時時用心去挖掘,才能得到知識的精髓和真諦,在學習研究中就會有獨得之見。功夫不負有心人,換言之,那就是無心之人在負功夫。在我們周圍經常會有一些學習很辛苦的人,但成績卻是每況愈下,其中的原由不問可知。竭力而未盡心,雖然不遺餘力,卻未能盡心,雖盡心而無悟心,於是竭力就變成了枉然,最終徒勞而無功,不過是稽費時日罷了。因此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禪師都在整日打坐,而功夫卻是深不可測,大概是因為練功有心法吧。禪宗重在覺解和感悟,連一些和尚的名字都以“覺”, “悟”來命名。什麼覺遠、覺慧、覺明的,悟空、悟能、悟凈的。我們學習要探求真理,然而在真理的大門前卻有兩個無知在把守:一個是自己,一個是自己對自己的無知。求知易,而求未知難,而求自知更難。談到“悟”,首先要認識自我,感悟自我,有自知之明,做到知己知人,而在任何時候,永遠不要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不要讓自以為是完全“充實”了自己,而要使我們自己的心中留出廣闊的空間,去包容天下,交融萬物。而這大概說的就是一個人的涵養吧。博大可以包容,涵養可以忍讓,讓則有餘,有餘則不窮啊。
而詩歌講的也是一個“空筐”效益,優秀的詩歌就是創造了一個偉大的藝術空筐。讀者可以把自己的人生中的悲歡離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事業上的成敗得失,放進去和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從而獲得藝術上的享受。正因為作者創造了藝術空筐,所以讀者可以在言外,意外,象外去尋找那無言的美。說出來的美和說不出來的美,孰美 而這不正是那輪扁說的那妙不可言的精華。音樂本身也是一個個藝術的空筐,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英雄交響曲,百聽不厭。而好的詩歌就是百讀不厭,詩到重吟始見功,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吧。中國詩歌的特點,詩情畫意,特別是近體詩的三美,建築美,繪畫美,音樂美更是讓我們玩味不盡,詩意芬芳,口吟彌香。如李白的《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琴美,音美,詩美,美不勝收。中國詩的特點用錢鍾書的話來說,那就是它是文明人的談話,而不是演講,像良心的聲音又靜又細,但有良心的人都聽的見。
詩歌的一個特點就是含蓄,意蘊。詩歌創作在於意境,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言有盡而意無窮,就像寺廟中的寺鐘僧鼓一樣鐘磬之聲在幽深的空谷中迴響,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如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中國詩歌有很多本身就存滿了禪意。又如詩佛王維的詩,營造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更多的是表達一種超然脫俗,清心寡欲,如《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積雨輞川庄作》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甾。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的詩有一種閑觀花開花落,坐看雲起雲收的意境,其中的孤寂卻可以與天地萬物意會神通。不獨王維,陶淵明的詩亦不乏禪意。比如他的《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們都能達到物我兩忘,超鴻蒙而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的境界。韋應物的《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在金庸的筆下的劍客還從中悟出了一套無敵劍法──無敵劍法十三式。在劍法中講無招勝有招,而金雕大俠楊過最後還能來個無中生有,真正成為了新一代獨孤求敗,無敵於天下。其中的禪意更是妙不可言。
因此解讀中國詩重在體驗和品味,而且還要不憚於想象。古來聖賢多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詩歌的作者多是一些飽經世事滄桑,歷盡人間憂患,經歷磨難后的徹悟,有感而言,發而為詩。因此詩歌如蟬脫穢,有着破繭而出的美麗。這和佛家由入世到出世,如出一轍。佛家認為人生只有經歷俗世,先是套上人生煩惱、憂愁、哀怨的枷鎖,而在出世后自己再把世俗的鎖鏈打開,從而就可以獲得一種生命的解放,思想的超脫,人生的豁達。佛家如此,詩家亦然。為此這樣才會吟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雄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曠達,“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哲思之句。因此有人就此總結出三條不無道理的解讀詩歌的方法:一,以意逆志,知人論事。二置身事境,緣景明情。三,因聲求氣,吟詠詩韻。三者共同之處就在於重視讀者對詩歌的體驗,力求和作者在思想和情歌上產生共鳴,從而走進作者,腹心相照,理解詩韻;知音相求,解讀詩旨。這樣的理解就成為了和作者的談話、交流和溝通。
文:究其字形我們不妨大膽意會一下。“文” 是三才合一,上為天,下為地,而人立足於天地之間。所以“文”字意在於取法於天,效法於地,而成人之美。天地造化萬物──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而能得天地之理的人就是文人,聖人之徒。而從“聖”字我們也可以明白“聖”乃又一塊土地也。我們不是常常把土地比作母親嗎。大地就像母親一樣無私的哺育生靈,滋養萬物。而聖人也不正像大地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了一塊精神文明的厚土,濡養子孫後人,澤及千秋萬代。而聖人之言就像春風惠草木,雨露澤稼禾,使我們從中得到精神文明的濡養,因此而變得充實富有。不是有人常把詩歌比作佳釀,把散文比作珍饈嗎,這樣它們正好可以營養我們的身心。而我們在學習時,就應該首先以拿來主義的方式,把詩文熟讀成誦,由生到熟,暗然於心,瞭然於胸,真正的把他據為己有,然後用心的去咀嚼、去品味詩文,就一定會更好的消化、吸收,而加以利用。凡事大概都是因見益知利而才易為所用。學為所用,物為所用,而其人必為大用。所以聖人之言可以成人之美,修人至善,塑人成器。由此可見聖人可以幫助天地育人化物。聖人與天地可以並立為三之言不虛也。自然造物,聖人育教,殊途同歸,出於一理。文人作為聖人之徒,自當弘美廣善,利時濟物,以言傳道,以行惠人。我們在讀古聖賢之書,只要用心,處處可以感受到聖賢的芳澤。王安石作為一代文豪在自己的《游褒禪山記》中就有一段啟蒙發愚的話:“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而這一段富於啟發性的話也堪為聖人之言。它讓我們從中感悟到學習、做事的道理。自然造化,文人熏陶,異曲同功。
