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尋訪總統府

尋訪總統府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得得9

  南京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江蘇省省會所在地,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曾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有十朝故都之譽。

  到達南京的第二天,早上燦爛的陽光灑落在這座綠蔭簇擁的古城。踏着歷史的遺迹,徜徉在充滿古韻古風的南京城,經過中山路,我們來到南京長江路292號的總統府。莊嚴靜謐的總統府給人一種厚重、沉重和壓抑的感覺,也許是南京這個飽經滄桑的城市,曾一次次定都,又一次次地滄陷,飽受蹂躪的歷史使然。

  進入總統府,宛如進入了百年中國的時光隧道,使人感覺到與歷史風雲的距離拉近了一截。這座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建築,如今正成為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作為歷史的遺址,總統府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以後,1368年建都南京,在此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漢王府。到了清代、清王朝把漢王府改造成兩江總督署。康熙時,漢王府東側部分改為江寧織造署,掌管江寧織造業。《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寧織造之職。康熙皇帝六次巡視江南,五次均住江寧織造署。乾隆時,江寧織造署擴建為行宮,以西花園為基礎建成一個富麗雄偉的宮殿。1853年太平軍攻破南京,洪秀全入城改南京為天京,並定都於此,兩江總督署也被擴建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天王府成了孫中山臨時掌權的總統府。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背叛孫中山,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天王府又成了國民政府的所在地。抗戰期間,蔣介石遷都重慶,天王府淪為日偽機關。抗戰勝利以後,國民黨還都南京,復為國民政府和總統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克南京,佔領總統府,蔣家王朝覆滅,“總統府”回到人民手中,從此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以民國時期的總統府為基礎,建成國民政府和總統府舊址、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舊址、近代史通史館、臨時展覽館、煦園、旅遊接待服務區、科研行政辦公區七大功能區,佔地面積12.27公頃,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共分三個參觀區域:中區以原國民政府和總統府舊址為主線,東區以清代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天朝宮殿和原國民政府行政院、東花園為主線,西區以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煦園等為主線。遺址博物館彙集了清末、太平天國、民國時期三個不同風格的建築,設計獨具匠心,建築搭配和諧,水乳交融,藝術韻味濃郁,象一座秀麗迷人的大觀園。

  走近總統府,眼前出現的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西方古典門廊式門樓,這就是總統府的門樓,原為清兩江總督署大門。太平天國時建天王宮殿“真神榮光門”,又稱“皇天門”或“鳳門”。1864年清兵攻陷天京后將此門拆毀,重建兩江總督署大門。國民政府成立以後,於1929年新建總統府的門樓。門樓仿古羅馬風格,有8根圓柱。門樓帽上有書法家、原監察院副院長周鍾岳題寫的“總統府”3字,穩健有力。門樓上方豎有一支高大的旗杆,直插雲霄。觀之門樓,氣勢雄渾、凝重典雅,彷彿思緒回到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人民解放軍把五星紅旗插上總統府門樓振臂歡呼跳躍的動人場面。

  進入總統府大門,門樓對面的照壁前,豎有一塊由郭沫苦題寫的紀念太平天國起義100周年的漢白玉紀念碑。大門東西兩側原當年士兵居住的廂房,現闢為經營旅遊品的店鋪。正對着大門有一條寬闊的南北通道,總統府的主建築是沿着這條通道(中軸線)建成的,依次是總統府大堂、中堂、會客廳、政務局辦公樓、子超樓。

  總統府大堂,原為太平天國金龍殿。相傳洪秀全病逝即葬於此。清兵攻佔天京后,天堂主體被毀,又重建兩江總督署大堂。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就在大堂后暖閣舉行。1927年國民黨定都南京后,作為國民黨政府大堂。大堂正中懸挂有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紅底黑字匾額。共4頁,當前第1頁1≤作者:海之北≥

  走過大堂,是總統府中堂(二堂)。總統府中堂是清代晚期建築,原為太平天國的門宮建築,兩江總督署時期為二堂。民國年間,為外國使節向中國政府首腦遞交國書、舉行各種儀式以及會談前禮節性晤面的活動場所。民國時期曾多次改建,內部保持了中式風格,拱形門,廳內有18根粗大的紅漆圓立柱,東西各有小門通往禮堂和國民政府參軍處。

  沿着中軸線繼續向前走,就到總統府會客廳,也叫主席(總統)接見外賓攝影處。門口有五級台階,台階兩側是“八”字形水泥檔,故也叫“八字廳”,是國民黨政府主席林森和總統蔣介石與賓客合影的地方。通道兩側各有一間會客廳。東側會客廳曾經是中共代表團代表周恩來、董必武等與蔣介石會談的地方。西側是外賓接待室,在這裡曾簽訂過《中美通商友好條約》、《中英關務協定》和《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蔣介石還在這裡會見過美國的馬歇爾、司徒雷登等人。

