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讀後感

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讀後感(一)

  在對於整理術毫無認知的情況下,老師推薦了這本書,同時在噹噹網上看到,這本書的銷量驚人,是很值得看的一本設計類書籍,通過目錄和噹噹網的簡短介紹,大概了解了這本書併產生了興趣。

  最開始翻看這本書的時候發現,前幾章的內容好無聊,因為幾乎是我所知道的內容,應該說是和作者有着共鳴,因為平時我就喜歡做物品分類和總結資料的事情,如果你翻看我的電腦就會發現,每一個文件夾都清晰的標註了裡面的內容,作為一名設計師,這可是基本技能,不然每次的文稿亂七八糟,鏈接對不上,時隔一段時間就無法準確找到文件的話,是會耽誤和惹惱很多人的。畢竟現在的時代很多人對別人的要求是諸多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本書後面的內容是以這樣的簡單整理方式為基礎做出的複雜整理術。

  好了,現在就來大概的說明一下這本書,首先它分為幾個階段的整理術:有物品的整理術,書中稱之為空間整理術;然後是信息整理術,就是對比如文件、電腦、資料等內容的整理;最後是最為複雜的思維整理術,就是你腦子裡的那些東西。其次作 者佐藤可士和引用自己曾經親身經歷的案例來說明整理術的具體操作方式,在這裡有 一個圖表是作者從開始就一直在不斷強調的,就是整理術的操作圖表:

  這個圖表的大概意思就是,首先要對複雜的信息內容進行分類,然後再對這些分類了的信息進行優先處理,最後找到關鍵內容或者是問題。

  而具體到三種整理術的運用和操作中會各有不同差異。在空間整理用,我們只需要整理出最優先的內容就好,具體來說就是,比如書架亂了,那我們就對圖書分類,然後找出我們經常用的放在最方便的位置上,其次用的放在較高的書架上,那些很久不翻看的收緊儲物箱里,這樣一來就又可以增加那些我們需要的書籍了,而有一些東西卻是越來越多越來越亂的,比如說化妝品,女性對購物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但是空間是有限的,我們就對我們的梳妝台來進行規劃,比如某個抽屜是放精油的,那麼這個抽屜的容量就規定好了,我們只能有這麼多精油,當數量增加的時候不可以將多餘的精油放入其他的抽屜,而是應該對當前的抽屜進行整理,捨棄那些不要的,留下經常用或者說是用的上的,這樣才不會讓空間不斷的溢出。而在信息整理中,除了做出優先處理以外,我們還要將那些不常用又不能丟棄的文件收進收納箱或者是電腦的特定文件夾中,並且做好標註,以防以後的使用,這樣合理的整理才不會讓文件滿桌子亂飛還找不到需要的信息。而全書最重點的是對於思維的整理,這裡所講的思維的整理是以廣告案例為例的,我覺得同樣適用於其他行業的其他人。

  思維的整理術,是說在優化處理之後,如何導入全新的創造性的主題。在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一個案子拿到后要先抓住重點,比如客戶的文案或者是主打的產品理念等,而這裡所得到的信息似乎就是優化處理后得到的信息,但是我們只做到這些又往往無法達到客戶的需求,最後的稿子和客戶的想法很多相差很遠,這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了解客戶的需求,而只是根據客戶所提供的信息在創造或者說的捏造一個客戶的需求,這時候應該整理出手上所有的信息資料並做出優化處理,然後反覆的用假設的方式提問客戶,比如說,產品的功能是不是主要是?主打的理念是不是?我們可不可以用這樣的詞語來概括產品?等等,如果所優化的信息不符合客戶需求的話,那會立刻得到反駁,這樣反覆我們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客戶的需求。而本書中作者所提供的幾個案例的確都很有難度,比如如何讓一款低廉的飲料得到認可,如何在原有的形象基礎上提升檔次等,而我在這諸多的案例中學到,除了要優化處理信息,反覆和客戶溝通確立主題外,更主要的是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你的產品,不可以想着迴避產品的缺點,而應該想如何反轉的看待產品的缺點。比如說在飲料的那一個廣告中,產品的廉價已經深入人心,人們只因為便宜而購買這種飲料,使得商家只能不停的降價來迎合消費者,無法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然而作者的方式是改變這一種低廉的心態,而改用一種輕鬆的心態傳達給消費者,將低廉的飲料概念轉變為是為了擁有輕鬆的心態,是一種更加便利方便的飲料的概念來面對消費者,這樣一來產品有了煥然一新的面貌,而這種面貌產生作者稱之為導入,其實就是在產品原有的特質中發現的,所以我們不能以設計師的角度看待客戶的產品而應該多方面轉換角色試着以產品供應商的角度,以客戶的角度來看待產品,才可以找出產品“就是這樣”的面貌。

