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帆船一片霞光中

帆船一片霞光中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得得9

帆船一片霞光中 標籤:跑出一片天

  夢,總是會將遠去的記憶喚醒,就在我似乎不再記起贛江上的帆船時,酒後好夢卻讓我重溫了少年時代最美的記憶——帆船一片霞光中。啊!在朝霞中,上千帆船乘着晨風在金碧輝煌的江面向天際駛去,上萬江鷗簇擁着帆船上下翻飛,太美了,美到讓我忘乎所以。很遺憾,幾聲煩人的汽車喇叭聲把我從夢中鬧醒,否則我還會繼續夢下去,夢到更多更美的場景。我醒來后,帆船一片霞光中的景象依然活生生的在眼前晃動,但理智告訴我,這種景象已經成了歷史,除了夢中能見到外,現實中是再也見不到了。整個的心一下突然塌陷了下來!於是趕緊泡上一杯新茶,藉著夢后的餘興回憶起少年時代在贛江常常能見到景象——霞光中的千帆競發。

  帆船,對於年青人來說,大概只會將其與現代比賽用的帆船相聯繫,而我們這些五十年代出生在江邊的人則自然的會將其與運貨的帆船相聯繫。可以說,六十年代前的贛江碼頭,江面最大的亮點就是數不盡的南來北往的運送貨物木帆船,因為當時南昌運輸主要靠水路,而水路最多的運輸工具就是帆船。由於當時中國的造船技術落後,生產的輪船有限,即使能生產,中國的柴油也供應不上。帆船在江上行駛是藉助風力,而不是柴油機,所以既經濟又便當,使用也就很普遍。只到七十年代中期,用柴油機拖輪拖着的駁船船隊才漸漸多了起來,不過勢頭迅猛,到八十年代后,柴油機拖輪拖着的駁船船隊基本取代了帆船。從此,整個贛江上極難見到帆船了。現今贛江水運盛況更是風光不再,不要說帆船,就是連駁船船隊都少得可憐!因為汽車已經取代了船,成了主要的運輸工具。連我這個守着贛江從沒有離開過的人,也已經有好多年沒有上過船了;而我在少年時,是經常得和船打交道的,夏天更是如此,幾乎天天得上船幾次。那時整條街只裝有一處自來水供居民生活使用,而且是要收費的。住在江邊上的人,無論是洗衣服還是洗菜,都是會帶到江邊去洗。我們這些男孩在夏天傍晚洗澡,更是要到江中去洗;因江邊的水面漂浮物特多,我們就得從一條船躍上另一條船,盡量到接近江心的船上跳下水去洗澡。我對贛江上的船是特有感情的,尤其是那些從天際來的白帆;所以,觀看帆船揚帆遠航也就成了我少年時的一大喜好。我雖然出生在南昌市內,少年時,南昌以外的地方卻不曾去過,應該是屬於“見少識窄”之人。所以,我特別想乘着帆船,遍游世界。每每看到遠去的白帆遠去,我就認為它們一定會穿越贛江,去向長江,去向茫茫大海。啊!那是多麼美妙、多麼富有吸引力的壯舉。只到好多年以後,我才知道贛江的帆船一般是不到大海去的。

  觀看帆船最好的去處當推八一大橋,因為這裡江面極為開闊。早晨,帆船多會在這裡迎着太陽結隊揚帆遠去;晚上,又多會在這裡披着晚霞降帆入港。我這個贛江之子到八一大橋觀看白帆不僅是為了審美和放飛旅行的夢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數帆船玩。不過,極少有數清的時候,因為帆船實在太多了。當你數着時,不是左邊竄出幾隻,就是右邊突然露出幾隻,弄得老是顧左難顧右,每次也只能數個大概。我記得數得最多的一次是六十年代初一個夏天的早晨,我和小同伴用了兩個小時的工夫,足足數到上千條帆船!那氣勢之壯,的確是非語言所能形容的。那天,月亮仍在當班,太陽還在睡覺,我們這些贛江上的小精靈就動了身,自以為起了個大早,想不到江面上早已有掛着燈的帆船紛紛穿過八一大橋橋孔。過橋后,便涌到江北水面列隊。一隊集合完,又有新的隊伍形成中。船隊的規模大小不等,大的幾十條,小的十來條。這樣也就方便了我們統計,只要數船隊就可以了。如數到三十個大船隊,帆船總數就應該達千條了。隨着船隊越來越多,整個江面非常熱鬧,由於天還沒有全亮,這些船始終掛着燈,燈光倒影在水中,形成一道道忽閃忽閃的光柱,浮光躍金,如夢似幻,非常好看。當然,江面不可能全是帆船,運送客人的輪船也是在拂曉前出發的,它們鳴着長長的汽笛,開着白亮的大燈從帆船組成的通道中昂然通過,弄得哪些前來列隊的帆船紛紛避讓。當我們數到三十來個大船隊,十來個小船隊時。太陽終於升起來了,霎時,整個江面顯得無比輝煌。天上是霞光萬道,水中也是霞光萬道,不,還有帆船上投下的萬道漁火。隨着太陽升起,所有船上的燈光全熄滅了;接着,船隊開始了統一的升帆行動。不到半小時,江面列隊的帆船白帆就全升了起來,白色的帆在霞光中全被染成了紅色,色彩之響亮,氣勢之恢弘,直撞擊得人心砰砰亂跳。再接着,最前端的船隊開始蠕動,進入江心,後面的緊跟着也蠕動,也進入江心,隨着一隊一隊船隊紛紛揚帆起航,哇,整個江面實在是壯麗無比。這些揚帆遠航的帆船在金色霞光輝映下精神煥發。瞧!片片夢幻般紅色的帆,全投在金色的碧波里,把贛江裝扮得宛如新娘。大自然這個打扮師似乎還不滿意,又招來了無數江鷗簇擁着片片帆船遠離。江鷗在大自然這個打扮師的安排下,追逐着遠航的帆影,前前後後飛來飛去。這樣,與其說是風推着船走,倒不如說是江鷗推着船在走。隨着太陽越升越高,藍天取代了紅霞,布帆也漸漸由紅色轉為白色了。這時,又是另一番景象,《朝霞紅帆圖》轉成了一幅美妙的《藍天白帆圖》。但是,隨着這一新畫圖的展現,那千帆競發,萬鳥飛翔的熱鬧場景也就很快謝了幕。謝幕後的江面雖然也能見到星星點點的帆影,但多是掉隊的帆船留下的。我們也就歡呼着,討論着離開八一大橋去尋找別的樂子去。

