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姑蘇品味

姑蘇品味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pp958

  一到蘇州城,便有姑蘇味。

  這是我對姑蘇第一感覺,也是自己的實心話。蘇州與其他城市相比,確有與眾不同的風味。蘇州不產名酒,姑蘇味卻似酒般的醉人。

  你先看大街上的華樓美廈,大都是近幾年拔地而起。揚州飛檐翹角的歇山頂多,而蘇州的卻是馬頭山牆多。這正和仄仄的巷陌里那粉牆黛瓦的古屋相映成趣,流溢着江南水鄉的情調。

  你走進巷陌去吧,依然是一聳聳古塔,一道道小河,一座座小橋,組成了玲瓏別緻的風貌。“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歷史彷彿在這兒住了足。蘇州的河、巷、橋是融和在一起的。而水巷兩岸的古建築,似乎更有看頭。你不妨站到西門黃鸝坊橋上看,那橋堍下有曲曲折折的浣衣石埠。兩岸蒼邁古樸的石駁堤上是矮牆古窗,窗下岸壁上還楔着一塊塊石條,組成了懸空坡道石埠。那兩邊枕着河而居的家,晾衣竿互搭窗上,有的一家分居兩岸,中間架起河廊。那清清的河水不停地流着,一隻小木船槳聲柔柔地搖過來了。船艙里放着一隻大篾籮,船頭立着一個操網兜的人,其實他不是在打魚,而是在用網兜搜羅水面上的菜葉紙片,並一路告誡在古窗上探頭張望的孩子們,別把紙屑再扔到河裡去。我們在大街上常看見打掃馬路的,誰見過在河面上打掃衛生呢?原來蘇州人的眼裡,水港子也是小衚衕。

  蘇州小巷裡的古木花樹之繁盛,也為全國所少見。你從巷陌里左右住家看,眾多的小院里都有花木盆景,有的古窗上還藤影朦朧,別有佳趣。

  自然,蘇州最誘人的還是千姿百態的園林。一座姑蘇城曾有二百多個園林,聽說,現在還有一百五十多個。論山石的自然渾樸,當推環秀山莊;論建築的宏精幽深,當推留園;論布局的開闊疏朗,拙政園為冠。但我更喜歡小巧精緻的網獅園、怡園、藕園和拙政園內的枇杷園,它們似乎更有姑蘇情味。

  姑蘇味不就是小家碧玉的娟秀味嗎?它不僅體現在清雅園林上,小橋流水上,花牆漏窗上,盆景寸木拳石上,也體現在吳儂軟語、方俗風習上。有人說蘇州話缺少丈夫氣,姑蘇城本身不就是一個婀娜多姿、顧盼生情的女性形象嗎?

  蘇州的姑娘長得苗條纖巧,加上俏麗旖旎的吳音,輕盈婀娜的衣着,更顯柔媚靈秀。蘇女的刺繡在宋代就很有名,在刺繡研究所我見到了活脫脫的貓綉、魚綉,更覺得綉女將自己的靈氣都綉進去了。我還想起古代的香袋、絲粽、荷包、錢搭、扇袋,這些姑蘇錦繡小玩意兒。蘇州的小玩意確實夠多,難怪《紅樓夢》里的薛蟠帶了一箱到大觀園,還使蘇州姑娘黛玉睹物感傷呢。姑蘇的燈彩、扇團、摺扇、檀香扇、姑蘇的彩紙玩具……都透着姑蘇的娟綉味。

  據說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敲擊一下餘音竟長達三分鐘。蒼茫的鐘韻在深巷裡悠揚,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情調!但你走進市中心繁華的美食大街,就完全是另一種情味了,既是古代的,又是現代的。那繁燈絮語的餐館酒樓,閃爍着富麗之美,本為饕餮家們傾慕的地方。那姑蘇小吃,更富水鄉澤國的風味。

  也許正是因為蘇州吃食豐富,再加上可玩的園林勝地,蘇州人便有落了個愛吃愛玩的“蘇州空”的俗稱。我倒有點懷疑,說此話的人,是出於一種缺少審美感覺的心理格局吧。

  誠然,歷史上豪紳巨富到蘇州吃喝玩樂,他們醉生夢死,心地空虛,說他們“空”是對的,但就我接觸的蘇州人,絕無此種頹唐的情緒,他們衣着整潔,待人溫和親切,彬彬有禮,而骨子裡卻很有素養,很有藝術見地,令人想到“柔中寓剛”這個詞。怪不得蘇州出了那麼多的文人畫土,說“蘇空頭”實在冤枉了蘇州人!

  說蘇州人愛玩,這倒應該說他們的審美情趣確實要濃厚一點。要不,蘇州的古園林也就不可能保存到現在了。

  說蘇州人愛吃,這也並不假,否則陸文夫寫不出《美食家》來。但也並不是說蘇州人動輒上茶館酒樓。我總覺得蘇州人在吃了上也有着那麼一股靈氣。歲時節令,他們總是翻着各種花樣,什麼春餅夏糕啦,秋酥冬糖啦,什麼元宵湯,清明青團,端午笠粽,七月巧果,八月蘇餅……這猶如歌唱家有他特有的“花腔”。這種吃食上的“花腔”,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不過蘇州算是個佼佼者吧。

  蘇州是人傑地靈的風雅之地,談姑蘇味,還不能忘記蘇州的方寸印刻和盈尺縞素。蘇州的古玩字畫比比皆是。蘇州的文物商店氣勢宏偉,街上個體古玩字畫店更是鱗次櫛比,而且店名古雅,你從網獅園出來,數十步之內便有墨緣堂、玩石室、天賜閣、一山房、枕河齋等等十餘家古玩店,這在全國也很少見。

  蘇州不象其他的城市,片面的追求現代化的洋樓建築,拆掉環橋古屋,建造積木式的大街。他們寧肯另造一座新城,也要保持住蘇州老城的姑蘇味。有人說那是歷史凝滯的包袱,但我說,那包袱里包的不正是吳文化的精粹凝匯的姑蘇味嗎?試想想,一座二千五百年的“錦繡古城”要是失去了自己特有的情味,它還存在嗎?

  醇醪的姑蘇味是錦繡江南的驕傲!

您正在瀏覽: 姑蘇品味
網友評論
姑蘇品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