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絲綢古道上的明珠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小景
須彌山,絲綢古道上的明珠 標籤:笑貓日記之塔頂上的貓 地球上的星星
一夜秋風,葉落無數,一曦晨光,雲疊萬里。
似乎今秋比往年來得早些,坡地上,被譽為秋菊的山花,終於候到爛漫時光,在雜草蕭瑟中,肆意着花色。遠望山野的景象,已是人影攢動,汗水換來的笑容,像頭頂如洗的碧空般清澈,簡單。秋總是比春夏多那麼點點笑容和希望,然而,就是這點點希望,讓秋的魅力在天上人間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乘着中秋的風走進西部,踏上固原境內以千年石窟著稱並有着丹霞地貌的須彌山,也因了熟在心中的點點希望,希望,走一走絲綢古道上的滄桑,拜一拜早於北周時期鑿建的石窟,看一看千年的歷史,走來今朝會是怎樣的曲折,
絲綢之路,是遺落歷史畫卷的一顆明珠,又像是一個矇著面紗的樓蘭女子,吸引人們去踏足,去揭開那層神密面紗。然而,千年前的古道,顯現眼前,卻是這樣的平常無奇。一條窄窄的山谷小路,荒蕪在秋深露重里,塊塊散落的碎石,靜默在草叢,依路流淌的溪水,不知走了幾世紀的疲憊,緩緩地,去不會停歇。突然覺得,當千年的歷史,被踩在腳下,那滄桑厚重已不是文字所能描繪,不是目光所能及。曾經的傳奇,綿長在歲月里而沉澱的古老文化,也不是一棵老樹,一縷大漠孤煙能詮釋的清楚。
站在古道上,似看見千年前的盛況,一隻長長的駝隊,在峽谷里深入淺出,延着依山的蜿蜒小路,伴着不知名的溪水前行。有隔世而來的鈴聲,空靈在峽谷,迴響着長長餘音。不禁四顧旁望,這窄窄的古道上,有多少故事不為世人所知,多少歷史文明丟在古道上,被風雨所蝕。
追尋歷史的腳步,彷彿永遠趕不上歲月的風雨變遷,當你開始去關注,去尋覓,那一段歷史,就像這山中的岩石,早已被風化的面目全非,剝離的不知散落在何處。
來到須彌山,不得不說一說石門關,這道為絲綢之路而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口。不過,此刻,卻只能憑說不能觸摸。因為,它終沒有抗過人間風雨,過早消失在世間,連面目全非的遺址都沒有留下。只有幾孔淺淺的石洞,留在峽上的岩石,告訴世人,這裡曾有一道巍峨的石門,見證了千年前古道上的繁華,也為這須彌山上先人留下的石窟珍寶,靜守過一世的安寧。
石門關的消失,讓關於它的歷史走向終結,留給世人無限猜想,然而,它只是古道上千百個關口其中一個,作為歷史上匆匆過客,不留痕迹也許是最好的結果。失去的終歸是失去了,歷史不能複製,憑由大家去萬般揣測。而留下的,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厚愛。只要,古道依舊繁華暢通,石門水依舊潺潺流過。
站在幾孔淺洞旁,回頭便能一睹與石門相對的須彌山石窟,須彌山石窟是絲綢之路上著名的伄教石窟寺,被譽為“寧夏敦煌”。尤其第五窟那尊始於唐朝的大佛石像,更被譽為“須彌之光”。然而,面對如此厚重歷史古迹,竟不知該用什麼樣的心境,去膜拜這尊走過千年風雨的大佛,彷彿不卸去內心的凡俗慾念,而去注目他的慈眉容顏,便是對佛祖的褻瀆,當然,更不能用這雙世俗的手去觸摸,哪怕只是拂去佛祖衣袂上的塵埃。
大佛前本有一座木製樓閣,非常遺憾毀於海原大地震,只留大佛獨自向東而居。偶爾會有山鳥飛入石窟,站在佛祖肩上,向東觀望,可能,長年聞着一注馨香,也有了些佛的清寧,不吵不鬧。而大佛雖身覆千年的浮塵,卻擋不住洞穿世事的目光,平和而堅定的俯視着山下眾生。竟有些羨慕這些飛鳥,也許,是它們小小的內心是單純的,是潔凈的,也是快樂的,才能夠這般愜意在佛祖身邊,這是人類永遠做不到的。
走下大佛樓石階,便會見一塊稜角圓滑的岩石隱在山坡一角,這塊石頭只因與此山此地的石質構造截然不同,被後人稱為飛來石。雖然人們不知它何時從何地來此山,但他在此渡過的漫長歲月,讓世人賦予了它典故出身,也許是世人喜歡事物都有個出處,就像每人都有個身份一樣,便有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它一扇被孫悟空從火焰山扇至此處,與佛祖毗鄰而居,從一塊普通岩石,變成萬眾矚目,聽着暮鼓晨鐘,沐浴着佛光普照,也算是修成了正果。
