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親情友情散文 > 父親的餐桌

父親的餐桌

手機:M版  分類:親情友情散文  編輯:pp958

父親的餐桌 標籤:父親的病

  李文旺

  三十年前,父親的餐桌常常有十幾個人吃飯,那個熱鬧,那個其樂融融,給父親帶來多少樂趣,二十年前,父親的餐桌只有三個人吃飯,哥哥一家六口人已經分開另吃了,兩個姐姐也已經成家多年了,我也剛剛成家了,妹妹 雖然成家,可是常常回家陪父母吃飯。六年前,父親的餐桌就剩下他一個人了。母親走了,父親的餐桌就剩下他一個人了。雖然,他常常被接到幾個子女家吃飯,可是,父親的餐桌仍然是一個人。因為他吃飯太慢,別人為了讓他同步,起碼要讓他提前二十分鐘吃飯。

  於是父親的餐桌是那樣的孤獨和無聊,父親有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嘆氣。我也難免為他感傷。後來,我不再感傷了,我覺得,父親的餐桌其實是應該快活的。為什麼呢?因為,父親已經足足九十歲了,還能夠在餐桌上吃着他喜歡的飯菜,幹嘛還要嘆氣呢?多少像他這年齡的人已經不在了,甚至七八十歲就離開這世界的也不少。可是,父親還是快樂不起來,可見他不是因為壽命不高。是啊,人對於世界的看法都是因人而異的,同樣的生活,有人覺着很充實很快樂,可是有人卻覺得無聊和寂寞,甚至,還有人覺得痛苦。所以,我突然想起了“情由心生”這句話來。這就是說,一個人的快樂與否除了和物質生活有關,和自己是否樂觀也有很大關係。樂觀的人,比如司馬遷,比如方誌敏,呆在監獄里還能寫出千古名篇。不樂觀的人,比如,林彪,當上了黨的副主席仍然人心不足蛇吞象,異想天開地相當主席,可是,他的才能,特別是他的德性又無法和毛主席相比,所以,不樂觀的人往往過得很不舒服。父親的餐桌本來常常是充滿歡聲笑語的,因為父親算是比較樂觀的,至少不會像現在這麼悲觀。

  於是,我就依樣畫葫蘆,像父親對小時候的我一樣,經常和他說過去他如何如何,哪有現在的生活條件啊。我甚至講他小時候的事情,那顯然是父親講給我聽的。可是,我的這些話對於父親一點作用也沒有。我慢慢地知道了,父親偶然嘆氣,並不是說生活不如以前,而是說陪伴他的人少了,或者說他身邊沒有以前熱鬧了。怪不得我怎麼和他作新舊對比都無濟於事,原來,再老的人也是需要熱鬧的,甚至越老越需要熱鬧。

  於是,我常常會在父親走到餐桌的時候,給他打開電腦,讓他聽聽《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之類,儘管,父親已經想不起來許多情節,可是,聽着京劇的鑼鼓傢伙響起來,父親的餐桌馬上換了一種氣氛,他吃着吃着飯,居然還會用筷子頭敲敲桌沿,我終於找出了父親高興與不高興的原因。

  中國已經進入了老年社會了,老年人的問題越來越被提上我們這個社會的議事日程,這其實是老年人的幸福。所以,我覺得,我研究父親的餐桌多少也是順應歷史潮流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願天下的老年人都幸福安康。

您正在瀏覽: 父親的餐桌
網友評論
父親的餐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