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一)

  不知不覺已經進入大三了,課程相對以前來說已經少了很多,早晚自習也沒有,所以空餘的時間比較多,每天在寢室打遊戲,看電視劇看的有點感覺無聊了,所以我決定再也不能消沉下去,所以我和室友一起約定好去圖書館借書,借《約翰克里斯多夫》了這本書,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看不下去,在寢室里有太多的誘惑,手機和電腦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好像跑完了一場馬拉松。因為了它實在太長了。但讀完后,我感觸良多,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克里斯多夫,他堅強,他不屈,他孤獨,但他孤獨的靈魂里,卻有着英雄的血液,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英雄的史詩。

  他出生在萊茵河畔的音樂世家,對應音樂有着過人的天賦,又受他舅舅和祖父的影響,對音樂產生了強烈的情感。他很堅強,才十多歲就要養家糊口,在這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中,他的音樂造詣更深了。但他的思想卻不為世人所理解,他很孤獨。最終他因捲入一場鬥爭而被通緝,被迫流亡法國 .

  在法國,很多人看到了他的音樂才華,同樣,他們對克里斯多夫堅持自己的風格不為理解。因此,他四處碰壁,生活落魄。一個流落他鄉的天才,寧可餓死也不肯像那些所謂的上流人士屈服,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情操啊!克里斯多夫,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有很多毛病甚至缺陷,但他有一個高尚的靈魂,有一種遇挫不怕,創作不休的精神。這就夠了,英雄不是沒有卑劣的情操,只是沒有被它俘虜罷了。

  這本書給我另一個震撼是克里斯多夫和奧利維埃之間忠貞的友誼。他們初識時,就對對方產生了一種不可名狀的好感。他們同住一間屋子的日子,每天經歷着貧窮的煎熬和不得志的苦悶。但這些日子卻是他們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相濡以沫,無話不說,心靈相惜。魯迅說:“人生的一知己足矣!”雖然後來他們之間有過一些誤會,但最終和好如初。他們之間那種情之真,愛之切,確實讓人潸然淚下。

  一本書完,一個英雄走完了他的一生,平凡而偉大。充滿了精彩,貧窮過,失意過,拼搏過,愛過,傷心過,滿足過,成功過。這就夠了。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二)

  假期,我在整理書架時發現了一本羅曼。羅蘭的作品-----《約翰。克里斯多夫》,剛翻開我就被故事裡曲折的情節吸引住了。

  小說中的主人公克里斯多夫出生在德國萊茵河畔一個貧窮的音樂世家,他從小就為了理想不斷努力,在音樂生涯上經歷了許多坎坷與不幸,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夢想和沉淪,而是將別人的嘲笑與誹謗當做成功的路標,勇往直前,最終成為一代音樂大師。

  克里斯多夫在嘲笑與批評聲中日漸成熟,不但沒有向世俗和命運低頭,而且不斷向前邁出新的步伐。想一想,如果他在反對聲中氣餒、自暴自棄,有怎會成為當時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呢?他會有那樣不凡的 偉績么?不會,正是他在異國他鄉頑強地與命運抗爭才能使他征服命運,成就事業。

  而我,現在只是一個小學生,在父母的驕縱下幸福地生活着。偶爾學習上遇到問題,自己都不動腦筋,有困難就想退縮。現在看來,我是多麼應該自己獨立面對問題或者困難,想辦法解決呀!

  即使讀過這本書,我仍然不能完全理解克里斯多夫所處的時代和國情,但是至少他教會了我遇到挫折不能退縮,不能屈服於挫折;不能放棄夢想,放棄希望,放棄憧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坦然面對一切可能到來的困難或挫折,才能使我們的未來更精彩!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三):一個家族的悲哀

  克拉夫脫,一個在貴族世界邊緣的家族,一個昔日風華榮耀而如今卻落魄到極致的家族,一個可悲的家族。克拉夫脫家族的祖孫三代,都是被現實所逼的可憐之人。

  約翰-克利斯朵夫,他是幸運的,從小生在音樂世家,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和熏陶,再加上自身的音樂天賦,再年僅七歲的時候就擁有了一場自己的專屬音樂會,十三歲的時候便成為了親王樂隊的第一小提琴手。他是不幸的,沒有一個天真的無憂無慮的童年,並且有一個是嗜酒成性的父親,被生活所逼的他不得不在少年時期就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在外面受盡了世俗的折磨后,回到家還要忍受父親的胡鬧。他是孤獨的,沒有人能理解他的處境,只能默默地獨自承受一切。他的孤獨,雖敗猶榮。

  約翰-曼希沃,從小也是個音樂天才,深受父親愛戴,對他肆意放縱,不管不顧,使他養成了叛逆任性的性格,為了給父母作對,便娶了一個僕人的女兒,但是對她毫無感情基礎,婚後無法面對現實的他只能依靠嗜酒來醫學專用自己,他不是無惡不赦的,只是比較懦弱,只能通過這種辦法來逃避自己的內心。

  約翰-米希爾,由於無法面對落魄的現實,由於對過往的榮耀愈發追憶,那種強烈想過上流社會生活的情緒就越發強烈。所以在幾歲的孫子亂作的曲子中添加自己的成分,藉以使他那日後輝煌的孫子和世人不會忘記他。如他所盼望的那樣,他的孫兒十分爭氣,但卻不讓他省心,最後只能抱憾而終。臨死前,他從靈魂深處呼喊的名字竟然是“媽媽”.一個有兒孫的人,臨終前的每句話,按我們常人的理解所想應該是未了的心事或是對子孫的寄託,而他卻從靈魂深處呼喊出人的一生中最初喊出的名字。在面對生活的壓力及心靈的折磨,看透了世界本來的面目及所在社會所追求的價值目標不過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夢時,從內心深處挖掘人生最初的真實,尋求母愛,希望能夠以出生的第一句純潔無瑕的話來安慰那顆疲憊而隨時都可以停止的心靈。人生就是如此,但有多少人能夠在追逐了一生之後會想要找回最初真實的自己呢?