  穿過麒麟門,總統收發室、總統府文物史料陳列館(政務大樓),便到了國民政府、總統府辦公樓。國民政府辦公樓興建於1934年,進口建材興建,1935年底完工,1936年初啟用,耗資10萬多銀元。當時林森任國民政府主席,因而設計樓主體五層,中部六層,形狀象個“森”字。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手在樓前栽種兩棵雪松,形狀象個“林”字。一幢樓、兩棵樹,就隱含了“林森”兩字,實在是一種十分絕妙的設計!林森,字“子超”,故此座樓也稱“子超樓”。1937年12月日軍侵佔南京后,此樓被日軍十六師團部佔用。1938年3月成為維新政府行政院辦公樓。汪偽國民政府成立以後,為偽立法院、監察院等機構的辦事處。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政府由重慶遷回南京,此樓作為國民政府和總統府的辦公樓,直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樓內設蔣介石“主席”辦公室(后蔣介石當選為“總統”,又改為“總統”辦公室)、李宗仁“副總統”辦公室、文書局辦公室、國務會議廳等。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過長江,佔領總統府,陳毅同志坐在蔣介石的辦公皮椅上向在北京的毛主席報告勝利的消息,毛主席欣然寫下《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詩篇。

  從國民政府、總統府辦公樓出來,走過一條長方形天橋,進入當年太平天國洪秀全、辛亥革命孫中山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煦園。煦園建於清代道光年間,距今己有150多年歷史。全園面積20畝,園內花木扶疏,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湖山疊石點綴其間,小巧玲瓏,秀麗雅緻,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充滿詩情畫意的園林。

  園中有一個人工開鑿的水池,叫太平湖,取平靜、平安、平和、太平之意。湖面酷似長形花瓶,池水清澈,波光瀲灧,中部水面開闊,周長1866米,四周用明代城磚駁岸,古樸典雅。“瓶口”有漪瀾閣屹立水中。漪瀾閣建於清朝同治九年。曾為太平天國天朝宮殿機密房,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孫中山在此辦公會客,又稱“中山堂”。20世紀30—40年代,先後為國民政府高參室、參謀本部和總統府軍務局的辦公處。漪瀾閣四面環水,石欄環繞,八隻憨態可掬的小石獅盤生欄上,有兩座小巧玲瓏的拱形小石橋與岸相通。閣頂飛檐掛角,屋脊正中有一胡蘆瓶,傳為盛水容器,為鎮火之寶物。水池南端,有一座長14.5米的仿木船式石舫,為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兩江總督尹繼善所建,石舫上的“不系舟”匾額,為乾隆皇帝所題。乾隆皇帝南巡時曾多次駕臨,並於1757年二下江南賜題“不系舟”匾額,意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意。這個形似橫卧花瓶的水池,暗喻天下老百姓。隆皇帝題寫的“不系舟”3字,是希望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安康,大清江山猶如不系舟,任憑風吹浪打永不動搖。天王洪秀全召集軍事會議、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陸軍部長黃興休息會客也常登臨“不系舟”。石舫分前後兩艙,卷棚屋頂,造型精巧,形象逼真,古樸雅緻。有石制跳板可以登舟。石舫的尾部有舵,船身用青石做成,船頭鋪以青磚,船艙頂部是黃色玻璃瓦,四層疊落,敦實厚重,兩側嵌有青磚雕欄板,上面木質精雕,圖案粗獷優美,富有傳統民族特色。石舫門上端是形象逼真的兩隻木雕獅子,為大平天國時期的作品,獅子額上“天王”兩字合寫,從一個側西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農民領袖洪秀全的敬仰。石舫,由於歷朝戰亂頻仍,屢毀屢建,惟有湘軍攻破南京,天王府被梵,石舫僅存。石舫為總統府中最古老的建築,也是煦園中惟一具有北方清代官衙風格的建築。共4頁,當前第2頁2≤作者:海之北≥

  池東的“喜上眉梢榭”三面臨水,四周開窗,是清晨觀賞晨曦和早晨讀書的好地方。榭頂翹起的戧脊上有一根木雕,像一枝捲曲綻放的梅花,梅枝上有兩隻喜鵲,民間叫做“喜鵲登枝,喜上眉梢”,由此得名喜上眉(梅)梢榭。停在梅花上的兩隻神態歡悅的喜鵲,看到自己水中美麗的倒影竟然忘了飛翔,故之喜上眉梢榭也叫“忘飛亭” 。

