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一)

  每當我向身邊的朋友、同事和同學們表達價值投資概念的時候,他們多數表示了深深的懷疑。被他們問及最多的話題就是,當前中國的股市,適合做長期投資嗎?

  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糾正一下。如果是炒股票、做波段,可以問在當下;但如果是對價值投資這樣一個長周期的投資活動而言,這個問題就應該改正成這樣:從現在到未來的十年或者二十年間,適合做長期投資嗎?這樣時間範圍和標的才對應得上。對於這個問題,一開始我是用對中國經濟長期看好來進行解釋的。回答的多了,自己也發現這個解釋存在着不盡合理的問題。因為經濟和股市雖然存在着相關性,但是是否一定是強相關,他們的增長步調是否一定是一致,這卻是不能夠下一個定論的。因為後者比前者具有更多的隨機性。

  這個問題還存在着一個潛台詞,那就是是否只有美國的股市比較適合做價值投資,而中國這樣一個法制不健全,股市發育不良的環境下,不一定能夠提供價值投資的土壤。那麼,美國的股市又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呢?

  羅伯特﹒J﹒希勒著於2000年的《非理性繁榮》,正是一本分析美國上世紀末股市繁榮現象,以及整個20世紀美國股市發展的重要作品。“非理性繁榮”一詞,源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1996年12月5日,面對全球股市的持續繁榮與大幅上漲,作為當時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在華盛頓對當下的股市做出了“非理性繁榮”的判斷。這一判斷震驚了世界,被稱為“格林斯潘震撼”並導致歐美股市暴跌。但在這之後,美國股市出現了長達三年的大牛市,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道指)從6500點一路上漲至12000多點,格林斯潘對股市的判斷被徹底否定。從那以後,格林斯潘就對全球股市三緘其口,就連當年納斯達克股市上漲至5100多點、市盈率已達850多倍時,格林斯潘也沒有對股市發表任何評論。

  2000年,希勒使用“非理性繁榮”為題著書,成為當年投資類圖書經典。此時,道指突破了11700點,距離1896年5月26日公布時的40.94點,增長了286倍;距離1972年11月14日的1003.16點,增長了11.7倍;距離1995年11月21日的5023.55點,增長了一倍。即便是在道指誕生一百年的2006年5月間,指數也在11000點區間。從這個總體趨勢上來看,股市一直向上,走向繁榮。但是,1929年股市崩盤,直到60年代才再次回到原來的點位;70年代的股災,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再次回到原來的位置。和中國股市18年間五次起落相比,美國的股民可謂是既有幸福的一代,又有痛苦的一代;而中國的股民,卻只是悲喜交加的一代。

  這本為2000年處於網絡股和科技股泡沫中的美國投資者所寫的書,善意地給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公眾常被認為學會了股票在下跌之後總會反彈這個基本常識。我們已經看到,許多證據證明大部人是這樣想的,但是他們想錯了。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許多年。股票市場可以被高估,同樣可以低迷許多年。

  “公眾常被認為了解到,從長期看股票總是優於其他投資,比如債券,所以長期投資者投資股票會好一些。我們看到,有證據表明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但他們又想錯了。在數十年的時間裡,股票並不比其他投資優越,也沒有理由相信它將來也會這樣。

  “公眾也常被認為了解到,股票投資聰明的做法在於選擇共同基金,因為它們了解市場的變化。我們發現大部分確實是這麼想的,但是他們又一次錯了。選擇業績良好的共同基金所獲得的收益比投資者想象得要少。”

  既然被評為年度最佳讀物,至少說明講得內容得有一些道理能夠支持結論,並且說服了一些讀者。作者列舉了12條主要原因用以說明2000年牛市的形成誘因,社會力量如何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放大機制以推動牛市不斷走高,新聞媒體和新經濟思想如何扮演關鍵性角色,以及投資者群體又是如何一起在人性的作用下共舞狂歡。放在2008年的春天來看,除了12條誘因的其中二三要對其略略地調整之外,其它的一概不動,我認為應該也可以對當下中國的股市進行完整地詮釋了。

