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散文欣賞 > 大呼丫的風聲

大呼丫的風聲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小景

  大呼丫的風聲

  一、故里隨行

  我的故鄉合面鎮,是我土生土長、生我養我的地方。今年4月(農曆3月)的一天,區作協組織幾個會員到合面採風,同行的共6人,都是市級以上作協會員。我很高興,不是因為有我參加的緣故,是因為我的家鄉終於被這些文人墨客看中,作家是搞文學藝術的,經他們筆上開花點綴,那就會在網絡報刊雜誌上發表力作,對家鄉便是最有力的宣傳,我那名不見經傳的家鄉就可能第一次出現在全國人的視角里。我對可愛的家鄉的發展愛莫能助,但對家鄉的眷念和美好祝願從來就沒有間歇過。

  家鄉政府派來一輛小巴車,全天候服務,早上,我們從納溪出發,經春節才通車的納敘高速,20多分鐘便到了朱朝房出口,幾分鐘到了上馬。上馬到夕佳山(夕佳山:江安縣的一個鎮,設有川南民俗博物館)的公路比較寬闊,10年前就打成水泥路,兩旁的梧桐樹鬱鬱蔥蔥,生意盎然,陽光透過樹葉留下斑駁的影子,自然而曲折的公路好像在濃蔭密布的田野上舒坦地無限延伸,歡快地承載着人們飛快地駛向目的地。

  55公里的路程不到一小時就到了,父母官們在政府門口迎候我們,看得出他們非常歡迎我們的到來。短暫的介紹寒暄之後,陳書記安排黨政辦李主任隨我們同行,陳書記說中午伙食已經安排好,叫我們盡情採風,既來之則安之。

  我們採風的地點事前就安排好,選擇大呼丫寨門(大呼丫:一說大風丫)和太山生態農業園。其實合面有幾個地方值得一去,流水岩蠻子洞、手扒岩、太山廟十二店等,只因時間關係,留待以後。

  二、凹凸之路

  合面街上的永寧巷子,是納溪地下黨第一個支部建立之地,當年地下黨在合面非常活躍,地下黨人數佔全區一半以上。我們從第一個支部誕生的地方出發,車在一條曲折崎嶇的泥巴小公路上顛簸前行,這條公路修建近10年,路面上幾乎沒有碎石,坑坑窪窪,車輪軋過的地方凹凸低矮,車底盤被路梗頂得咕咕作響,有的路段比人走還慢,就像嚴重超載的拖拉機,冒着白煙,篤篤篤地爬行。下雨天根本不能通行,好在已經放晴了好幾天,勉強可以通行,不過有幾段路我們也不得不全部下車以減輕車的重量。

  我走在路上,腦海里不斷浮現修路時那段真實的動人情景。葉村長(村長:村主任)歷任勝利村村長多年,他意識到要徹底改變該村貧窮的境況,就必須修建公路。他當過兵,做事雷厲風行,說干就干。在貧窮的農村,修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還不富裕的農民捐不了幾個錢,政府也沒有資金支持,村上收集的捐資還差一大截,在路基挖到不到一半時,沒有資金了,挖路的人是最講現實的,沒有資金,馬上停工。葉村長修路心切,他毫不猶豫地把兒女們在外打工多年寄回修建房屋的10多萬元墊資在修建公路上,公路路基在葉村長千方百計的努力下完工了。路基的完工葉村長本應高興一陣,但怎麼也提不起興,他知道路基要卡片石,鋪上碎石才能通車,四公里的路至少要20萬元。葉村長已經絞盡腦汁,無能為力,沒有資金修路工程不得不暫時停下來。

  川南的冬天,天就像漏了的斗,連月烏雲密布,細雨霏霏,跟人的心靈也蒙上陰霾,新挖出的路基坑坑蕩蕩,積滿了水,行路十分艱難。人們埋怨起來說,要修又不修好,還不如不修,這些人只知道吃錢,說沒有錢修路了,工程停下來,找借口好又讓老百姓集資。兒子回來修房子要用錢,葉村長哪裡拿得出錢?多次跟家人解釋,家人說,自家的錢怎麼能墊在修村公路上,集資錢都收不到,哪年哪月才能收回來。葉村長面對家人和村民的責怪,氣在心裡,默默忍受,誰知近花甲之年的硬漢已經不堪重壓,竟多次悄悄痛哭起來。

