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小平,您好

小平,您好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我曾經在政府某機關搞過幾年新聞宣傳,正式上班那天,辦公室主任特別向我強調了兩條寫稿的注意事項:第一,千萬不能把領導的職務搞錯;第二,千萬不能直書其名。一旦出錯,就是政治錯誤,吃不了兜着走。為了防止我出紕漏,主任特意給了我一份政府主要領導的名單,上面詳細註明了他們的職務和頭銜。

  我是剛從基層來的,不知道下屬在公開場合直接稱呼領導姓名會造成什麼效果和後果,反正這種事情在我個人的生活經歷中從來沒有體驗過,記憶中好像只是在我的一位王姓同學身上獲得過一點點這一方面的間接知識——王同學是某局的副主任兼秘書,掌管公章。找他蓋章的人如果放寬尺度叫他“王主任”,他不僅態度和藹,而且立馬就蓋,蓋得端端正正,蓋得清清楚楚;如果實事求是地叫“王副主任”、“王秘書”,他的態度就大打折扣,雖然也蓋章,但他總是隨隨便便故意將印章懶洋洋一拖,蓋下和印文往往重重疊疊、模糊不清;如果有人大大咧咧直呼其名或“小王”、“老王”的,他則面無表情,就會找各種理由搪塞拖延,尤其是他心情不佳的時候。酒興一來,他宣稱:“儘管我是個副主任,但是叫我主任,我聽了就跟當了主任一樣舒服。人抬人嘛,這點道理都不懂,也出來辦事?”

  稱呼領導的親熱與否,直接影響到領導對你印象的好壞和你辦事效率的高低,的確小有名堂大有來頭。在機關的時間一久,久而久之,我終於漸漸地悟出了個中道理:當一個普通人成為領導之後,很快就會越來越不普通,不普通到連對他的姓名都不能隨便亂叫的地步;職位越大,常常姓名就越不能隨便亂叫,除了工資表和正式出版物上,一旦出現他們的姓名,他們好像無可奈何,至今未曾聽到他們表示過什麼反對意見;但是在口頭在書面,一般你都不能直呼或直書其名。憑我的一點經驗,似乎覺得還是口頭上簡單一些,只要在姓的後面加上他的職務就行了,比如李局長、張書記、劉縣長什麼的(如今也有李局、張書、劉縣或局頭、書頭、縣頭之類的簡稱);書面上就很有些講究了,尤其是在報紙電視上,對那些身兼多職多銜,一定要在名字前面加上一連串定語,比如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縣委宣傳部部長ХХХ。即使多種媒體同時報道了該領導的幾條新聞,每條新聞都要不厭其煩把他的職務羅列一番,就像廣告里不厭其煩地介紹產品的功能相彷彿。一直到後來的後來,我才終於開始注意起來——哪怕何事何地,只要領導一抬足,我就會寫領導“親自前往”;只要領導一張嘴,見報時就是某領導“作了重要講話”;如果那天領導趕巧感冒發燒,在我的筆下就是領導“抱着重病前往”;如果下着雨或是公路不通,我則說領導“不顧天氣惡劣”或“步行了多少里趕赴現場”……一般,災難越重事故越大,越能體現出領導的“高尚風格、寶貴精神”;一般,宣傳領導,都應往上抬一抬。

  時間過去數載,當年我進機關時主任交待的那兩條“注意事項”,依舊掛在心頭,有時也不免有些疑惑:這規矩到底是紀律規定還是約定俗成?我翻遍法律,上面全然沒有這方面的條文。有一次,我有意把那位身兼三職的縣領導的“縣委常委”頭銜和“縣委宣傳部長”職務漏掉,只寫“縣委副書記ХХХ”,結果,上面審稿時又把它們加上了,並且還特意找去,語重心長地警告我:“以後千萬注意!”回來的路上,我心裡忽然想到:你是紀律規定也罷,是約定俗成也罷,都不過是官本位制度下媒體媚俗的不得不演的一節客套戲!說白了,姓名只是一個人的符號,官銜和職務更是符號中的符號(好比大括號里的中括號和小括號)。你過分藉助官銜和職務來強調領導的身份地位,乃是領導無能和脫離群眾的表現。

  記得建國初期,毛澤東就非常反對“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的提法,審閱文稿文件的時候,曾多次將“毛主席”、“毛澤東思想”刪去或者改為“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著作”;鄧小平擔任過黨和國家許多重要職務,但是他最滿意的一個稱謂和問候,既不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不是“鄧公”和“鄧老爺子”,而是國慶35周年盛大遊行中大學生打出的一條橫幅上寫着的四個字——“小平,您好!”

您正在瀏覽: 小平,您好
網友評論
小平,您好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