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惡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孩子與惡讀後感(一)
文:25班瑤瑤媽媽
上完系統正面管教課程后看的第一本書,認真通讀完,說實話感受並不深。僅是學會判斷並寬容孩子所謂的惡,然後結合正面管教學習的內容嘗試更好地引導孩子,並捕捉孩子所謂惡背後的目的。
之後看了另一本書《超越自卑》,第一遍仍舊晦澀難懂,第二遍突然茅塞頓開,然後讀書會前再次翻開《孩子與惡》,於我——有了更深的體會。
書中定義的孩子的惡有些我正在經歷,有些還未出現,所謂未雨綢繆,我會假設如果我都在經歷,我會如何面對?
恐懼,真切的恐懼。我想這就是書中所說的成人的不安在作祟吧,所以把所謂的善意強加給了孩子,教授或指導孩子,剝奪了孩子自發成長和體驗的機會。
何其有幸,我在恰當的時候接觸到了這本書,我又格外幸運,能有機會在花生媽媽的讀書會中吸收各位優秀的媽媽對本書的詮釋,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書中的精彩。在此總結以下幾點我的收穫,希望我能堅持踐行,做最懂孩子的媽媽。
領悟一:關於惡的體驗。
我們沒有辦法杜絕孩子與惡的接觸,但我們具有判斷力,可以嚴厲斷絕根源惡,而在其他以惡為表現的形式上可以多一些放手,多一點寬容。讓孩子通過自己的體驗更好地感知,同時建立起自己的是非觀和判斷力。
領悟二:孩子到底想要什麼?什麼是孩子的需求?什麼其實是我們自己的需求?
以偷竊為例,有些時候孩子把某個東西據為己有,僅僅是出於想要的慾望,在解決這類事件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做的是仔細捕捉孩子發給我們的信號。
生存是有規則的,圍繞規則,會出現人與人相互衝突的機會,但請理解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當孩子的行為與規則相悖時,請只做好自己,用你的行動來詮釋規則會比說教或其他更能影響孩子。
另外,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安而將所有責任都推給孩子。請理解孩子因求生存的本能而撒的一些無傷大雅的小謊;請保護孩子因為成長而想擁有自己的秘密;也請尊重孩子的世界,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碰撞、切磋,享受自己的角色,尋求界限和平衡。
領悟三:引用花生媽媽的總結——成人不是裁決者,沒有權利去評判或定義孩子。
孩子原本沒有所謂的善惡觀,是成人有時一廂情願的所謂善念成為孩子向惡的助力。接納孩子與所謂的惡相處、共存,讓孩子在真實中成長,認識這個社會,提升自己的力量,建立自己的人生法則!
也許,這才是作為家長的意義所在。感謝本書,讓我成長!
孩子與惡讀後感(二)
這麼小小薄薄,只有140多頁的書,3個小時差不多就能看完,但它卻引發我許多許多的思考,寫了好幾頁的讀書筆記。書中許多觀點與正面管教思想體系不謀而合,"和善與堅定并行"、"改正之前先連接"等等,下意識的就將這些正面管教核心理念標註在了筆記中。
書名《孩子與惡》,乍看還蠻令人震驚的,惡?什麼是惡?孩子會有什麼惡呢?翻看目錄,作者開篇先寫了"惡與創造",之後介紹了"惡究竟是什麼",隨後逐一闡述"偷竊"、"暴力和攻擊性"、"謊言、秘密、性"以及"校園內的群體欺凌",最後以一個實際案例介紹了"包圍着孩子的惡".
這本書引人思考之處實在太多,難以取捨,索性多花點時間按章節記錄。
第一章,惡與創造。
作者採訪了日本諸多領域的知名人物,聽他們講述自己的孩提時代,卻得到了一個有趣的結論,這些富有創造力的人物,居然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有些還脫離了學校教育。他們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表現出極大的創造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卻表現的有些不合群,不要上學,與自己的媽媽激烈對抗,想偷東西,甚至還有想自殺的情況。在思考惡與創造的關係的時候,作者引用"一切善良都不可能創造,因為善良太缺乏想象力"(P21)還真是與文中的諸多例子相呼應。
本章最後,作者指出,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要無條件的讚揚"醜惡".毫無疑問,惡帶有非常強烈的破壞性,它經常表現出難以預料的兩面性,所以必須從頭看起,惡究竟是什麼?