  趕合面場的一天,葉村長天剛亮,撈起鋤頭來到公路上,他用鋤頭把水推擋出去,鏟土填平坑窪。自修路以來,葉村長几乎天天出現在公路上,義務填補路,使自己的努力儘力讓過往的行人方便。今天沒有與往日明顯的不同,趕場的人很多,有的人看到葉村長修路,故意說他為了表現,為了掩人耳目,罵人的話不堪入耳,葉村長默不作聲,深情地望着漸行漸遠的村民。

  葉勝趕場回來,見房屋緊鎖,房檐下放着鋤頭,他打開門,放下買回來的東西,到廁所解手,推開門,他驚呆了,房樑上吊著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爸爸,葉勝慌忙跑到壩子外,大聲喊叫起來,臨近的人聽到喊聲,問什麼事?葉勝說父親已經弔死了。鄉親們趕來,迅速將葉村長放下來,葉村長胸部冰涼,早已停止了呼吸。

  我在政府工作后認識葉村長,記憶中從參加工作認識到離開合面,10多年,他都是村長,他任村長的時間比較長。葉村長工作認真、勤懇、熱心,深受群眾信任,只是因修路資金缺口大,路面很差行路困難,群眾不理解有怨言,自己花費了很多心思精力,墊付了10多萬元資金,到頭來沒有人理解支持,反是怨聲載道,好事多磨難辦,結果命都搭進去了。

  葉村長之死,驚動了區委、區政府領導,區上主要領導非常重視,派有關部門參加葬禮,敬獻花圈。后經審計、交通部門審查財務,葉村長確實墊資16萬元,收支非常明白清楚,沒有任何經濟問題。

  李主任告訴我們,這段路已經列入計劃,今年將全部硬化。葉村長在九泉之下的在天之靈終於可得慰藉。

  三、三邑聖旨

  星星點點的民居屋舍,一覽目下,寬敞、明亮、美觀、舒適,不時有摩托車、小三輪車經過,田地里,農民忙碌着,我們看到農民開着機耕車犁田,有的在地里種莊稼,小公路上過往着波瀾不驚的人們,臉上似乎洋溢着對生活的心滿意足和未來期盼志在必得的笑容。

  不久我們來到山下,但見山上樹木叢生,雜草豐茂,一片蔥綠,煙霧環繞;參天臻楠蒼翠欲滴,挺拔俊秀,顯得古老神奇;山花爛漫,鳥雀蟬鳴,置身其中,彷彿回到了遙遠的洪荒時代。

  我們拾階而上,不多時來到大呼丫寨門前。寨門歷經風吹雨蝕,斑駁陸離,但仍依稀可辨。寨門位於大呼丫岩口險要處,納溪、江安、敘永三縣在此交界,寨門后頂三邑大關四個大字斐然可見。在古時,這裡可能是兵家必爭之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後面易家坡、佛耳場成犄角之勢,前面從大廟、合面方向的兩條大路匯於此,居高臨下,似虎視雄踞。由於地處岩區,交通非常不便,距離縣城遠,政府鞭長莫及而疏於管治,也可能是賊寇猖獗活動、藏身隱匿的世外桃源。

  寨門呈長方形形狀,寬2米,高3米,左右兩面和頂端都是整塊條石,正門最頂端正中石頭上豎雕刻“聖旨”二字,雕刻聖旨的石頭上有石官帽蓋着,既顯皇威又可遮風避雨。“聖旨”下面則是一整塊條石,橫跨在寨門上方,雕刻着聖旨內容,大意是:咸豐帝期間的一個冬天,朱公命三個兒子率眾與張賊搏鬥,殺死賊寇100多人,張賊倉皇東奔西逃,因后軍不繼,張賊復聚,最後朱公三子等戰死,皇帝下“聖旨”立寨門雕刻以表朱公三子等其功,昭示後人。寨門兩邊石刻上聯是:原顯數忠魂一片丹心沖日月,下聯是:浩氣壯河山長風須恤典三仁。我想當時的戰鬥場面肯定異常激烈悲慘,朱家三弟兄為民除害的壯舉深得民心,在這偏僻川南,方圓幾百里皇帝下“聖旨”的好像僅此而已,不然何以驚動遠在京城的皇帝。

