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雲遮月 月出雲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pp958
前些日子的夜晚,我與母親在小區花園中散步,感受着夏日的和煦微風,偶然抬頭看向夜幕,便再也移不開眼。恰巧正值“上弦月”,月亮被規整的一分為二,一半黯淡隱去,不見形跡,一半柔光揮灑,頗為明亮,形成一圈很可觀的月暈,清晰可辨。若只是如此,也算常見,不屬什麼稀罕的景緻。真正吸引我的是當夜多雲,且非一般的多雲,擱在白日里也當是萬里青空覆絨雪的壯觀。
那一刻皓月當空,雖然不是圓滿的,卻依然美的攝人,別有風情。於是行在路上,我總是不免時時仰首看上幾眼,便突然領悟了俳句宗匠松尾芭蕉的那句“明月堪久賞”之意。或許只是倏忽一瞬,再望月,就會生髮出不同的觀感。
月靜雲行,這是站在地面上的我們所能看到的,然而我們知道,其實不然。在那浩淼宇宙中的月亮,在被人讚歎着它的美好的時候,也許有一粒沙礫正與它剝離,但經過那廣闊空間中的億萬塵埃的阻隔,已傳不到我們的眼裡。即便能夠為我等所見,也是很久以後的事了。就如現在,倒映在我們眸中的月,已是過去的光影。佛家有一句講“現在已成過去”,我想站在月下的我,才最能了悟此語。
我和母親走了好一陣子,看到有幾朵染着夜色的雲,飄進了月亮那個緗色的光圈裡。然後深色的雲鑲上了淡黃色的邊兒。它們就像是蟄伏在夜裡的精靈,乍現時,讓人一驚,卻煞是可愛。或許是因為我也在走,就覺着那雲走的真快,馬上就遮上了月的容顏,但那雲還是太單薄了,看似柔和的月華,儘力放射的光芒,依然穿透了雲的阻擋,當雲移開的時候,驟然的大亮,使我感到了月的堅持。
再厚的雲,也永遠無法真正遮住光明。
再難的困苦,也永遠無法絆倒堅持的人。
這讓我想起了范敬宜先生。機緣巧合之下,我有幸得到一本《敬宜筆記》,才讓我了解到人的生命原來可以如斯寬廣。後來通過了解敬宜先生的生平,我才深刻的感悟,磨礪造就人生,而堅持可以超脫困厄。
敬宜先生幼年失怙,體弱多病,被查出患有肺結核、心臟病和腎病而輟學。他由母親、姑母一起教授知識,並撫養長大。之後20歲是大學畢業,只身前往東北,與夫人相遇並開始了自己的新聞生涯。26歲被打為“右派”,文革期間又下放到貧困山區,長達二十年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卻從未讓他改變過從事新聞事業的心意。他曾說:“當年名醫預言我最多活到20歲,不成想,經過這一番勞動改造竟然能活到了今天,這倒是始料未及的意外收穫。”這樣的樂觀,這樣的堅持,是成功之門的密鑰,生命也會因之充滿希望與未來。
當我們面對陰霾,面對痛苦到窒息的劫數,別畏縮,別放棄,只要堅持下去,所謂光明,所謂前路,不會漫無涯際,只會觸手可及。就如那句佛語,我此刻的煩擾,在下一刻就已成過去。那麼,再多的逆境、酸楚、重挫、辛苦,一切負向的因素,也終將逝去,而不能成為枷鎖,將我們永遠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