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身經百戰斂鋒芒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身經百戰斂鋒芒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身經百戰斂鋒芒 標籤:魯濱遜漂流記 魯賓遜漂流記 魯濱孫漂流記 春晚觀后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身經百戰斂鋒芒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書讀得多了,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種清雅之風,落落大方,多一種市井小人所沒有的平靜定性,如孔夫子,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而只因胸有成竹,所以從容不迫。

  其實不只是讀書,其他事也是一樣。

  通讀《魯濱遜漂流記》全書,這部小說主要描述了愛冒險的英國人魯濱遜再一次風暴中孤身一人倖存下來,並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無人荒島上生活了28年,並最終獲救的故事。

  故事生動而一波三折,其中有幾個細節令我記憶深刻:當魯濱遜處在完全原始化的小島的夜晚無邊黑暗中時,他的做法是“每當我殺山羊時,把羊油留下來。我用泥土做成一個小盤子,經太陽暴晒成了一個小泥盤,然後把羊油放在泥盤裡,再弄鬆麻繩后取下一些麻絮做燈心。這樣總算做成了一盞燈,雖然光線沒有蠟燭明亮和穩定,但也至少給了我一點光明。”多麼大膽而又實際的想法與做法,雖然並非完美,但也遠遠勝於無休無止的哀怨與恐慌。在困境中冷靜地分析自己所擁有的與並不擁有卻需要的,並機智地用所擁有的去創造出所需要的,這比在安定的生活條件下可有可無的小發明要困難得多——不但因為材料的匱乏,更因為大部分實施者已經在高度的緊張甚至絕望中失去了清醒的頭腦和縝密的分析的能力。而此時的冷靜,是否也是一種非凡的能力,是否也可以歸結為一種因胸有成竹而生出的從容不迫呢?

  “我先把一把煙葉放在嘴裡嚼,一下子,我的頭便暈起來。因為,煙葉還是半青的,味道很兇,而我又沒有吃煙的習慣。然後,又取了點煙葉,放在甘蔗酒里浸了一兩小時,決定睡前當藥酒喝下去。最後,又拿一些煙葉放在炭盆里燒,並把鼻子湊上去聞煙葉燒烤出來的煙味,儘可能忍受煙熏的體味和熱氣,只要不窒息就聞下去。”對於一個孤身荒島、竭力求生的探險者來說,疾病會有多可怕呢?也許比飢餓的雄獅都更令人害怕——它們使手臂變得像麵條一樣軟綿綿的,連槍也拿不起來;它們讓鐵塔般的身軀像高粱一樣佝僂着;它們讓額頭忽冷忽熱,腦袋裡邊暈乎乎的亂成一團漿糊。最最要命的是,它們會使最強壯的人渾身乏力,幾乎動彈不得,甚至連吃飯喝水這些最基本也是必須的事情也做不到,但是根本沒有人會服侍你的,有的只是門前屋后、漫山遍野飢腸轆轆的猛獸!但是絕望無異於坐以待斃。所以魯濱遜的選擇,是嘗試着自我醫療——雖然他恐怕連感冒藥的配料表都沒看過。但他畢竟還是活了下來,從無數探險者生命的終點一瘸一拐地爬起來,靠着不屈的精神、冷靜的行動以及蹩腳的發燒葯從死神手裡奪回生命。魯濱遜的確是九死一生,踏着死亡的邊緣堪堪躍過。可以說,是他果斷、正確的判斷救了他。而他的果斷,不也正是源自對自己的自信,大膽嘗試的冒險精神以及對周圍環境的了解嗎?

  除此之外,精彩的故事細節還有很多,我不想再一一列舉。但,這些碎片已經足以讓我們粗略地看到魯濱遜28年的探險生活的大概——荒島並沒有逼得魯濱遜喪心病狂、失去人性,相反,荒島的生活就像洶湧狂野的海水,若遇到嬌柔的花木便將其摧毀,而叛逆、不甘於平凡的魯濱遜偏偏是那一塊稜角鋒利的頑石,他拼盡全力抵抗住波濤的衝擊,兇猛的海浪同時將他洗磨得更加光滑卻也更加堅硬。魯濱遜的確是更光滑也更堅硬了——28年的歷練使得他比從前一味蠻幹義氣行事的青年人更加老成堅強,更懂得深思熟慮。他不再只有一腔熱血,狂放的粗野與自大被洗凈,取而代之是平和,對自然的尊重,他甚至還開始信奉基督教呢。他更強,鋒芒雖更利,卻只暗蘊其中。

  從文中可以看到,魯濱遜無論遇到什麼,他總能絕境逢生。這當然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巧合,而是一種被危機磨礪出的氣度,正是這種氣度令他在危險中保持了最清醒的頭腦以及最迅捷的應變能力,臨危不亂,甚至爆發出比以往更強大的力量。

  此時的他,就像一枚鵝卵石,看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平平無奇,又比平常任何時候都堅不可摧。只是在危難前,再沒有一分慌亂。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因為他的確有那一份實力。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文人墨客臨危不亂,是因為智慧;探險者臨危不亂,也是因為智慧。只是這智慧是因為磨鍊得來,因為積累得來,因為經歷得來。因為已經可以應萬變,所以從容不迫。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身經百戰斂鋒芒。

您正在瀏覽: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身經百戰斂鋒芒
網友評論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身經百戰斂鋒芒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