  大呼丫進去是一條10多里長的狹溝,以前一條石板路經狹溝穿越而過,現今已修建成水泥路。狹溝兩旁峰巒疊嶂,綠樹掩映,奇花異木,美不勝收。我們朝前走500米,左面巨石上一個有1米大的“善”字赫然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一輛卡車正在巨石旁裝木材,巨石正面是一個“佛”字,與“善”字一般大,這兩個字的內涵顯然與緊鄰的大呼丫寨門上的“聖旨”有關聯,我想應該是警示民眾要以“佛”為理念,做大徹大悟的善人、好人,像朱公三子那樣為了人民的利益勇於挺身而出,不要做損害民眾利益的賊寇、壞人。

  四、生態農莊

  太山廟是我非常熟悉的,是我老家到上馬的必經之地。我家有親戚在太山廟對面的岩上,幼時的我,到上馬、走親戚多次經過這裡,那時太山的十二殿還沒有恢復修建,只是街上住有幾十戶人家。上馬到合面的泥巴公路(90年代末改建為水泥公路)從中穿過,過往的車、人多,商賈雲集,比較繁華。原來的廟子在一小山頂上,後來辦成學校,90年代中期學校搬遷,開始重建廟子、殿宇,每逢農曆2、5、8趕集,太山已成為納溪享有盛譽的中心村。

  我們這次只是安排到太山生態園進行採風活動,從合面到太山廟后,左面一條水泥公路從學校旁經過,遠遠的便可看到生態園宗黃色的大門,門左右分別寫作:尊重傳統,崇尚自然;農業文化,文化農業。我們在門前下車,大家說走路便於看到的更多更實在。幾分鐘,我們來到小溪旁,河水淙淙,微波蕩漾,昔日的小橋、小路變成寬大的拱橋、水泥路,對面林子里的雞呱呱呱的直叫,它們似乎在追逐、嬉戲,歡快地享受這生機勃勃的無邊美景。

  吟桂坊側面栽有好些桂花樹,不過樹小還不成形,上下兩層,全部是楠竹構造,飛檐翹角,獨具匠心。上層可用於開會、吃飯、喝茶,有200多平米;下層則為四間雅間娛樂室,每間用桂花的名稱命名,分別為金桂、銀桂、丹桂、月桂。離吟桂坊幾十米的地方有一幢樓房,二樓一底,這是用作休息的,“城鄉交融、社會均衡、多元和諧、立體生態觀光休閑田園世界”紅藍色字體格外醒目協調,讓人初覺現代生態觀光農業的生機與魅力。

  長廊則是木瓦結構,隨同一起的太山村黨支部書記陳永紅、村長陳建偉介紹說:觀光生態園還處於大量基建階段,現已投資2000多萬元,占坡地1000多畝,目標是建成集生態、觀光、休閑、享受於一體的現代農村樣板。我們從長廊沿水泥小路走了一圈,看到到處都有忙碌的身影,陳永紅跟我們當嚮導並宣傳解說,我的腦海里已經出現了一幅如詩如畫的圖景。

  負責生態園日常管理的徐中傑經理饒有興緻的告訴我們:生態園是浙江高總經過多處實地考察並反覆考慮決定的,預計投資兩個億, 10年後才可初見成效,現在已經投入2000多萬元,正大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后的生態園將有池塘垂釣、花草觀賞、亭榭小憩、雅居休息、場所娛樂、純天然無公害綠色食品入口;即將在吟桂坊旁河邊修建歌舞廳、戲樓,對面山上將修建五星級賓館;現在生態園的僱工有50多人,雞完全是放養,糧食餵養,絕不用飼料激素等化學藥物,保證絕對“綠色”,兩匹山上的雞有1000多隻,銷售很旺。

  中午合面鎮領導在吟桂坊招待我們,一大桌豐盛的“綠色”佳肴,鎮領導說是全“土”的,我們細細品嘗,覺得香、酥、綿、醇。我吃着美味,看着小小桂花樹,驀然想起兩首詩:

  其一《綠色食品》

  天然食品神,返撲又歸真。

  綠色無污染,清醇可健身。

  田疇千里碧,棚室四時春。

  淡飯粗茶飽,青蔬彌足珍。

  其二《詠桂花》

  綠葉爭風遮嬌芳,花味襲人露淺黃。

  行人回首尋四野,不看姿色聞秋香。

  我們飽食了美餐后,戀戀不捨地告別了翠竹叢生,花草爭妍,山水相擁的太山生態園。

  一陣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沁人心脾,這風彷彿來自大呼丫,拂過太山生態園,為我們送行。

  2012年4月28日於臨江居

您正在瀏覽: 大呼丫的風聲
網友評論
大呼丫的風聲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