  如果說喜上眉梢榭是清晨觀曦讀書的好地方,那麼夕隹樓即是日落觀景的好去處。夕佳樓建於清朝同治九年,因落日餘輝灑滿小樓,景緻絕佳,而得此名。夕佳樓二層歇山式建築,樓頂屋脊高高聳起,樓外三面臨水,有走廊環繞,靈秀雅緻。樓中沒有樓梯,上樓須通過樓外一座天橋。夕陽西下,登樓而望,亭、台、閣、榭光彩四溢,妙趣橫生。

  與夕佳樓亭樓相依的是乾隆御牌亭,位於“忘飛亭”對面。兩江總智薩載因政績突出,乾隆皇帝特賜詩嘉獎(左碑),但因其下屬江西巡撫郝碩犯受賄罪,薩載沒有及時制止,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初被朝廷革職。乾隆五十二年(1787)書鱗繼任兩江總督,上任伊始,乾隆即賜御詩勉誡。書鱗吸取薩載失察受罪的教訓,嚴查虧空,抗爭權貴和坤。為此,乾隆“特詔嘉之”(右碑)。

  桐音館是煦園的中心建築,其建築用料為桐木,建於清朝同治九年,因雨水落在梧桐葉上啪啪作響而得名。桐音館取上下同心、異口同聲之意,是當年洪秀全與部下商議國事的地方,曾國藩生前最愛在此下圍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常在這裡會客。20世紀30—40年代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二廳、總統府軍務局局長辦公室。桐音館西是方勝亭,建於清同治年間,為煦園中的古亭,方勝結構,上部為雙頂,遠看雙亭並列,近看卻是混然一體,側看卻是單亭屹立,亭下有山石相襯,造形別緻,形影相依,俗稱鴛鴦亭。鴛鴦亭的旁邊有一巨大的太湖石,象一個壘體的“壽”字,此稱壽字石。據傳,每走過這裡一次,可添一次壽數,久之就能長命百歲。在桐音館北面的一組假山群中,有一塊石碑,刻有道光皇帝御筆“印心石屋”4個大字。相傳當年的兩江總督秦樹少時家貧,卻整天坐在溪流中的大石塊上專心研讀,後來終於成功成名。道光皇帝有感他潛心鑽研精神,賜“印心石屋”4字,以勉勵後人奮發讀書。煦園東廊上還有一塊清代著名學者俞樾所書的《楓橋夜泊》詩碑,據說是從蘇州寒山寺中移過來的。細讀詩碑,俞樾嚴謹的治學態度令人讚歎。

  太湖西邊的院子是孫中山臨時大總統的辦公室。孫中山臨時大總統的辦公室原是兩江總督張人駿建造的花廳,又稱“西花廳”,為坐北朝南西式平房,共有7個房間,中堂是穿堂,西邊3間是大總統會議室,重要會議都在這裡舉行。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這裡宣誓就任大總統,故也稱誓廳。東邊一間為小會議室和客廳,第二間為大總統辦公室,第三間為休息室。休息室隔成前後兩間,內壁上掛着孫中山手書“奮鬥”橫匾,室內擺有大辦公桌、書架、電話、呼役鈴和文房四寶等用品。小會議室牆上掛有孫中山先生就職誓詞和辛亥革命紀念照片,表現了孫中山為國為民、奮鬥不息的精神。孫中山先生從1912年1月1日就職到4月3日離任一直在這裡辦公,在這裡度過了舉步維艱的91天。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北面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生平事迹展覽館”,通過大量的資料和文物反映孫中山革命的一生,遊人為之感動。

  出了展覽館,越過漪瀾閣,沿太湖東岸繼續向北走,有一個幽靜的小院,是孫中山當年起居生活的地方。院內有一幢三開門中式木結構兩層小樓,樓下3間是衛士室(后改為眷房)、會議室,樓上是孫中山的卧室兼書房。

  參觀總統府,耐人尋味,引人遐思。共4頁,當前第3頁3≤作者:海之北≥

  總統府是中國近代史的博物館,蔣政在《從洪秀全到蔣介石:細數南京總統府的興衰榮辱》一文中寫道:“沒有任何一座城市、也沒有任何一個建築群像南京長江路292號總統府這樣,毫無遺漏地見證了風雲激蕩的中國近代歷史,完整地保存着如此眾多的中國近代史的文物古迹,成為中國近代百年史上最有力的物證。總統府,這座充滿東方園林優雅之美的院落,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屈辱,感受過太平天國‘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鴿飛’的悲壯,也見證了解放戰爭時期的鐘山風雨和國民政府的興衰榮辱。”

  總統府是中國近代史的教科書,閱讀總統府,勝讀十年書。

  (2006年10月31日)

  共4頁,當前第4頁4≤作者:海之北≥

您正在瀏覽: 尋訪總統府
網友評論
尋訪總統府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