第二章,惡究竟是什麼?
書中,作者引用"惡是存在之否定,或者生命之否定"(p28)。" 惡是關係的解體"(p33)。人類為了自己的存續,總要集結為群體,為了維持群體,必定要一定的規約,違反了規約,就是惡。但明知破壞秩序對自己無益,為什麼人還是忍不住去做呢?這就讓我們不得不考慮一下惡的魅力。作者將惡的二義性總結為"惡與創造",但先不論惡的一般性,對世上某個具體的人,總存在着一種無論如何無法辯解逃脫的根源性的惡。
作者引用了電影《小婦人》中的情節,告訴我們,過了分寸,根源性的惡就有無法挽回的破壞性。在孩提時代,有機會體驗一下深度的根源惡,知道它有多麼嚇人,下定決心再也不敢了,那麼才能在關鍵時刻,守住底線。在面對根源性的惡的時候,家長的處理方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個惡的發展方向。大人應該做的是嚴厲斷絕根源惡,同時不斷絕與犯錯的人的關係。這不就是正面管教中一直強調的"改正之前先連接"嗎?
關於根源惡的描述,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的一個惡——撒謊。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第一塊手錶,我異常欣喜!幾天後,不知怎麼回事,我的手錶卻找不到了,不曉得在什麼時間被我遺忘在了哪裡。我居然把我最愛的手錶給弄丟了!沮喪、懊惱、擔憂等情緒,瞬間佔領了我!我要告訴我媽媽嗎?如果我告訴她,她傷心怎麼辦?她批評我怎麼辦?想到這些,我決定還是保持沉默。幾天後,媽媽幫我洗頭髮的時候突然問起,寶,你的手錶呢?我說,我不知道!當時我的心裡無比緊張,天啊!媽媽問起來了!我該怎麼辦!她會相信我不知道嗎?就在我忐忑的過程中,媽媽幫我擦乾了頭髮,然後很認真的看着我,說,不論如何,不要撒謊,你的手錶呢?我放棄聲稱我不知道,哭着說,媽媽,我的手錶找不到了,可是,我是善意的啊,我不想你傷心!媽媽看着我說,我知道你是好意,但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我知道以後也會傷心的呀!不論發生什麼事情,你都可以告訴媽媽呀!自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對媽媽撒謊,一個謊言,只能給我帶來忐忑,並讓我媽媽傷心,那我為什麼還要撒謊呢?通過這件事,我想我體會到了根源性的惡。
第三章,偷竊
作者通過一部小說中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偷竊很多時候是出於自立的緊迫感。為了成為自己,我們必須破壞掉之前支撐着自己的支柱。
通過偷竊,甚至是馬上會被發現的偷竊,孩子究竟想表達什麼?是需要關注嗎?是覺得家裡缺失了某種氣氛嗎?在這種所謂偷竊行為背後,是否可能存在某些"高尚"的理由?
這個章節讓我想到了很久以前讀到的一個短篇,已然記不清細節,只模糊記得,寶寶吃飯時,盤子里總是剩下點什麼,媽媽總因此而批評他。寶寶問,媽媽,為什麼必須吃乾淨啊?你可以不刷盤子嗎?媽媽說,是啊!你吃乾淨我就可以不刷了!第二天吃飯,結束的時候寶寶開始舔盤子,媽媽又批評他!寶寶說,媽媽,我是為了讓盤子更乾淨,你就不用刷了呀!
生活中,面對孩子的所謂"不良行為",我們是不是在第一時間就制止他?我們是否曾經嘗試着用開放性問題問他,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也許,行為的背後有我們所不知道的高尚原因呢!
第四章,暴力和攻擊性
書中作者指出,現實中很多父母,不過是擺出個"理解孩子"的架勢,裝樣子罷了。孩子最想知道的是,父母是不是真的愛自己。(p62)面對孩子,總會發怒,悲傷,一味的壓抑感情的自然流露,貌似平和的家庭環境只會把孩子培養成一株塑料花(p63)。
這不就是正面管教中所講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嗎?不就是和善而堅定嗎?所謂和善是我們必須尊重孩子,所謂堅定是我們必須尊重自己、他人和周圍的環境。
和善和堅定絕對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完全可以同時兼顧呀!
