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散文隨筆 > 那山,那水,那美

那山,那水,那美

手機:M版  分類:散文隨筆  編輯:小景

  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青山綠水,群山環抱,紫氣氤氳,綿延百里;她就是我的第二故鄉——南京市江寧區橫溪陶吳鎮。

  我是大山的兒子,喝着故鄉的泉水長大,和故鄉有着不了的情結。每每提起故鄉,會覺得故鄉的景特別美,故鄉的人特別親,故鄉的風特別柔,故鄉的氣息特別溫馨。

  青山

  故鄉的山,北接牛首,南連雲台,中段為龍山群峰覆蓋,山勢沒有廬山險峻,卻很凝重;沒有泰山雄偉,卻很壯觀。當天空晴朗,雲轉鷺飛,眺望遠方,山巒浮現在繚繞的雲霧裡,湛藍色天空下,雲朵懶散遊走着,如仙境一般,那景緻恰似一副潑墨印染的山水畫。

  青山如父親脊背,沉穩敦厚,以他那博大胸襟,寬廣情懷,呵護着群峰一草一木,養育着陪伴他左右不離的純樸善良的兒女。

  綿延巍峨的群山,不但景緻優美,而且蘊藏豐富礦藏。鐵礦和銅礦給故鄉經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故鄉是旅遊勝地,北面牛首煙嵐是南宋名將岳飛在此創下八百破十萬制敵奇迹的舊址;南唐二陵靜卧在山腰;山下居民傳誦着朱元璋放牛於牛首煙嵐的傳奇。雲台山腳相傳是七仙女與董永愛情故事的誕生地。中段龍山新建了莊重古老的上工寺,傳說宋朝時期修遠方丈在此普渡眾生,救濟難民,樹立了不朽的功績,如今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大師,重修上工寺以銘記。

  最忘不了雲台煙嵐處,那些永垂千古的革命烈士,在抗日戰爭年代,為了打擊日寇,以群山為掩護,以人民為基礎,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立下汗馬功勞,每年清明這一天,人們以及各單位團體,都自發的來掃墓,以祭奠英雄們在天之靈。

  綠水

  登上山頂,在山巒的頂峰處,放眼瞭望,農田星羅棋布,池塘閃爍着光亮,如一塊塊無暇的明鏡,遠方奔騰的長江似無限延伸的哈達,鑲嵌在藍天的盡頭。這時你才會真正領略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唯美意境,切身感受那山水風光的至高無上的境界。

  沿着蜿蜒的山路,在山澗小溪旁的古老的神樹下,有一口泉眼,長年泉水不斷,即使大旱,泉水仍叮咚流淌,溪流綿延到山腳下的龍山水庫和紅星水庫,潤澤着善良的居民們。水庫又是原生態養殖場,盛產大量魚蝦等水產品。

  泉水甘甜潤口,彙集到水庫,形成碧波蕩漾的湖;湖水波光瀲灧,清澈見底,群山倒映在水中,構成靈動的山水美景。有了源源不斷的清泉,即使遭遇旱災,農作物也不會受損。山也變得朗潤了。

  隨着經濟的發展,在綿延群山的中部,政府投資在山腰下的甘泉湖,興建了一處具有異國風情的大型的旅遊渡假區——甘泉湖旅遊渡假區,吸引眾多外地遊客觀光。同時給本地帶來無盡的經濟收入,也改善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勁松

  群山在松柏和杉樹的包裝襯托下,顯得更加抖擻。每到植樹節,故鄉的男女老幼都會有組織的去山腰按設計規劃植上新的樹苗。我曾經在山腰植下的杉樹,現在也已經成長為參天拔萃的成材了。

  樹給群山增添了滿山遍野的綠,每到春暖花開,春姑娘會給山巒換上一抹新綠,即使到冬天,山峰也身披綠裝,真可謂青山不老。

  大山裡的松林,平衡了四季惡劣的氣候,保護了故鄉生態環境,因此才會有綠水青山的環繞。松林把自己的種子,丟在山崖,種在山石的縫隙里,不畏暴雨嚴寒,茁壯成長。雖然沒有玫瑰的瑰麗、沒有紅楓的靜美,但她給群山披上了樸素的綠色外套,裝點着山巒,使綿延的群山更加美麗壯觀。

  竹海

  竹海是故鄉山水最別緻的風景,故鄉的竹海位於群山之一的雲台山西南。走進竹海,首先撲鼻而來的是清新的竹香。竹海高低起伏,蔥蘢翠綠,構成天然的唯美畫卷。

  故鄉竹海的美在於她氣勢磅礴,高雅脫俗,遠離灰塵廢水、城市喧囂,與甘泉湖旅遊渡假區遙相呼應,顯得純樸自然。

  遊走於竹林深處,宛如進入竹海天堂;風鼓動着竹葉形成的哨子聲,或遠或近,如跳動串起的音符;綠把整個竹海融為一體,如山巒的羽翼,穿插在群山的腰坎和一湖微波共天一色。

  故鄉的山,雄偉、清秀;故鄉的水,靈動、潔凈。說不完故鄉的景,道不完故鄉的情,故鄉的怡人風景在我心中已刻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而如今,故鄉因機場建設的需要,已經拆遷,我再也看不到故鄉的老屋,故鄉的村莊留在我的記憶里。慶幸的是,故鄉的山水風光,已作為旅遊勝地文化遺產得以保留。

  那山,那水,那美,將永久展示在世人面前,給遊客帶來無盡的愜意。

您正在瀏覽: 那山,那水,那美
網友評論
那山,那水,那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