  《約翰克利斯朵夫》讀後感(四)

  《約翰克利斯朵夫》,這部書是我年輕時最愛讀的,並且不知讀過多少遍。這次重讀,和以前最後一次讀它時,相距有很多年了。

  目前我的感受和從前不同的是,我不再把約翰克利斯朵夫看做像普羅米修斯一樣的神明,因為我不再有年輕時的那種狂熱的激情了。我十分服膺莎士比亞說的:上帝造人,先讓他有了缺點才成為人。人的認識、人的理性力量,不是無所不能的,而是有限的。克利斯朵夫也是有缺陷的。

  過去我愛讀的是這部書的第四卷“反抗”和第五卷“節場”.克利斯朵夫不顧一切想要去滌除藝術界多年積存的油垢,向那批用藝術以外的手段去騙取金錢、地位和名譽的文士進行挑戰,那時我是多麼傾倒於克利斯朵夫啊!我覺得他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都成了批評的正義和藝術的真理。

  可是,這次重讀,我發現,他的批評並不總是對的,有時他做過頭了,把值得肯定的作品和值得尊敬的前輩也一概踐踏在腳下。我想羅曼羅蘭只是把這種反潮流、反傳統的極端態度,當做青年藝術家在精神發展歷程中的一個時段。雖然羅蘭是含着同情的理解去寫這樣一段精神歷史,但並不意味着他要我們都去學他。羅蘭在他的劇作《群狼》和《愛與死的搏鬥》中,都明確表達了他並不贊成狂熱、激進和偏激的觀點。

  這次重讀,我發現羅蘭用了一種特殊筆法來寫這部書。有些地方我不太喜歡,因為太理論化了。雖然這些敘述體現了作者生活感受的特點,並顯示了作者的內在胸懷。

  例如,當克利斯朵夫找到一個真正的朋友奧里維以後,奧里維像維吉爾引領但丁游地獄一樣,向他步步深入地去揭示法蘭西社會的潛在的深層。過去克利斯朵夫所見到的法蘭西,只是那些浮在表面的泡沫,而沒有見到真正的法蘭西精神。奧里維和克利斯朵夫兩人在這方面的對話,雖然飽含着深邃的哲理,對我們不能說沒有啟發,但讀來卻讓我們感到冗長沉悶。這不是文學的形象語言,而是哲理的邏輯語言,我們讀但丁的《地獄篇》就沒有這種感覺。

  重讀時,我又發現,從前已經感到但沒有進一步去體會的這部書寫法的另一特點,就是它像一首宏偉、深厚、具有複雜內容的交響樂。我相信羅蘭是個很博學的人,尤其擅長音樂。我讀《約翰克利斯朵夫》這部書,總感覺到有一種節奏感、音樂感在躍動。時如款款流水,時如洶湧激流,極富於變化,引發出人的各種複雜感受。

  比如在“反抗”這卷中,少年克利斯朵夫自從被憤怒的大公爵從宮廷樂師的位子上斥退後,我們感到書中的一切都顯得騷動、雜亂,有如發出了兵器的相擊聲,像一場逼人而來的暴風驟雨。可是急轉直下,突然出現了平和恬靜、春光明媚、草木青蔥、眾鳥歡鳴的田園風光,使人感到安詳、輕鬆、平靜。這就是克利斯朵夫終於拋棄了一切煩惱,找到了一位敬重他、深愛他的音樂,而從未見過面的蘇茲老人。這難道不像在有衝擊力的快板之後出現的慢板嗎?不知諳熟音樂的羅蘭是有意還是無意地做了這樣的結構安排。

  另外,這次重讀,我最喜歡的是第六卷“安多納德”.這一卷似乎是遊離在全書之外、可以獨立存在的一卷。安多納德這個人物在前兩卷就反覆出現過了。這種寫法也像交響樂的寫法。一位教音樂的友人告訴我,這稱之為“主題的再現”.

  安多納德在上一卷和克利斯朵夫在劇場偶然相遇,接着就消失了。第二次再見,是駛往相反方向的兩列火車的車廂窗口,他們認出了,但是來不及相互招呼一下,火車就開走了。過了很久,第三次再見,是在喧囂、嘈雜的巴黎大街上。他們又偶然見到了,都掙扎着企圖走向對方,但被車馬人流衝散了,像兩個流浪星球似地接近了一下,又在無垠的太空中分開了。這樣的主題出現了三次之後,緊接着,書的第六卷就是“安多納德”.我讀到這一卷所感到的女性美、人性美、人間的愛,是我在前兩次讀這書時很少感到的。

  《約翰克利斯朵夫》這部書在中國青年中曾發生巨大影響,可是,也遭到過蠻橫無理的批判。長期以來我們把人性、人道主義當做反動的東西加以唾棄。這部書中描寫人性和人道主義偉大的篇章,如“安多納德”及其他關於愛情、友誼、親情的章節,都被指為資產階級腐朽感情。記得有人指斥這部書里所描述的無非是愛情、友誼、親情,而這些只不過是資產階級貨色。這一段歷史至今還記得。

您正在瀏覽: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
網友評論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