書中還提到了關於規則和孩子破怪規則的行為。圍繞規則,會出現人與人互相衝突的機會,把規則作為切入點,人挺立在前邊才有意義(p73)。這句話最初讓我費解了很久,在讀書會和大家討論后,我才慢慢明白,這不就是正面管教中所說的,決定你自己要做的,不控制孩子嘛?面對孩子的某種不良行為,我們不應該躲在規則的後面,告訴孩子"規矩就是這樣的,你必須如何如何做",而是應該挺立在規則前面,當孩子出現某種不良行為時,我們只決定自己要做什麼,讓孩子自由選擇,面對我們的反應,他是要維持原有的行為,還是將行為調整到我們期望的方向。
第五章,謊言,秘密和性
針對謊言,書中建議,如果孩子撒了一個謊,只是為了讓人生更有趣,我們作為家長不妨一笑而過,沒準還能培養出一個有想象力的作家呢!但如果是為了防衛自己利益的謊言,家長則應該嚴肅處理。可是,這二者如何區分,還是很需要思量的。
針對秘密,書中提到,幼年時代跟父母之間一體同心的關係,支撐着孩子,但孩子要從家庭獨立,就必須破壞這個支柱,這就是秘密存在的意義(p92)。因為有了秘密,人與人之間才有了界限。 大人如果不能切實的認同自己,就受不了孩子有自己的秘密(p96)。
起初,這點我是真的理解不了。我沒法想象米姐長大后,對我有了秘密。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和媽媽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秘密,因為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以對她說的。高二的某天,我跟媽媽說,媽媽,我周五晚上不回家睡了哈!我們四個人(常玩在一起的四個閨蜜)要去避風塘(24小時營業的水吧,最低消費后無限續杯)刷夜,媽媽說,哦,好的。然後問我,你們去那幹嘛呀?我說,聊天啊,玩牌呀!媽媽說,哦,好的,那萬一夜裡你們困了怎麼辦呢?我說,嗨,熬着唄,聊聊就不困了。媽媽說,哦,好的。哎,我有一想法,你們為什麼不在咱家刷夜呢?家裡什麼飲料都有吧,你們聊天困了還可以上床睡覺。如果你們覺得我和你爸在家不方便,我們可以去你奶奶家住,這不比避風塘舒服嗎?我就想,有道理哎!立馬打電話給閨蜜們,把刷夜地點由避風塘挪到了我家……直到現在,我都特別感激和欣賞我媽媽的處理方法,因為她這種開放的態度和有效的引導,讓我和她之間有了充分的信任和良好的互動,也許,就是因為她對她自己有自信,才會接納我有自己的秘密,但這種接納,反而讓我覺得事無不可對她言。多麼希望,將來我和米,也能成為這樣無話不說的閨蜜。
第六章,校園內的群體欺凌
群體欺凌可能在是日本學校還是蠻嚴重的一個問題,但我感觸不深。書中提到,作為家長,大人應該成為一面牆,穩穩不動,通過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界限"就在這裡,你可以試探着突破,但我這堵牆是不會鬆動的。同時,我這堵牆也不會跑起來打孩子的。
這讓我想到了正面管教家長課中的一個互動,幾位家長站着圍成一個圈,第一次不拉手,第二次手拉手,圈內有幾位同學扮演孩子,閉着眼睛四處遊盪。當圍成圈的家長們不拉手的時候,圈內的孩子是很惶恐的,他們不知道"界限"在哪裡,把時間精力全部用到了試探界限上面;當圍成圈的家長拉起手的時候,圈內的孩子反而覺得很安全,他們知道界限在這邊,他們偶爾會往外沖一下,圈子的形狀也許會因此變一下,但圈子不會改變。此後,圈內的家長也不會反覆試探,反而把時間精力用在對圈內的探索了。這對於孩子也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呀,我們通過自己的行動,讓孩子清晰的知道"界限"在哪裡,當孩子識圖挑戰的時候,我們要表現的和善而堅定,孩子也就不會把精力用在無畏的探索界限上面了。也許,這就是作為家長的意義所在。
孩子與惡讀後感(三)
當心,眼前的"乖",長久的無力
文:20班皮皮媽媽
當孩子作"惡"時,大人往往對孩子和藹或強勢地說:"要乖~"並按自己的經驗給予行為命令。每每聽到"乖",我心裡總是竄出強烈的壓抑感,因為大人說的"乖"對孩子就是一種嘮叨、束縛和對抗,或許正一步步扼殺孩子內在的力量。孩子眼前的乖可以讓大人放心,不過"乖"的代價很可能是孩子以後人生的長久無力。