“文化”顧其名而思其義,文可以改變一個人,“腹有詩書氣自華”,甚至一個社會、一個時代。“文”,從文字到文學,然後到文藝,才真正起到文化的作用。一個人只有有了“文化”才不會墨守成規、因循守舊、冥頑不化。一個人也只有善於變化,才不會有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時候。這大概說的就是“變化無窮”吧。孫悟空不是有七十二變,所以才能百戰不殆,永遠立於不敗。文學、文藝的作用就在它對人有着天地般的的造化之功。善言利行,美言修身。在我們學習了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朗文》之後即使是鐵石心腸的人,心也會變得柔軟起來。心軟了,血熱了,也就有了“不忍人之心”。而這也正是孟子主張“性善說”的核心。一個人有了“不忍人之心”,我想就不會去干那冷酷無情,傷天害理的事了。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學習的根本就在於做人,人做好了,學問自然差不了。而文化之功本質就在於修養我們的身心。修養、修養,修則善,養則足。年久失修就會變壞,一個人良心的大大的壞了,就會禍害社會;不養而飢,一個人精神上飢餓了,心理就會空虛,飢則食,食則貪,貪則無厭。今天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貪官,大概是和人們貪圖享樂,物慾至上,不去修養身心有關吧。
現在我們把“欣 賞”兩個字放在一起來玩味一下,就其字形而言,欣賞本身就是一種快樂的玩味,就像“欣賞“至上的寶貝一樣,何為不樂 我國的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在給小學生的題詞中寫了“數學好玩”四個字,對別人而言枯燥無味的數學而他卻能沉醉其中,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像我們玩遊戲一樣樂之滔滔。而我們很多人確實在“欣賞”文學作品的時候不得其門而入,特別是對於那些初學者更應該去學習如何去真正的欣賞作品,這都是有道理可言的。理解,理解,有理可解,無理則結,不言而喻。知識中最有用的的知識是關於“物”理和方法的知識。比如有關事物的道理,人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概念、公理,公式,原理,都是事物的道理和規律,深刻明白了事物的道理與規律,自然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此學習需要用心玩味,很多道理就在於在玩味中而得到了真知灼見,而人就成為了真才實學者。例如“熟能生巧”、“得心應手”、“精通”, 等詞語,它們本身就是人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熟能則生巧”, “得之於心則應之於手”,“精通”、“精通”,精益求精,必然一通百通。所以在欣賞文學作品的時候首先應該“通其道”,而後應該“精其法”。通其道,就有了廣闊自由空間,精其法,就可以得之於手而應之於心,心領神會,運用自如,躊躇滿志,何樂之極。
“庖丁,解牛者也,而養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現在我們不妨從庖丁解牛與文與可畫竹中借鑒、取用一下學習和做事的道理與方法,以此為學習的三種境界:
一:凡事都要熟視,細觀,做到“目無全牛”, “胸有成竹”。
二:學習、做事都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然後才能“通其道、精其法”,“遊刃有餘”,“ 得心應手”。
三:學有所成、業有所就,自當“躊躇滿志”,“不自貴而人貴之”。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在這裡我只是談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悟──學習的理趣和方法。知理會讓我們的思想能夠步入哲學意義上的“自由王國”,從而獲得廣闊的自由空間。而真正意義上要成為學習和職業上的行家裡手,還需要深入實際,多習練實踐,只有這樣才會在“目無全牛”、 “胸有成竹”的基礎上真正做到 “通其道、精其法”,“遊刃有餘 ”,“ 得心應手” ,進而在“ 躊躇滿志”中得到人生的享受,“己不自貴而人貴之”,道法相生,境界全出。由此我們的學習生活就會進入一個自由的王國,達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相關範文
- ·美文欣賞:井
- ·美文欣賞:玉女靈貓
- ·散文欣賞——廢墟(作者:余秋雨)
- ·古詩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讀後感
- ·“經典古詩文”朗誦比賽活動方案
- ·《古詩文要籍敘錄》讀後感
- ·古詩詞欣賞(附首)
- ·詩文集《高原驕陽》讀後感
- ·中華經典詩文讀後感
- ·甘苦詩文集讀後感
- ·詩文誦讀展示主持詞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劉文忠詩文集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光與影的神話(配圖詩文)
- ·劉文忠詩文集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略談茶與詩文
- ·隨喜小院(配圖詩文)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擁有一份好心情組詞造句習詩文
- ·韋志遠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紫荊沙棗粵隴情 平凡淑女詩文緣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廣西浦北縣文聯韋志遠詩文
- ·當你的秀髮拂過我的鋼槍(續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