山裡黃昏總比平原來得早,一路行到圓光寺門前時,斜陽,已是伏在須彌山高峰肩上的落日,一縷餘暉撒在山門前的翠柏,讓這坐隱在山裡的寺院越顯靜謐。還未踏進院門,便瞧見一縷炊煙在寺院角落裊裊升起。走進院門,穿過院落,大殿里,師太在清心理佛,靜靜的大殿里,只有縷縷馨香清擾着一室的寧靜。守得住寂寞,才能為佛祖守住座下馨香的恆久不息,放得下過往,才能在炊煙漸起時清心一卷金經。
圓光寺的石窟位於大殿上層,登上已是吱吱作響的木樓梯,便看見一有石洞,也許是為了躲避風雨的浸蝕,圓光寺石窟和相國寺石窟為洞中窟。踏過被人踩過千年的門檻,在微弱的光線下,依稀可辯的石像,不僅肢體跌落,面目殘損,還被覆上一層黑黑的顏色。除了歲月自然風蝕,地震災害,還會有什麼能讓石佛亮麗的顏色,在這黑暗的石洞里消失。後來得知,是大練鋼鐵時代,這一方凈土被世人侵佔,人間的煙火燃去了佛祖的顏色。
都說有佛祖的地方,便有菩提,走過一處處石窟,便開始尋找傳說中的菩提。終於,在相國寺寺院背後,看到這株生長在岩石縫隙的菩提,曲折的根須,繁密的枝葉,不能不說是個奇迹。沒有人能說得清它的來處,隨誰而來,也許,遍山石窟初建時,它已落籽此處,經過世代的風雨變遷,最終它生根於相國寺的背後,至此守護隱於寺內洞窟里的佛祖數百年光陰。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總認為被世俗熏染的凡人是不會解其中的玄機。不過,聽過悠揚的佛音,空靈的木魚,或許很簡單,只要我們有蓮花般潔凈的內心,看穿世事曲折,不為世俗所累,不為慾望所絆,即使走在繁華中,保持寧靜淡泊的心境,便如佛祖在菩提下的頓悟吧。
夕陽讓須彌山特有的丹霞地貌,變得欲加緋紅,坐在一處高石上,如墜在紅雲中的一片淺秋的落葉,一陣山風過後,在山頂峽谷內飄蕩。眼前,曾是須彌聽松聖景之地,只因那年如潮的大鍊鋼時代,成了又一處被世人惜嘆的風景,從此,再沒有松濤起伏,壯麗宏偉一觀。崖上,只有數十株青松,稀疏卻筆挺在岩石上,無風自盪,慢慢淡漠着年代的傷痕。
站在石壁邊緣,遠望散落在八座石山上的石窟,子孫宮,桃花洞……。這裡,每一處都是藝術史上的重要遺產,但是,終沒有敵過歲月的風雨變遷,碎落的石窟,除不去的世俗煙火印跡,消失的涯上青松,天災人禍,讓人不忍去睹。歷史總會有遺憾留給世人,相信這不是必然,希望在以後的歲月里,這些瑰寶能平安、平靜走在歷史長河。
夕陽墜落西山,山風瞬間變得凜冽,須彌山也處在一片陰暗裡,暮合四起,夜色將臨,只有此時,這裡才最終回歸寧靜。閉目凝神,彷彿回到千百年前的將夜:一彎明月,不知何時掛在墨色的天空,隨之,山上一盞古燈點燃了夜色,山風過處,松濤陣陣,菩提聲聲,一縷縷馨香,在蓮花座下忽明忽暗;山下,古道上少有人來往,山彎處,驛站內煙火正濃,而那道巍峨的石門,靜靜的佇立在月光下,一溪淺水,在石門下,潺潺流淌,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息。。。。。
相關範文
- ·伊犁的誘惑<2>伊寧市—
- ·碧玉盤裡的明珠
- ·小明說,我只是須彌芥子
- ·“羊”光大道上的領路人
- ·行道上的人
- ·片片馨香濃,絲絲母愛情
- ·蕭蕭歲月,絲絲愁緒
- ·微抿嘴角間,絲縷悲切蔓延
- ·片片雪花,絲絲心動
- ·絲綢之路傳奇觀后感
- ·絲綢之路讀後感
- ·絲綢悲歡---廣州印象之一百二十六
- ·唱響絲綢之路新起點、建設美麗西安
- ·河西走廊與絲綢之路
- ·詩云者五首-----題賓水道上
- ·在山道上
- ·湘西道上
- ·櫻花大道上獨奏的胡陽琴。
- ·明珠游龍觀后感
- ·南太行的璀璨明珠-----九蓮山
- ·三娘灣畔耀明珠
- ·雲南曲靖值得一游,《邊陲明珠》值得一
- ·真假夜明珠
- ·趙明珠傳奇
- ·東方明珠
- ·東方明珠,神奇眺望
- ·安康明珠蠟燭山
- ·青葉明珠
- ·滄海月明珠有淚
- ·香港,熠熠閃光的東方明珠
- ·南疆明珠博斯騰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