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標籤:軍訓心得 開學第一課 守住第一次 新春第一課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一)

  近日,組織機關幹部及全鎮黨組織領導觀看了電影《第一書記》,結合當前工作的深入開展,有以下幾點體會:

  電影講述了作為省里選派幹部的沈浩同志在鳳陽縣小崗村的六年風雨人生。在那裡,他和當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橋,建設新農村,實現了他的到小崗村前的抱負,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同時更贏得了全村百姓的認可與愛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並且挽留他的人數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這一次,永遠地將他留下了。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小崗村的第一書記,沈浩不得不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選擇:選擇小崗的大家,捨棄自己的小家,縱然心中有對老母親和妻兒深深的愧疚。選擇執着前進,傾情奉獻,雖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脅被打。選擇留下,繼續奮鬥,儘管前進路上有千難萬險。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樹立了一座永遠的豐碑。

  感動過後,應該有更深的思考。我們的人生價值何在?什麼是我們永恆的力量源泉?我們該做些什麼?沈浩同志給了我們一個擲地有聲的回答,那就是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用實際行動去為民謀福利,去獲得人民最真誠的信任。正是堅持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念,沈浩才堅持留在了小崗村。

  看完以後我的心情很沉重,作為一個父親,沈浩很少有時間陪自己的女兒,偶爾的見面也總是有接不完的電話,處理不完的事情;作為一個兒子,沈浩更是把年邁的母親送到了老家,讓哥哥幫忙照顧,自己很少有時間照顧自己的母親。有什麼能比這種精神更為難能可貴。

  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們全體駐村隊員學習,學習他身上無私的奉獻精神,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二)

  很早就聽說過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當單位組織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時,我便早早地趕到影院觀看這部電影。這部影片採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沈浩同志從安徽省財政廳到小崗村任職6年來的點滴歲月和心路歷程。

  為了解民情民意,沈浩同志用一個多月時間就將全村跑了兩遍。誰家缺糧,誰家少柴,誰家收入低,誰家有困難,他都一一記在心裡,並想方設法給予幫助。小崗人說:"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親近",小崗人最喜歡他"嗓門大,老遠就跟人打招呼".6年時間,小崗村處處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熟悉小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鄉親們在想什麼,怕什麼,要什麼。

  為了多做順民心,讓群眾得實惠的事。沈浩同志始終堅持夜以繼日地工作,廢寢忘食地奮鬥。在他的帶領下,優質養殖示範區辦起來了,種植雙孢菇的創業大學生引進來了,村民們的農家樂旅遊服務啟動了,小崗鋼構廠等企業開始生產了,漂亮寬敞的村民小樓蓋起來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沈浩的事迹告訴我們,一個領導幹部,不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都要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都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去了解民情,扎紮實實、充滿感情地去讀懂民意,進而用是否"真為群眾辦好事、真為基層辦實事"的標準衡量工作的得與失,不斷用群眾"答不答應、滿不滿意、喜不喜歡"來校正工作標準。

  平心而論,有些幹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為群眾多辦實事,也想當沈浩那樣的好公僕,但往往苦於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眾最關心的是什麼,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是什麼,群眾最需要解決的是什麼,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從何處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幹了不少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雖然自我感覺汗沒少流,心思沒少用,可群眾還是不滿意。癥結所在,就是因為沒有沈浩那樣的調查研究,沒有沈浩的"民情日記",沒有沈浩那七雙滿是基層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我們每個領導幹部,都應像沈浩那樣,用心體察民情,時時刻刻想着群眾,多做順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這樣,群眾心裡才會真正有你的位置。

  安徽鳳陽小崗村優秀村幹部沈浩,在小崗村工作6年時間,寫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記,每一頁都記載着他對群眾的深情厚意,每一頁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記里,沈浩這樣寫道:"作為一名選派幹部又身在名村小崗,更應該滿懷信心,充滿熱情,努力工作,切實為老百姓辦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小崗貢獻自己的力量。"