  以上就是讀這本《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的讀後感,其實與其說是讀後感不如說是讀書筆記,只是在轉述作者書中的內容。看下來整本書覺得書開本很小,閱讀起來並不吃力,但是作者語言有些乏味,大部分的內容會重複兩遍以上好像才能說明白,所以其實是可以更加精簡的一本書,如果看的話,建議有些耐心,因為說明概念的重複率真的很高,以至於我看完后覺得自己都變得有些嗦了。

  佐藤可是和的超整理術讀後感(二)

  這本書是在研究佐藤可是和的時候所看到的。剛看到這本書達大致內容簡介,感覺就像是找到了共鳴,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閱讀。

  生活中,我也是一個比較喜歡整理的人,我喜歡把最多的東西整理成最小的空間儲放,有條不紊。在學習中,我喜歡整理時間整理工作,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每天的工作。當看到佐藤可是和的這本超整理術的時候,彷彿真的遇到了知己。而且書中的觀點,有些正是自己想要表達卻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總之,真本書真是知己中德知己。

  佐藤可士和認為,從事設計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清楚的概念」、「小說般的敘事能力」、「兼具邏輯與美感的構圖」,左腦與右腦並用,缺一不可。這些,都必須靠善於整理的工夫。佐藤可士和提出「空間」、「信息」、「思考」三種層次的整理,讓大腦在吸收信息與思考時,更加暢通無阻。

  書中主要講了關於三個方面的整理:空間整理,信息整理和思維整理。很贊同佐藤所說的空間整理,空間整理的過程中也是思維整理的過程,是一種規劃整理,生活上的習慣畢竟會影響工作習慣,所以生活中的空間整理尤為重要。信息整理則更加確切,信息在腦海中要經過篩選和濾化,從而把所要的信息過濾出來,就是精華的部分。佐藤可士和認為,培養「將思緒轉化為語言」的能力非常重要。如果能將腦中的想法轉化為語言表達,有用的信息會被過濾出來,然後以有邏輯、有條理方式加以整理,思緒自然就清明了。這些知識簡單的概括,細節需要細細推敲,總之,通過這本書我學會了作為一個設計者所應該具備的素質。

  感覺讀了這本書,真是像找到知己一般,他將一些我腦海中模糊的東西,經過語言文字形成理論,從而直到自己應該怎樣從事設計,在設計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也看過佐藤可是和的一些作品,就像是他的整理術一樣,充滿了邏輯的思考和創意的亮點,不僅是這本書,更是這本書背後的這個作者,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挖掘。

  程曉影

  2014/12/28

  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讀後感(三)

  花兩天時間讀完了這本書,想說一說一點感受:

  這是一本講整理的書,在看書之前,我猜想這大概是一本講如何利用空間的家居類書籍,然而在看書之後,我才發現這本書所包含的內容遠在預料之外。簡言之,這是一本講空間整理、信息整理、思維整理的小冊子。

  合上這本書,我審視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突然發現需要整理的東西太多了,從電腦的桌面到放電腦的桌面,從自己的生活目標到腦子裡浮現的那些想法,等等之類。

  簡單說,這本整理術給我最大的啟發便是:要生活得有條理,工作得有效率,我們身邊處處都需要整理。

  而無論是整理空間或是整理信息,還是整理思維,其實都逃脫不了一個共同點:首先對信息(要整理的東西)進行分類,然後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比較,按照一定的觀點對信息進行優先級別的排序,最後在排序的基礎上引導出自己最後的想法或觀點。

  在我看來,佐藤可士和應該是個有整理強迫症的人。其實,這跟日本這個民族的性格或許也多少有點相關。說是整理強迫症,其實就是對工作的精益求精,看這書的時候,我腦子裡不斷浮現日本紀錄片《壽司之神》裡面的那位大神,那種對工作的專註,與佐藤所要表達的東西有着某種程度上的相似。

  在講到空間整理時,佐藤提到的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在日常工作中,他經常借鑒計算機的分類方法對辦公室的文件進行分類。比如,為了讓工作室的各種繁雜的文件資料顯得井然有序,佐藤先生於是定做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儲物架,然後又購置了一批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箱子放到儲物架上;這跟計算機的硬盤與文件夾的關係如出一轍。同時,他還借鑒對計算機文件夾命名的方法對上述箱子進行命名,在命名上,嚴格遵守相關的字母和數字規律。這樣看來,的確是很有條理。

  在思維整理上,我得到啟發是:作者要傳達的信息,其實是想告訴我們,如何有條理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如何做到這個條理和邏輯,這又回到了整理術的層面之上。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確是本好書,其方法論值得嘗試與學習。

您正在瀏覽: 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讀後感
網友評論
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