  價值投資的先行者,巴菲特的師傅格雷厄姆經過多年的打拚,格雷厄姆聯合賬戶到1929年為止資金已達250萬。但是隨後的崩盤以及之後的危機接踵而來,儘管格雷厄姆非常小心謹慎,還是在1930年損失了20%。以為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他又貸款來投資股票,然而所謂的底部一再被跌破,1932年聯合賬戶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也瀕臨破產。痛定思痛,格老力著《有價證券分析》(SecurityAnalysis)一書,是對1929年西方世界經濟大蕭條深刻反思的產物,奠定了格老作為美國及至世界的證券分析家與投資理論家的地位。年輕的巴菲特看了1942年格老的又一部力作《聰明的投資人》(TheIntelli-gentInvestor)之後,毅然決定選擇哥侖比亞大學就讀並終生追隨格老。

  格老雖有價值投資理論,但生不逢時,30年代的大蕭條和40年代的世界大戰使其無用武之地。但是巴菲特幸運得多,格老的理論讓他四十餘年來大放異彩,直至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巴氏1963年收購併改組了BerkshireHathaway公司,使其成為他的投資利器。但是不幸的事情還是沒有放過他和其它任何投資者:70年代的兩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以及水門事件的雙重打擊,使美國工業生產下降22%,失業率高達11%,通貨膨脹率達到18%,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1973年1月的最高點1016點下跌到1974年底的557點,紐約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197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也縮水超過50%。自1982年底美國經濟擺脫戰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進入復蘇以來,美國已經歷了長達95個月的經濟擴展,創下了舉世矚目的和平時期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擴展記錄。80年代初期,股票價格開始回升,到1987年8月份道指達到2722點。10月19日,華爾街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潰,單日跌幅達22.6%,巴菲特損失了市值的25%。1999年3月16日,在美國經濟繼續強勁增長、無通脹壓力和網絡、科技泡沫的推動下,道指一度突破10000點大關。而巴菲特則在泡沫中業績平平,1999年竟然只有0.5%的回報。

  結果呢?巴菲特2008年致股東的信中寫到:“2007年我們的資本凈值收益為123億美元,這使得我們的A股和B股的賬麵價值同時增長了11%。在過去的43年裡(意味着自這一任管理層接手那天開始),我們的股票賬麵價值已經從每股19美元漲至78008美元,相當於每年21.1%的綜合增速。”

  看上去,希勒的觀點和巴氏的業績存在矛盾,其實不然。希勒所指得是普遍意義上投資領域的規律;而巴氏則是在規律的之下,運用價值投資所產生的特殊效果。

  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一是判斷我們所處的時代會向著什麼樣的趨勢前行,二是能夠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檢視自己的投資理念,找到有哪些是屬於自信過度,又有哪些是屬於異想天開。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二)

  席勒的《非理性繁榮》從心理學和行為金融學的角度,着力分析美國90年代中後期的網絡股泡沫,同時也類比的描述了20世紀初、1929年和上世紀70年代金融危機的情況。該書是根據許多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和歷史事實,對美國互聯網期間股市的空前繁榮現象所做的全面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席勒指出泡沫的形成和崩潰顯現出正反饋的狀態,這點與索羅斯反身理論中的暴漲暴跌不謀而合。儘管該書是以當時的市場情況為基本出發點的,但他把這一市場情況僅僅作為整個股市繁榮現象的一部分來進行研究。作者有力地指出近年來的股市飆升只不過是一場正在上演的、大規模的偶發性龐氏騙局,最終只能是以悲劇收場。他認為當時的股市是一個投機性泡沫,指出投資者的從眾心理是如此之強以至於很難控制和影響,市場定價的重大偏差能夠保持幾年或者幾十年。

  作者在第一篇中首先重點對股市上漲的14個催化因素進行了逐一分析:在收益穩定增長時期到來的互聯網;勝利主義和外國經濟對手的衰落;讚美經營成功或其形象的文化變革;共和黨控制國會及資本收益稅的削減;生育高峰及其對市場的顯著影響;媒體對財經新聞的大量報道;分析師愈益樂觀的預測;規定繳費養老金方案的推廣;共同基金的發展;通貨膨脹回落及“貨幣幻覺”的影響;交易額的增加;折扣經紀人,當天交易者及24小時交易;賭博機會的增加等等。並進行了小結。

  接着重點對股市的放大機制進行了分析:自發形成的龐氏騙局;投資者的高度信心;對投資者信心的反思;高市值情況下預期不減的例證;對投資者期望和情緒的反思;公眾對市場的關注;投機性泡沫的反饋理論;作為反饋模式和泡沫的理解;作為反饋模式和投資機泡沫的龐氏騙局;自發龐氏騙局引起的投機性泡沫;當今的非理性繁榮和反饋環等。

