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屋那人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得得9
春光恰濃,我正打算邀約朋友周末踏青之時,就接到文友通知周六去鄉村採風,心中竊喜,隨即欣然前往。
汽車疾馳在筆直的國道上,兩旁高聳挺拔的樹已有了些新綠,在視線中疾速倒退着,來不清看清枝杈上的嫩芽,只留下翠霧漫籠般的印象。轉一個彎,車子穿行於逶迤蜿蜒的鄉村公路上,路邊阡陌縱橫,青黃交錯,青的是樹木、蔬菜、青草,黃的是一畦畦的油菜花,車窗上一幀幀畫面飛速輪換,偶爾間雜着紅色的杜鵑、雪白的梨花,還有平滑如鏡的池塘、高低錯落的磚瓦房。
經過大半小時的車程,才到達了目的地——蓮花縣神泉鄉大灣村,方知大山裡竟孕育着這樣一個世間桃源。那山、那屋、那人,無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銘。”大灣是鑲嵌在大山懷抱中的一顆明珠。山並不高,或者只能稱之為丘陵。一條通達的水泥路在其間環繞,似一條白練,串起村裡散落的屋舍。徒步行走在環村小路上,時而徐徐向上,時而緩緩而下,總有迴轉,只有通往樓梯磴水庫的那條主幹道勉強稱得上筆直、平坦。
人以山作靠。大多數房子都是面朝小路、依山而建,門前有一口水塘就更好了,充分體現傳統建築依照風水堪輿“前有照、後有靠”的說法。據說這小小的大灣村,竟有一門五秀才的書香之第,更出了一名鼎鼎大名的少將劉震。
山亦還人以青綠。不論是野生的樹叢,還是人工耕種的田畝,此時都是鬱鬱蔥蔥、濃翠欲滴。印象最深要數路邊一座小山坡上那三株蒼老遒勁的老樟樹了,兩兩團圍成抱,只見樹冠高聳入雲,似華蓋擎天,樹齡頗有些年歲了,但在這萬物爭春的時節,點點新綠初綻,在黛青墨綠的老葉中分明也透露出青春的氣息。側邊一座低矮的房子,煙霧裊裊,初看以為是農家小舍正為一家炊煮,直待繞過側邊的拱門,才知竟是一座佛教寺廟。前壁並非全封閉的牆面,而是三塊一人多高的木柵欄,透過前壁柵欄上的空處,可以看到屋頂處裸露的土坯磚、木樑和瓦片,只有一位年過五十的僧人前後張羅着點燈、進香、解簽等佛事。據當地一位耄耋老人介紹說,廟宇雖是一派粗陋頹敗的景象,卻是自有廟以來從未斷過香火,四鄰八村的農人都愛上這裡敬香,說是靈驗得很……
那屋
大灣村不乏人文氣息,從那飛檐高梁的賀氏、劉氏宗祠、顏氏家廟就可見一斑。
顏氏家廟略顯古舊,門前的立柱粗壯有力,柱基是方底圓面的青石,邊角圓滾,雕琢的古樸紋飾已經看不出原有的模樣,透出歲月磨礪的痕迹。院內的天井,由碩大的青石板鋪就,看不到粘合的印記,只有淺淺的青苔點綴。
賀氏宗祠是村民籌資新建的,門前立有兩隻石獅子,牆上鐫刻着賀家子嗣出資的明細賬目,三扇門都被漆上象徵富貴的正紅色,正中間是兩人高的大門,有泰山壓頂的磅礴氣勢,兩側的門洞略矮些,卻仍然透出威嚴、肅穆,開門時發出沉重的吱呀聲,內廳高台上供着一個牌位,空曠的大廳蕩漾着回聲,讓人忍不住屏氣凝神。
大灣村不僅祠堂巍峨,就連小村農舍都很有特色,保留着很多老式的磚木結構、黛瓦蓋頂的民房。屋頂兩邊高出瓦礫的是三梯次的馬頭牆,牆頭凌空處用瓦片砌出高揚的姿態,四周房檐下畫有許多一尺長、半尺寬的規整方格,格內繪滿花魚鳥蟲等象徵自然和諧的圖畫。二樓陽台的牆壁上如舊時院落內的影壁一般,有時描繪着栩栩如生的老虎,有的則是一幅水墨山水。
在大灣,不同姓氏的人們選擇在這裡落戶,齊家安居、和睦相處,已不知延續了多少歲月。上了年紀的老人介紹,劉氏先民在此定居還有一個美好的傳說,說是一位劉氏獵戶追隨獵物進山,因獵犬行至此地,盤踞數日不肯離去,獵人猜想,這裡許是風水寶地,於是舉家定居,在此繁衍生息……
那人
這裡的山很綠,這裡的水很清,這裡的屋很美,這裡的人很親。
我曾行走過不少小山村,卻不曾親耳聽到過稱頌“共產黨萬歲”的質樸農人。那位名叫彭羅嬌的老人,口口聲聲說道的都是共產黨給予的恩惠,她拿出家中的點心來招呼來客進屋坐,還扭起秧歌唱起歌兒,臨別時還點起一長串鞭炮,直到把我們送出幾百米路。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情感,才能讓這位83歲高齡的婦人這般銘記黨的恩情而至今不渝?
當我們一行人途經一戶正在進行蒸餾釀酒的農家時,有文友打聽起這釀酒古今作法的區別,那位五十開外的農家漢子竟比劃着開始侃侃而談,並誇讚起自家的酒來,臨末了,還熱心地招呼着我們慢些走,等一會出酒了,親嘗一口這新釀的米燒。
由於通往大灣村的公共汽車,一天只有早晚往返兩趟,中午我們就留在大灣吃飯。質樸、熱忱的莊戶人拿出家中的珍藏招待客人,純天然的菜蔬、山上採摘的野菜、自製的臘肉、河裡撈的小魚、家中養的雞鴨、自釀的米酒,擺了滿滿一桌,還生怕不夠客套,一直招呼着客人呷酒、吃菜……
一天的行程很快就結束了,當我即將走出這片還未來得及開發的凈土之時,回望那座翠綠掩映之下的小小廟堂,不知這散落於青山之中的明珠,是否還能同這廟堂中的僧人一樣,於紛擾的紅塵中,堅守着那一份世間難得的恬淡和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