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篇一:《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魏鳳雲
認真拜讀了魏書生老師寫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使我受到很多啟迪,對自己的身份也進行了深入思考,如何做一名好教師?怎樣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我認為上好每一節課,讓每一節課都精彩,都成功,能適應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而要做到這些,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把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只有從改革課堂教學入手。
生物學家達爾文成長的事例給了我們極大地啟示。達爾文小時侯是一個"平庸的孩子",但他對大自然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以較大興趣去野外觀察、學習和採集標本……從而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好之"、"樂之"方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方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直接動力。學生只有對所學課有濃厚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和富有創造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1 、教師要用微笑來贏得學生的微笑
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這位教師,就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願意學習老師講授的知識,自然就會對老師講的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愛屋及烏",就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如果不喜歡,甚至害怕這位老師,要想他們對這位老師所授的課感興趣是很困難的。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造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環境,那麼怎樣才能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係呢?答案很簡單:就是要真心愛學生,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就是俯下身來與學生平等相處,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係。
2 、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學生也是如此,而且要多鼓勵,多引導,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不斷提高,教師只有讓學生感覺到該任課教師對他們是關心的,是愛護的,是尊重的,他們才會喜歡你,只有師生關係融洽,和諧,學生的興趣就會引發。因此,平時我也注意了這一點。比如:課間時間,我都會以朋友、姐姐的身份走到學生中間,與他們聊天、談心,聆聽他們的心聲,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各方面情況,盡我所能幫他們排憂解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他們對自己的畏怕、顧慮。經過自己的努力,學生還是比較喜歡我的,許多學生課間都愛找我聊天,有一些心事或生活中碰到什麼事或問題也會找我談心,找我幫助、解惑。
二、課堂上多鼓勵、表揚,讓學生對學習有信心
我認為課堂上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老師多用讚美性評價,一串串溫馨評語既鼓足孩子們樂於參與的信心又讓他們的內心溫暖!給學生們創設一種平等、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時時處處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身心發展規律。例如"你看她說的多好啊!""xx 同學很自信,能舉手回答問題"."某同學這節課表現的最棒,回答問題三次","同學們聽聽,xx 同學今天的表現比上節課還好,努力吧!老師永遠支持你","大膽地說出來,勇於發言,展示更完美的自我"等等。
三、教學內容生活化,讓課堂漫溢真情實感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並強調:"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教學過程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避免空洞說教,使理論知識融入生活中去,這樣才能使學生信服,覺得學有所用,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情感體驗,使教學過程充滿情趣和活力。所以,我上課會很注意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舉一些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繫的通俗易懂的事例來教學,或讓學生自己來舉例,談認識、體會。這樣學生就會覺得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
四、"放收自如",讓課堂充滿色彩。
"放"是指不要怕孩子暴露問題,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含著創新的火花,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收"是指在尊重孩子多種答案的基礎上,還要引導他們推敲出儘可能完美的答案。
總而言之,新課改的靈魂是要挖掘、發揮和發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組織教學必需貫徹這一"靈魂"精神,搞好師生互動活動,當好學生學習同路人的角色,保證在課堂上師生一起主動積極地活動,師生之間展開直接地、面對面地交流與對話,學生才能獲得真實情感、鮮活的知識,並獲得人格的陶冶與健全。所以,今後我們在課堂上要變教師的"一言堂"為師生的"眾人說".變教師的"獨白式教學"為師生"對話式教學".這樣,既有助於學生主體的凸現,又有助於新型師生關係的培育。讓師生都成為科學的主體,從而實現師生在互動中國共產黨同探討、研究、切磋、互補、交流,使課堂成為一個思想碰撞、心靈交匯的搖籃,成為一個互相合作、共同體驗的空間。進而打造激情有效的"美麗課堂。
篇二: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已經有四年多的時間,在四年中感覺自己成長了不少。其實更慶幸的是自己從事了自己喜歡的職業,雖然它不能帶給我什麼豐厚的收入,但我卻很開心,因為教師這門職業是我一生要從事的事業,和孩子們在一起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在2014年寒假裡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主編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如何成為最好的教師?——"我們教師應努力提升自我,修鍊教師之賢,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教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不禁想到了這樣一句話:"每天進步一點點。"
其實每天進步一點點我想也是不斷學習、反思和成長的過程。
原來沒有深刻感覺到"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的重要性。在一次課堂上讓我感覺到了書中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的:"倘若當教師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入於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者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教員的,也要真正做到學而不厭".是的,作為教師,要想讓學生受益更多,教師就要不斷修鍊、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師對學生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學生的思維活躍,他們愛問為什麼,同時他們具有向師性,因此,要做最好的教師就要成為一個"研究者"、一個良好的榜樣。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結合《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和我的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完本書後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種體會,即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常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並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當然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所以教師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予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良好文明習慣。