讀完《孩子與惡》這本書,我第一次敢於直面人性的"惡",並釋放了曾經體驗"惡"之魅力的罪惡感。分享一些讀後感,希望帶着善意"惡"的家長,能擺脫世俗和自己的善惡判斷,看見孩子並引導"惡"背後的創造力。
一、"惡"之破壞
《孩子與惡》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河合隼雄,他基於豐富的臨床經驗,以例舉方式對"惡"作了根本性的思考,說明了惡的存在有其有利的一面,不是簡單杜絕就可以了事那麼簡單。
河合隼雄認為,人類為了自己的存續,總要集結為群體,為了維持群體,必定要一定的規約,違反了規約,就是具有破壞力的"惡".
換句話說,"惡"是於己於人都有破壞的一種負能量。所以在傳統文化和競爭意識佔主流的現代社會,我們害怕自己的"善"修鍊不夠,害怕被社會競爭所淘汰,從而迴避"惡","凡談惡,必討伐,杜絕之".
回憶在正面管教家長課的第一節課,花生媽媽帶領我們一起列出了"理想中的孩子"和"現實中的孩子"的表現。理想中的孩子很完美,完美得不存在。可是現實中的孩子卻是:耍賴、找借口、逃避、不認賬、頂嘴、哭鬧、發脾氣、懶惰、裝傻、善變、懦弱、膽小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惡"之諸項帶給焦慮的家長們很大的共鳴。
正如花生媽媽在讀書會上提出的觀點,這個"惡"的標準是家長的,不是孩子的。不建議用家長對"惡"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行為。其實,是立場和角度的不同導致了人們對惡的判斷標準不同。
在學校,老師站在完成授課任務的角度,用課堂規則來衡量孩子的行為是"搗亂"還是"好學生";到企業就業后,領導站在企業價值觀和整體利益的立場,判定員工行為的"好"、"惡".在孩子未來的人生路上,誰會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呢?孩子依靠的就只有家長了。
二、"惡"之魅力
下面姑且從破壞的角度看"惡"行,它仍然有自身的魅力。你看,明知破壞秩序對自己無益,為什麼人類還是忍不住去做呢?
和很多家長交流,大部分小時候都做過書中的"惡"行,比如說謊、田野偷菜、賣書換零食、剪掉衣服換裝、賭博、打架等。家長們兒時的惡行多多,現在目前仍然好好的,所以談起自己就是一種輕鬆、歡樂的氛圍。下面以自己為例。
如果我當初聽從父母像妹妹一樣變成"乖乖女",就不會犯"倔"到縣城讀高中,不會"自作主張"到800km外的帝都讀大學。
如果當初大學畢業后,聽從社會安排去就業,我就不會待業考研半年,也就沒有做盡"惡事"但是無比歡樂的6年。記得,在我備考期間,我聽從內心呼喚,沒有好好讀書,卻去網吧通宵,去舞場肆意狂舞燃燒脂肪,在家徹夜搖滾(聽歌)釋放壓抑,上網自由戀愛,這些都是以前不曾體驗過、被社會定義為"惡"的事,以及後續當情緒倒完,後果自負、無比狼狽、自我負責、拚命工作等曲折故事。期間我找到了自我,規劃好人生,追求到夢想。
我用6年時間體會到"惡"之魅力,以及後續的"惡"之可怕,是這些讓我悟到:"惡事"並不像遠看的那樣神秘好玩,反而是做惡的後果很可怕:沒經濟來源,沒親朋好友,萎靡不振,甚至遇到生命危險。所以我決定無論何時都要一心向善,給周圍的人帶來幸福。正如書中所說:體驗了一下"根源惡"之後,發誓再也不能這樣做。
本書也花大部分篇幅章節分析了惡存在背後的各種必要性。比如:
錯誤體驗幫孩子成長:書里提到好多所謂的"惡",我們總下意識地以我們的經驗幫孩子規避風險和錯誤,但恰恰是這些小風險和錯誤幫助孩子更快更好成長。當孩子感受到了"惡"的吸引力,又在小小體驗了一下"根源惡"之後,可能對自己發誓再也不能這樣做。
"惡"與創造:因為善良缺乏想象力。作者採訪了日本諸多領域的知名人物,這些富有創造力的人物,居然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有些還脫離了學校教育。他們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表現出極大的創造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卻表現的有些不合群,不要上學……在思考惡與創造的關係時,作者認為"一切善良都不可能創造,因為善良太缺乏想象力".
