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軍需處長教學反思

軍需處長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軍需處長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軍需處長教學反思

  《軍需處長》這篇課文講述的是紅軍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課文語言樸素、自然,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採用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以將軍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展開敘述,人物形象飽滿,讀罷令人難以忘懷。根據課文的特點,本課教學宜以深情朗讀、想象感悟為主,在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獨特的生命感受的理念的前提下,在本節課教學中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境為輔 境中激情

  由於課文所敘述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較大的距離,學生完全可能會因為情感不足,知識儲備有限而難以“入境”。這不但會影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準確把握,而且還會影響他們對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的領悟。為了激發、調動學生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積澱,設計教學時,我頗費了一番苦心:我以詩歌《長征》導入新課,為了突出紅軍戰士在軍需處長那自我犧牲精神的鼓舞下而充滿信心,我播放了紅軍艱難翻越雪山的錄像片段;從而讓學生迅速跨越時空的界限,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人物的高貴品質做好了情感鋪墊。輔以畫外配音,再現故事情景,為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營造氛圍。在學生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情感得到升華的基礎上,適時地利用文章的藝術空白,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內心。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由於有了前面的情感積累,情感和作者的情感達到了共鳴,他們的感情激動了、靈感產生了,課堂氣氛活了;此刻,無論是軍需處長的光輝形象,還是文章撼動人心的語言文字都以深深刻入學生的心靈,理解“豐碑”內涵這一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可謂水到渠成。

  二、以人為本 疑中導思

  每個學生都是帶着自己的感受走向課文,每個學生都想在課堂展示自己,明確自己是自己的學習主人。去聯繫生活體驗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把學生的情與思與文中的故事情景系在一起,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里。《軍需處長》一課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以將軍情感的變化來襯托軍需處長精神的崇高。着眼於將軍情感變化的層次性和遞進性,我設計了自學思考題:將軍的神態是怎樣變化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要求學生圈畫有關詞句。然後分別讀議:將軍為什麼“愣了一下”,為什麼“臉色嚴峻起來”,為什麼“兩腮的肌肉抖動着”,又為什麼“愣住了”?讓學生在誦讀中理解,體味將軍複雜的內心活動,從而引起共鳴。

  三、以讀為主 讀中悟情

  “水本無華,相盪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語文教學要植根於情感,朗讀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新課程改革一直在呼喚“讀”的回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各年級的語文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閱讀中的重要作用。《軍需處長》這篇課文意境優美,人物形象鮮明,語言質樸,感情濃烈,是一曲深沉的悲歌,又是對紅軍戰士的熱情讚歌。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材料。整篇文章都是以將軍的思想感情的發展為線索,我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如:第七自然段要讀的悲壯感人,讀我指導學生懷着對凍死的老戰士的崇敬、懷念之情,讀出一種莊嚴、悲痛的情調,語速較慢,句調平直。朗讀八至十自然段要讀出一種激怒感,將軍的幾句話,要表現斥責、威嚴的口氣。讀十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體會將軍得知凍僵的戰士正是軍需處長時,那種震驚、內疚、敬仰的複雜心情,語速緩慢,讀得深沉、莊重,在教學中,我採用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和教學目標的有機融合來實現真正的“以讀為本”新課標理念,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理想境界。

  四、以情為線 說中抒懷

  語文教學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體會課文情感的同時,不能忘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在情最濃,意最切,愛最深處時我設計了三處說話訓練,二處是圍繞軍需處長的為人來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找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心目中的英勇,讓軍需處長的光輝形象屹立在靈魂深處。另一處是戰士們在軍需處長精神鼓舞下,那種士氣激昂,敢於挑戰任何困難的信心,讓學生在暢所欲言中走出作者的情感,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構築起不朽的豐碑!這三處說話訓練,達到一種由“形象”轉化成“語言”的飛躍,通過用自己的語言對形象進行捕捉和加工,來促進學生在增長精神的同時,習得言語,學生在體驗、發現、感悟語言文字之時得到肉化遷移。學生的生命在求知中沉澱,更在體驗中得到提升。

  《軍需處長》這篇課文以其特別的懸念、鮮明的形象、醇厚的情感引人入勝,感人至深,我們只有抓住這些特點設計教學,才能充分發揮其教育功效,讓學生吸取豐富的文化營養。

  篇二:軍需處長教學反思

  《軍需處長》一文是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敘述了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紅軍軍需處長因衣服過於單薄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迹,表現了這位紅軍軍需處長捨己為人、勇於獻身的高貴品質。選編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從軍需處長的崇高品質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設計教案,並執教了第二課時。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一些反思:

  1、教學思路清晰,整體感強。

  這節課我從文章的題目“豐碑”入手,開始就以讀寫結合,師生共同寫課題,直奔中心,抓住“豐碑”這一關鍵詞,在學生已有認識的基礎上,深入課文內容,帶動其他內容的理解,從而逐步深化學生對“豐碑”的理解,思路明晰簡潔,且有很強的整體感。

