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邊城-茶峒

邊城-茶峒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得得9

邊城-茶峒 標籤:邊城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沈從文《邊城》

  國慶節在家裡待了三天,心裡各種糾結讓我着實悶得慌,便邀約小姨和舅舅尋覓遊玩的地方。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大家統決定去一個叫“三不管”的地方。“三不管?這個地方有意思。“會不會像電影里金三角那種地方?”心裡雖滿是疑問,但沒有多問。

  就這樣,我們一行人驅車上路了。

  從松桃出發,過長興,到雅江上高速,約半小時便到了目的地。一下車,映入眼帘的是沿街風格古樸獨特的民居,還有橋頭矗立的“渝東南第一門”。舅舅說,這到了重慶地界,是一個叫洪安的小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洪安不僅是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休閑勝地,而且是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揮師挺進大西南時,洪安就是入川的第一站。河的對岸就是茶峒,屬湖南花垣,另一面是貴州松桃的迓駕。我們要去的也就是這個叫茶峒的地方。聽到這裡,我有些興奮了,便迫不及待的想去踏一踏這“三省”。

  在未來此之前,我始終認為鳳凰的出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沈從文的《邊城》,人們也普遍認為《邊城》是發生在鳳凰的故事。其實,讀過原著的人,或者親自到過茶峒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沈先生書中描述的,是一個叫“茶峒”的小鎮。

  茶峒,是湘西一個“一腳踏三省”的邊界小鎮,是湖南、貴州、重慶三地交接的地方,由於地理位置險要,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2008年,茶峒鎮改名為“邊城鎮”,但茶峒這個名字仍然沿用至今,很多人也叫做茶洞。老船夫和翠翠就住在茶峒,酉水河連接了茶峒和洪安,老船夫和秀秀就在河上載人過渡,《邊城》的故事就是圍繞茶峒和洪安展開的。

  我拿着手機在巷子中穿行,心,早已經忘卻了塵世的紛擾,不一會兒便下到河岸邊。河面很寬,河水清澈見底,河面上船舶往來絡繹不絕。

  妹妹吵着要乘船到對面去看看,但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並沒有上到島上,只是遠遠的凝望着忽遠忽近的翠翠島。河水,靜靜的流淌着,不知流了多少晝夜。而翠翠,依然在那兒等待。河對岸便是傳說中的三不管島。以前這塊地方權屬不清,邊民遇有糾紛便相約上島決鬥,邊民崇俠尚義,疾惡如仇,對朋友仗義疏財,對仇敵決絕果敢毫不留情,上島決鬥的結果湖南四川貴州三省官府並不追究。邊走邊拍,穿過河邊的一條小巷到達茶峒古碼頭。碼頭的對面是重慶的洪安鎮,一條木船在清清的水面上往返穿梭,接送過河的客人。一根纜索穿船而過固定在兩岸,這種並不用漿而用手攀着纜索過河的方式就叫拉拉渡。船過洪安迎面而來的是一座紅色的語錄塔,上面有毛澤東年輕時帶八角帽的畫像和一些口號、語錄,有的地方已經脫落,字跡也已看不清。這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默默地佇立在這兒,任憑雨打風吹。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靜靜站在島上的“翠翠”,深情而又憂鬱地望着清水江水晝夜不息地流淌,把她的思念託付清澈的河水,帶進酉水、帶往沅水、帶給還在四處漂泊至今未歸的儺送二老,用夢中讓靈魂輕輕浮起來的又軟又纏綿的歌聲給自己孤寂等待的歲月安慰鎮痛;清水江畔,漫步樹蔭小道,那拂在臉上的柳枝,撩撥起人千絲萬縷的牽挂,又像是在清風中述說著古鎮的“愛”與“美”,那嘩嘩東流的水聲彷彿是在呼喚着這古鎮的乳名:茶峒,茶峒……年復一年,翠翠的眼神,清水江的水聲,寒暑交替的日月,已經把那遙遠的過去凝固成了一種永恆。

  是離開的時候了,而未曾目睹的翠翠,也只能是下次再來看你。炊煙裊裊,流水聲,叫賣聲,汽笛聲,聲音此起彼伏,在街巷中交響成一曲悠揚動聽的街巷晚曲。茶峒,我走了。於是在不舍中上車啟程,向著翠翠凝望的地方繼續出發……

您正在瀏覽: 邊城-茶峒
網友評論
邊城-茶峒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