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抹不去的記憶

抹不去的記憶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抹不去的記憶 標籤:青澀記憶

  抹不去的記憶

  我出生在豫東平原的一個小村莊,祖祖輩輩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母親告訴我,我出生時家鄉剛剛發過大洪水,鄉親們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父親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養活四個孩子,隨一個建築隊去了外地打工。就這樣,母親一個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幼小的我清楚的記得,母親每天就像上足勁的時鐘發條,不停的旋轉着。每天天還不亮,母親就起床做飯,收拾家務;然後急匆匆地下地掙那可憐的工分。然而,辛勤勞動了一年,母親掙的工分還是填不飽我們的肚子。

  父親回來看我們是讓我們最最激動、最最盼望的事。因為父親回來時常常給我們捎幾個饅頭。四個孩子看到爸爸回來了,就像四隻小燕子飛了出去,“爸爸回來啦!爸爸回來啦!”然後就搶下父親的背包,迅速的打開,雪白的饅頭便呈現在我們面前。你拿一個,我拿一個,大家啃着香噴噴的饅頭,興奮的叫呀、蹦呀,開心急了。可是父親這個時候,卻常常蹲在一邊,苦笑着瞅着我們,心裡不知是啥滋味。

  有一次,母親下地幹活兒,我們姊妹四人在家看家。到了中午,母親仍沒回來。小妹餓得大哭起來,我也餓得心發慌。大姐收拾面桶給我們炕饃吃,可是面桶里只剩下一點點麵粉,根本無法做飯。沒辦法,大姐靈機一動,家裡不是還有一點麥麩子嘛,用這炕饃吃!說干就干,我們忙乎了半天,炕了幾個黑不溜秋的麩餅。當母親回來看到我們幾個啃着那黑不溜秋的麩餅時,摟住我們大哭起來。眼淚順着母親瘦黃的臉頰淌下來,我們傻傻的看着媽媽,不知道她為什麼要哭。

  雖然家境貧窮,可父母還是毅然把我們四個孩子都送進了學校。他們希望我們幾個孩子能好好讀書,將來有所出息。為了讓我們幾個孩子能體面地上學,母親發揮她會裁剪的特長,用舊布片為我們改制衣服,卻做得非常好看。我清楚的記得,父親母親兩人很少添過新衣服。在這樣艱難的日子裡,母親並不悲觀,常常在夜裡教我們唱她小時候的歌兒。《參軍歌》、《月兒彎彎照九州》等歌曲就是母親那時候教會我的。母親還經常給我們講故事,教我們從小要有志氣,學會不怕困難,要與人為善,與別人和睦相處。

  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社會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可不知不覺間,災難已向我家降臨。1986年,我還在上小學四年級,父親病到了。經醫生診斷,父親患的是嚴重的肝硬化腹水,預后很不樂觀!為了給父親治病,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變賣了,卻遠遠不夠巨額的醫療費。1987 年農曆正月十九,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失去了家庭的頂樑柱,望着四個年幼的孩子,母親一下子躺倒了。不過,母親是堅強的母親,在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后,她又勇敢地面對現實、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繁忙的勞動中去了。

  最讓人頭疼的事是那六畝責任田的耕作、收割。因為沒有農業機械,凡事都要求人家幫忙。可是在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忙着收穫自家的莊稼,這可讓我家吃了不少閉門羹。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農村大型作業機械還很少見,基本是靠小型拖拉機耕地、澆水、播種、收割。所以,那幾年我們全家沒少吃苦、沒少受罪。

  為了供養我上學,兩個姐姐、還有小妹先後輟學。母親為此流了不少淚,至今仍覺得對不起我的兩個姐姐和小妹。不幸的家庭也讓我早早學會了替母親分憂,我發奮學習,不懈努力,從小學五年級到初中三年,再到後來的三年中專,我始終保持着全校前三名的好成績。由於我成績好,本縣高中對我給予免試,可我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放棄了繼續求學的機會,報考了中專。在母親和兩位姐姐的艱難供養下,我讀完了三年中專。

  1997年畢業后,我參加了工作。可是一月僅有200月左右的工資,家庭經濟仍然非常拮据。最要緊的是先前的三間破瓦房也不能居住了,因為村裡規劃街道,我家那房子被列入了拆遷範圍。怎麼辦?要想法多掙錢!那時候,種植煙葉收益比較好,一畝地煙葉可以收入兩三千塊錢。可是種植煙葉也是一份非常辛苦的農活。要提前育苗、栽種、管理,還要炕,最要緊的就是炕煙葉了。盛夏酷暑,冒着五六十多度的高溫裝炕、出炕,最是考驗我的時候。就這樣,我也成為了一位專業的農民,連續種了兩年煙葉,積攢了一萬多塊錢。1999年年底,我家換上了四間新平房。

  再後來,我成了家,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過着平淡而充實的平凡生活。我真誠感謝生活給予我豐富的人生經歷,苦難讓我變得更加熱愛生活。我深深愛着我的家人,他們給了我親情;我深深愛着我的朋友,他們給了我友誼;我深深愛着我的工作,它讓我感到充實而快樂;我深深愛着這個世界,活着真是那麼美好!

  我慶幸生活在偉大的祖國,生活在偉大的時代。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造出來。“共享人生出彩機會”讓我的未來不是夢!

您正在瀏覽: 抹不去的記憶
網友評論
抹不去的記憶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