  許多年以後,我每每想到這次觀看帆船揚帆遠航的情景,心裡頭總會湧起無比的激動和幸福;因為那是詩,是畫,是我少年時最美的夢。至今想起來,我都難按捺住心頭的激動。是的,人生可能有許多難以磨滅的記憶,但真正要歸納起來卻又不會太多,而這次拂曉前到八一大橋觀看帆船揚帆遠航的事,應該是這不多中的一次。人們一般總會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越是現代的東西越美。其實是不一定的!美是一種體驗,一些過去了的東西如在你心中產生了美的記憶,反而更加根深蒂固。五、六十年代的贛江千帆競發的場景在我心中產生的美是實在是太深了,是很難有其他的美能取代的。但我得承認,唐代王勃當年見到的贛江美景應該比我少年時見到的還要美!否則他怎麼也寫不出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滕王閣序》。他曾在文中有段贛江景色的描寫:“披綉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軸。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有人認為這段文字有極大的誇張成分。我卻認為基本上還是實寫,因為唐代的南昌是江右第一去處,“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之多應該是沒有疑問的。江中的“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軸”,我小時候也曾見過的。我小時候見到的千帆競發的場景其實比舸艦彌津更壯觀,更容易激發人的詩情,更能使人產生美感。估計王勃當年沒有見到,因為文中沒有對這種場景的描寫。文中對當時贛江景色的描寫最出彩的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也是我小時候時常見到的。過去的贛江南岸儘是沙渚和港灣,站在滕王閣舊址附近,是經常能見到這種場景的。不僅如此,還能常常見到落霞與上萬鷗鷺齊飛,不!與上千帆船齊飛。至於“漁舟唱晚”和“雁陣驚寒”,我小時候見得是太多了,由於篇幅原因,就不多作介紹吧。而現在這些美景只能保留在王勃的文里和我的記憶中。因為,江對岸已經蓋了不少高樓大廈,現代化了!你只能欣賞到“落霞與高樓大廈”齊飛了!不可否定,現代化進程確實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方便,但也使我們丟掉了太多的詩情畫意。

  不過,我那時還不懂得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更多的是好玩和好奇。好玩的原因上面已經談到了,哪好奇又是什麼呢?奇怪帆船平時都呆在港口不動,為什麼非要等到某一天才離開呢?另外,為什麼要結隊而去呢?再就是江鷗為什麼如此迷戀帆船,追着遠去的帆船前後翻飛呢?若干年後,前兩個疑惑,似乎找到了答案。帆船平時不動,是它們在等風向,等能推動它們到達目的地的風向。為什麼要結隊而行呢,是遇到大風大浪等險境時彼此好有個照應;再就是進入贛江下游的鄱陽湖,極有可能遇到湖盜,結隊而行就能規避風險。至於白鷗追逐帆船的原因,我至今還是一頭霧水,解答不了。成年後,我到過不少大江大湖,甚至到過大型遠洋巨輪雲集的碼頭,雖然也感動過,驚嘆過,但仍然產生不了超過觀看贛江千帆競發的激動。遺憾的是我當時沒有照相機或攝像機,要是有的話該多好,我就可以拍攝下來,現在仍可以時時重溫和回味。我也想到用畫筆畫,但是卻感到自己的畫畫技巧還表現不好當時的場面。於是,我想到寫,卻又感到語言功底不夠,難以將當時的美表達好。所以我始終沒有去畫,去寫。今天終於寫了起來,這應該是好夢催生出的激情和勇氣所致。其實,表現小時候觀看贛江千帆競發的感受,不見得非要用華麗的詞彙,用樸素的語言應該更能達意。寫着寫着,我感覺到非常的輕快自如,積聚的許多感受全涌到筆端,助我放筆千里,一氣呵成。不知不覺寫到東方既白,初稿竟完成了。雖然不甚滿意,但心裡還是分外愉悅的,因為多年的一個大心愿終於了結了。

您正在瀏覽: 帆船一片霞光中
網友評論
帆船一片霞光中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