  2、相信學生能力,主體意識強。

  學生是認識的主體,就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在其認識水平的基礎上引而導之,思而辯之,使其認識更準確更全面更深刻。這節課正是在這樣思想的指導下,首先弄清了學生認識的底數,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弄清“軍需處長究竟為什麼會被凍死,這到底表現了軍需處長怎樣的精神”,使其認識準確化、深刻化;再引導學生體會將軍和戰士們情感的變化,理解軍需處長的精神的深刻影響,使其認識全面化;最後讓學生完整表述這一問題的理解,使其認識條理化,這樣處處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能力為目標,充分體現了教學的主體意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3、主次分明,訓練意識強。

  這節課以第七和第十二自然段作為教學的重點,以這兩段為中心向其他各段輻射,並以對中心問題的理解為經,以各段重點詞句為緯構建本課的訓練場,第七段抓“鎮定、安詳”體會軍需處長勇於獻身的英雄氣概,第十二自然段抓“愣住、敬禮”帶動全文,體會將軍的複雜內心世界,使學生達到感情上的共鳴,同時使學生的思維、想象、推理、判斷表達諸能力均得以較好的訓練。

  4、重視朗讀指導,入情入境。

  整篇文章都是以將軍的思想感情的發展為線索,文章感情強烈,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朗讀第七自然段,我指導學生懷着對凍死的老戰士的崇敬、懷念之情,讀出一種莊嚴、悲痛的情調,語速較慢,句調平直。朗讀八至十自然段要讀出一種激怒感,將軍的幾句話,要表現斥責、威嚴的口氣。讀十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體會將軍得知凍僵的戰士正是軍需處長時,那種震驚、內疚、敬仰的複雜心情,語速緩慢,讀得深沉、莊重,在教學中,我採用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各種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朗讀為學生體會情感服務。

  5、在新課程理念之下,改革意識增強了。

  在教學中,我打破了老一套的“師問生答”或“填壓式”的教學方法,首先,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軍需處長為什麼為凍死”,“為什麼說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讓學生帶着問題自主地去學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學習文中重點段落時,我讓學生自己在文中圈畫,並同桌討論交流學習收穫,學生協作意識增強了,主動學習的興趣變濃了。

  然而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也很多:

  1、教學設計有疏漏,忽略了一些重要環節。

  由於時間關係,教者本身鑽研教材不夠,設計教案考慮不全面,如課文上的插圖在教學中未能充分地利用起來,未能讓學生領會文章先抑后揚及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

  2、未能採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是一個缺憾。

  本堂課所講述的時代離學生很遙遠,如能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長征艱苦卓絕的環境,學生會更好地進入情境,受到感染和教育。

  3、在學法指導上有所欠缺,學生自由活動的空氣相對來說不是很多,今後要朝“教就是為了不教”這個目標而努力。

  篇三:軍需處長教學反思

  《軍需處長》這篇課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深深打動着我。這學期,學校給了我執教的機會,我選擇了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在認真研究教材的情況下,我對文本進行了獨立的研究和思考,我改變以往教學思路,用將軍的思索來貫穿整篇課文的學習,由將軍先前的擔憂: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到文尾:如果順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來組織教學。

  曾有教育先驅者說過: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個靈魂呼喚另一個靈魂,把學生的靈魂牽引到至善,至美的語文教學,應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紅軍隊伍里的一名軍需處長用自己的身軀,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靈魂鑄造了這座豐碑,這怎能不令人感嘆?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文章的亮點進行了一定的品味。如:教學第13自然段,當將軍得知這位凍僵的老戰士是軍需處長時:“將軍愣住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向這位與沖山化為一體的老戰士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讓學生領悟到這些神態、動作的描寫既體現了將軍內心的巨大震動,又體現了將軍複雜的內心情感。又如在學到文中描寫軍需處長外貌、神態、衣着這一段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因為這段是課文的重點之一,要想讓學生一步到位地去理解很難,故而了教學到將軍知道這位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愣住了”, 我設計了對這段文字的一次反芻的教學環節,讓學生根據文中的有關描寫,發揮想象,想象一下軍需處長在犧牲前會想些什麼?以此來更深刻地感悟軍需處長的品格,做到細微之處悟精神。同時,我還設計了讓學生面對“晶瑩的豐碑”走進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去想象,去貼近人物的心靈,入境動情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人物的形象更加高大。

  “水本無華,相盪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長而生靈思”。語文教學要根植於情感,朗讀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我們的新課程改革也一直呼喚讀的回歸,該篇文章都以將軍的思想感情的發展為線索,文章感情強烈。新課程改革的歷程中,讓我更加認識到語文教學中讀的重要性。在本文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如:朗讀第七自然段,我指導學生懷着對凍死的老戰士的崇敬、懷念之情,讀出一種莊嚴、悲痛的情調,語速較慢,勻調平真,讀將軍的訓話時,要表現出斥責、威嚴的口氣。而讀文十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體會到得知凍僵的老戰士正是軍需處長時,那種震憾、內疚、敬仰的複雜心情,語速緩慢,讀得深沉、莊重。教學中,我採用范讀,指名讀,各讀等各種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受到情感的熏陶。我總認為,終有一日,看似簡單的朗讀會在學生身上匯成創新之河,厚積而薄發。

您正在瀏覽: 軍需處長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軍需處長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