  在第二篇中對文化性因素如新聞媒體(媒體在決定市場變化階段中的作用;媒體討論的形成;對市場前景的報道;創紀錄過量)、新時代的經濟思想、新時代和全球泡沫進行了分析。

  在第三篇中對心理性因素如股市的心理依託、從眾行為和思想影響進行了分析。

  最後二篇提出了理性繁榮的嘗試和理性行動。

  通過閱讀本書,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證券市場上機構和普通的投資者如何狂熱的追逐財富夢想,揭示了人類社會的貪婪和由此帶來的惡果,對於廣大的普通投資者防範和規避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有極大的幫助。對於股市投資和投機的非理性行為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本人讀書習慣是先粗讀一遍,后精讀一遍,然後再根據精讀做的重點標記寫讀書筆記,一字一句的敲進電腦,對自己也是個再學習加深的過程。希望本筆記能夠對其他志同道合的網友有所啟發,也希望大家對本人所做的筆記給予評價。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三)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隨着中國經濟的日益繁榮,儲蓄、股票、房貸、基金、債券等金融理財產品,已深入千家萬戶,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當今社會幾乎人人離不開金融,學金融,懂金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時代進步的需要。因此,作為當代青年,應將金融學作為自己的一項人生必修課。經朋友推薦,我閱讀了金融系列圖書之一的《非理性繁榮》,對股票投資有了新了認知,頗有收穫。

  《非理性繁榮》描述了導致20世紀90年代股票市場泡沫的心理因素。該書序言中指出,20世紀90年代末的股市呈現出一個典型特點,即投機性泡沫:暫時的高價得以維持主要是由於投資者的熱情而不是與實際價值相一致的預測。在這種情況下,儘管市場可能維持高位甚至大幅攀升,但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裡,股市的總體前景將會是非常慘淡,甚至十分危險。這是值得深思的一個結論。

  對於股市,“什麼是利好消息”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的,只要掌握利好消息,人們就可以通過投資來獲利。而希勒的《非理性繁榮》卻告訴投資者,這樣的方式不完全可行。作者告誡投資者不要過於相信自己已經掌握金融資產價格波動的規律。目前的金融學不足以提供確定的結論,而且不能完全理性地預測和理解股價的波動規律,作者指出“非理性”心理使得我們的對未來的預測很不可靠。

  對於導致股價變動的原因,作者試圖把潛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領域,討論更多人類行為和事件:從1929年的金融危機,到生育高峰,從通貨膨脹到社會中的賭博文化,從貿易結構到媒體如何影響政治,幾乎涵蓋了我們能夠想到的所有影響到股價的因素。猶如一個龐大的模型,變量集合可能是個無底洞。他指出,在決定股價因素中,股票價值很重要,但是人們的信心和非理性或許對宏觀性的股價波動有更大的影響。

  在作者看來,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體投資者,都難以擺脫各種“非理性”因素的影響。即使投資者是在追求一種理性的目標,結果往往也難以實現。我們當然不能說投資者是賭徒,可是誰敢說自己沒有賭心?虧了的想翻本,賺了的還想賺的更多,市場就這樣被自我放大、自我增強起來了。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比較自信,覺得自己肯定能賺錢,也就是作者所說的信心過度,可是幾次波動下來,大家又覺得還是隨大流走最保險。於是,“社會傳染病”也就由此而產生了。這本書中總結了社會心理學對這種現象的分析,使人頗受啟發。

  通常情況下,人們會認為“股票在下跌之後總會反彈”是個基本常識,而作者卻證明他們想錯了——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許多年;股票市場可以被高估,同樣也可以低迷許多年。人們還會認為“從長期看股票總是優於其他投資,比如債券,所以長期投資者投資股票會好一些”,然而作者證明他們又錯了——在數十年的時間裡,股票並不比其他投資優越,也沒有理由相信它將來也會這樣。在《非理性繁榮》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統計數據、最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等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從這裡,我感受到了自己先前對股票投資認識的局限性。保有一份理性的投資心態,避免情緒化的投資給我們帶來不良的影響,是我閱讀該書最重要的收穫之一。

  通過閱讀本書,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對財富夢想的狂熱追逐、人類社會的貪婪和由此帶來的惡果,對引導廣大普通投資者如何防範和規避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有極大的幫助。

您正在瀏覽: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
網友評論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