懷着"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師的我們,為達成所願"做最好的教師",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通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對學生負責也是對自己職業的負責。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難!但要知道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做最好的教師。因此,只有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不同於其他的教師。
由此我也感到,作為一名教師,我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們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學會適時適度對自己進行心理調節,快樂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面對學生和家長,只有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就會感動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
篇三:《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最近,利用空閑時間翻看了魏書生老師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我不由地思考:我們老師和學生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才最有益於學生的成長,才能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作為一名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女教師,因為年輕,因此相對來說和學生比較有共同的語言,容易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知心朋友。很多學生也願意把自己內心平時不好向家長、同學訴說的想法跟我說,尋求我的幫助。這時候我也放下教師的身份,更像是姐姐一樣耐心地聽她們訴說,為她們出謀劃策。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似朋友一樣的關係,也由於我自身比較文靜、溫柔的性格,只要不跨越我的底線,我不願意向我的學生髮火,也不會發火。然而在我踏上講台的這三個多里,我的教師威嚴似乎慢慢受到威脅:課堂上總有那麼幾個"調皮"的學生愛說話、愛做小動作,從而引起全班同學注意力的分散。教訓一番后,往往又會重演。課後練習還有個別學生抄抄應付了事。跟他們講道理、寫保證書,但似乎只能堅持幾天。……
這些日子以來內心有很多的困惑,而這些困惑都源自"心態問題"——究竟應與學生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在面對學生時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我一直明白,只有處理好了這些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
看了魏書生老師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收穫很多。整本書中很多章節都隱含着討論了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和學生的關係這一問題,像第六章節中引用馬卡連柯的觀點"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說明了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教師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它是一項良心活,許多工作很難進行準確量化評價,這就使得許多環節和工作只能憑教師自身的責任心去實施。可以說責任心是促使一名教師干好工作的動力,成為影響教師工作質量、效率和成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名教師,一旦有了較強的責任心,就會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能使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化為有利因素,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一種親近老師、敞開心扉、積極向上的情感氛圍,這對於孩子的發展是非常的有利的。
教師有強烈的責任心之後,就會自發地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但僅僅有責任心還不行,像書中第三章節中引用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教師,應是精神豐富的榜樣".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優秀的教育家,他創辦實驗學校,主張愛的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教師更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後進生"轉化、作弊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日常教學中多關愛學生一點,即使是批評和處分也建立在關心熱愛學生的基礎上,體現出對學生的真誠與希望。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時,他們會更"傾心"於老師,更樂於接近老師,更願意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吧。可見育人中愛是如此地重要,經驗告訴我們當面對有困難的學生時,這種現象更是明顯。
為此,書中還引用了蘇聯教育家贊科夫"做一個富有激情的教師"、盧梭"教師必須了解學生"、 狄德羅"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等人的觀點。
當然,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而我現在所缺少的就是對學生跨越規則后的懲罰。往往在學生犯了一些錯誤后,當他們主動來承認錯誤,態度真誠時我就心軟,而對於一些小錯誤懲罰能免則免。殊不知對於一些不自覺的學生,往往就是看穿了我這一弱點,錯誤屢次再犯,一再地試圖跨越我的底線。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萬事還是需要規則。尤其是對於初中學生,自我約束、自我制約力還比較差,需要一些規則來警戒他們什麼行為是不允許的,什麼行為是要受到嚴厲懲罰的。而規則的制定,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商量制定。
相關範文
- ·如何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 ·《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書心得
- ·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 ·如何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
- ·讀《如何做最好的校長》有感
- ·交最好的朋友,做最好的自己
-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 ·觀看《做最好的教師》有感
- ·讀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
- ·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
-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
- ·你能成為最好的數學教師讀後感
- ·十年之後最好的我遇見最好的你
- ·良心是最好的銷點,誠信是最好的名片
- ·小學青年教師培訓心得:努力,做最好的
-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
- ·做最好的黨員讀後感
- ·《做最好的你自己》讀後感
-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 ·《做最好的自己》讀後感
-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後感
- ·《做最好的中層》讀後感
- ·做最好的自己讀後感
- ·《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讀後感
-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素質教育背景下
- ·做最好的員工讀後感
- ·《做最好的村官》讀後感
-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
- ·《做最好的班主任》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