  坦率地說,觀影過程中我數次潸然落淚,為沈浩,為沈浩精神,更為無數像沈浩一樣的好乾部。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三)

  根據市委組織部《關於進一步將遞進培養計劃學員和後備幹部調整充實到貧困村第一書記隊伍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按照市委組織部和市扶貧移民局的安排,我被選派到蒼溪縣東青鎮東台村擔任"第一書記".參加完廣元市貧困村第一書記暨駐村幹部培訓會後,2015年9月23日,我正式到鎮、村報到開展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我深刻感受到了基層一線工作的繁瑣細微和壓力,也深深體會到了駐村工作的艱辛與困苦,更深切感悟到身為一名駐村幹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彙報我對駐村工作的幾點體會。

  (一)把握角色定位,明確職責任務。"認知是行動的先導。"自選派擔任東台村"第一書記"以來,我迅速轉變角色,堅持以身作則,在東青鎮黨委的領導下,在市扶貧移民局的指導下,加強與村支"兩委"的配合,始終堅持以"抓黨建、促發展、惠民生"為主線,以推動精準扶貧為"第一要務",以健全基層組織為"第一責任",堅持一手抓黨建,一手抓扶貧,虛心向村幹部學習,解放思想,大膽工作,把"強班子,帶隊伍"的精神貫穿到幫扶工作全過程,力求提升黨員的責任感和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切實為民辦實事,解決了一部分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努力做到解民憂、惠民生、促發展。

  (二)牢記擔當使命,認真履職盡責。"人生須知負責人的苦楚,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在其位,就必須謀其政,為了更好地履職,我總是以強烈的責任感構想落實各項工作。一是注重學習,自我提升。為當好"第一書記",我首先讓自己先當好學生。我拜農民群眾為師,拜黨員幹部為師,虛心向他們學習,請教農村工作的方法和經驗。駐村后,我經常與農民群眾交流談心,以真誠換取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我始終堅信:只有走近群眾、傾聽群眾,才能逐步弄清村內各種問題產生的根源所在,了解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從而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開展工作、解決問題。實踐證明,我的付出已經取得明顯的改變。二是務實求真,調查研究。為達到有效工作,通過走村入戶、跑田間地頭,我廣泛深入地接觸了農民朋友,與他們在拉家常、聽建議中了解許多現狀實情,做到心中有數。在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的同時,我根據現實情況,重點深入到生活處境困窘的黨員、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孤寡老人、受災群眾等特殊困難群眾家中開展關愛幫扶活動,讓他們的生活生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幫助與改變。三是加強項目和資金管理。在這段時間的工作中,我堅持從設計、材料等源頭抓起,嚴把項目建設質量關口,嚴格執行項目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加快村級陣地、產業發展、村組道路、堰塘整治等項目建設進度,確保資金用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用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切實有效地實施了扶貧項目的各項措施。四是加大扶貧政策宣傳。通過入戶走訪、實地察看、民情懇談、院壩交流等形式,廣泛宣傳扶貧政策,發動貧困群眾共同參與項目建設,切實轉變群眾"等、靠、要"的思想觀念。五是注重溝通,加強協調。短暫的時間內,我主動與鎮、村幹部搞好協調,積極協調落實規劃項目資金,力所能及提供資金、項目、技術、信息支持,幫助群眾行之有效地解決了上學、看病、就業、安居、飲水、行路、用電、通訊等一系列的民生問題。六是健全基層組織。健全村規民約,完善服務制度,創新治理機制。組織東台村村組幹部12人到朝天區"轉馬文"百里新村示範走廊,參觀學習綜合致貧經驗,增強東台村幹部群眾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和幹部培養、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監督,摸清了黨員隊伍和村組幹部隊伍,物色培養1名村級後備幹部。七是服務群眾解民憂。幫助東台村4組殘疾戶辦理獨生子女光榮證和相關殘疾補助政策。

您正在瀏覽: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網友評論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