"惡"的分享有助和孩子聯結、變好。大人心裡也有天使和惡魔拉鋸交戰,這些作"惡"和衝突的經歷,可以把大人和孩子連接起來,通過相互理解,汲取力量。實際上,我們沒有因此變得更壞,多數變得更有力量。正如本書所言:發現認識自身的惡,學會和它相處,偶爾試着控制它,由此你才能學會如何跟孩子和孩子的"惡"相處。
"惡"伴隨孩子走向自立,是超拔向上的力量。當孩子走向自立時,首先是對大人的反抗。這當然也是一種很危險的事情,不過,這個世界上,能完全排除危險成分並且很有意義的事情,好像不太多。他相信保有而不是掐滅這些惡行,就是保有孩子內在的力量,未來孩子才擁有超拔向上的可能。
"惡"伴隨自我意識的建立,家長須謹慎。每個孩子在自我意識建立階段都可能會觸及到以上所說的"惡".孩子到了四五歲,可能開始有意無意說些我們大人看來的"小謊話",以及總有想背着父母干點兒什麼被禁止事項的趨勢。是什麼原因和如何處理,每個家長應視情況,揣摩力度前行。
三、看見孩子
那麼,惡究竟是什麼?河合隼雄認為"惡"是心裡的一部分力量想要衝破出來,沒有約束的時候,或者說釋放得不恰當的話,被定義成惡了。
正如正面管教提倡的"看見孩子".孩子不停生長必然不斷變化,變化導致他們嘗試向大人尋求新的關聯,此時,不能應對變化習慣保持舊有方式和格局的大人必然會抱怨。孩子對原有關係的破壞在大人眼裡就是"惡",因為它造成原有關係的解體,需要大人不斷作出變化以應對孩子的變化。
確實惡是一種很危險的事情,搞不好,會墮落到惡行上,所以孩子終歸需要大人適時引導。不過,如果父母在不去深入理解、引導孩子的情況下,一味扼殺了孩子的"惡"之力量,就連帶扼殺了孩子未來人生中"超拔向上"的巨大力量。孩子暫時變"乖"了,換來的卻是孩子長久的無力。
相關範文
- ·人之初-善與惡並存
- ·善與惡
- ·天使與惡魔
- ·孩子與雪
- ·男子與妻子吵架罰倆孩子跪門口
- ·《王子與貧兒》讀後感500字
- ·青蛙太子與好心男孩讀後感
- ·王子與貧兒讀後感800字---命運的
- ·王子與貧兒讀後感
- ·《蠍子與青蛙》讀後感
- ·格子與米小朵讀後感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讀後
- ·《引子與迴旋》演奏心得
- ·王子與貧兒讀書筆記
- ·王子與貧兒好詞好句
- ·讀王子與貧兒有感2篇
- ·孔子與儒家演講稿
- ·青蛙太子與好心男孩讀書筆記
- ·猴子與月亮
- ·主子與奴才
- ·吃肉、炸子與其他
- ·貔貅、獅子與人
- ·亭子與家
- ·種子與花(二)
- ·兒子與父親
- ·青蛙王子與白雪公主 2012
- ·葉子與泥的愛情
- ·面子與影子(外一首)
- ·蛇奶子與野菊花
- ·蛇奶子與迎夏花
- ·蚊子與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