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孟子的智慧讀後感

孟子的智慧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孟子的智慧讀後感

  周育飛

  在《孟子的智慧》這本書中,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先生還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現代人如何在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中修養自己的身心,做一個有修養,而又內心快樂的人。讀來讓我深受啟發。

  孟子認為人的修養要從心開始,因為心有三個特色:一是不太確定。孟子引用孔子的話說,抓住它就存在,放開它就失去;出去回來沒有一定的時間,沒有人知道它的方向。大概說的就是心吧?我們要了解,心代表你的心思,是一種自覺的能力,有時候會跑來跑去,充滿不確定性。二是可能會被茅草堵塞。因為我們的心如果不去閱讀、不去思考、不去學習,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堵塞住了,被什麼堵塞住了?名利、權位。三是很容易丟失。一個人價值觀顛倒錯亂,叫做“失其本心”。把本來的心喪失掉了。正因為這樣,每一個人都要修養自己的內心。

  怎樣修養自己的身心呢?《孟子的智慧》這本書中說,修身養性的方法:寡慾、知恥、慎言、自我反省、提升志向。

  寡慾,就是要減少慾望。人,沒有慾望,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要活着,要去發展自己的各種潛能,追求各種正面的成就。但是慾望太多的話,特別是那些不合實際的,吃喝玩樂的,沉醉功名利祿的慾望,多了就會變成負擔,整天處心積慮,爾虞我詐,想得到這個又想得到那個,讓自己的內心深受煎熬,沒有一點快樂。

  其次,是要知恥。孟子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有羞恥感,那樣你才不會去做那些令人感到羞恥的事。而當今社會上,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這種羞恥心、知恥感,才會做出那麼多違法亂紀,敗壞道德的事,令人、令社會感到羞恥。

  再則,就是要慎言。做一個有修養的人,一定要管好自己這張口,要知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傅佩榮先生說:“人的一生如果能管好自己這張嘴的話,人生的問題和煩惱就能去掉一大半了。”可見慎言是何等的重要。

  自我反省,是一個人修養身心很重要的方法。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碰到了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與其抱怨別人,不如回過頭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後加以改善,那樣下次就不會再遇到同樣的事情和問題了。孟子在論述自我反省這點時,曾舉過一個例子,說明自我反省也不是完全被動的。他說假定有個人對我非常粗暴蠻橫,我絕不跟他吵架,一定先自我反省:第一,我是不是不仁,做了不好的事呢?不是。我是不是沒有禮貌,對別人不夠客氣呢?也不是。最後一個,事不過三啊,我是不是沒有盡心竭力,做事情不夠盡責呢?反省后肯定自己盡心竭力了,而那人的粗暴蠻橫還是一樣,這就說明他是個妄人,狂妄之人跟禽獸有什麼區別呢?對禽獸又何必計較呢?這是孟子的方式。我們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借鑒。

  最後,書中說一個人修養身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升志向。這不禁又讓我想到了一句孟子的名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窮困的時候努力讓自己變得完美,顯達的時候讓天下人一起變得完美,這就是讀書人的理想。作為一個人民教師的我,修身養性很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要提升我自己的志向。不要把教書只當成一種職業,而是要把它變成一種自己喜歡的,樂此不疲的,使自己更完美的,讓學生喜歡你的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活動。所以人跟人不要比較表面的榮華富貴,也不要比較出身背景,而是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看到別人有正面的成就要見賢思齊。

  《孟子的智慧》中寫道:“為什麼要修養?修養是成就自己,在到達某種程度之後,快樂就會由內而發。”我認為一個人修身養心很重要,無非也是為了自己內心的快樂而已。

您正在瀏覽: 孟子的智慧讀後感
網友評論
孟子的智慧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