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圓周長教學反思

圓周長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圓周長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圓周長教學反思(一)

  圓的周長這節課的重點、難點部分是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課前我布置讓學生每人準備三個大小不同的硬紙片和一條細繩及直尺。

  我利用提問:“知道哪些關於圓的知識呢?”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機會,首先通過觸摸圓周長,使學生建立充分的親身體驗,接着通過對圓周長概念的個性化描述,引導學生嘗試具體表象向抽象提煉之間的轉軌。儘管學生在這裡的表達顯得膚淺,但正是這些富有個性的思想,恰恰顯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有效的觸摸體驗,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圓周長概念的建構過程充分而有效。探索圓周長計算這一環節: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式的測量活動,使學生自主創造出“測繩”和“滾動”兩種測量圓周長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課堂活動,另一方面,通過對兩種測量方法的反思及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測繩”和“滾動”這兩種方法的局限性,引導學生探索“計算公式”的心情,為繼續研究圓周長的計算作好了鋪墊。讓學生猜想圓的周長可能與圓的什麼有關?是直徑的多少倍?進一步激起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然後讓學生利用準備的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學性。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學生把自己測量的數據填在課前研究的設計的表格中,計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這時候讓學生組與組交流成果,發現了規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是本課的難點。在此基礎上,通過電腦展示,驗證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從而引出圓周率,學生有了這一發現,建立了新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學生體驗到了新知的價值。當然,本節課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收穫,還有關於教學不足的思考,比如學生活動,小組交流和獨立思考,全部參與和個體培養等等的關係處理,這也是我在今後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課堂上,生動有趣的探索內容,可以給予學生愉悅的人文體驗;開放寬鬆的課堂環境,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處的鼓舞激勵,可以給予學生強烈的人文尊嚴;各抒己見的思想交鋒,可以培養學生民主的人文作風;標準嚴密的知識表達,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人文精神;課堂生活的親生經歷,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還想知道哪些關於圓的知識呢?”“究竟什麼是圓的周長呢?誰能試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請你大膽猜想,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呢?”“究竟圓周長與直徑存在着怎樣的關係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圓周長,只要知道什麼就可以了?請舉例證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過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實體現。

  整節課下來,學生學習效果較好,我想,這得益於事先讓學生準備的教具比較充分,得益於學生的動手操作,也得益於提出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思考。

  這節課後,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學生為主體實質就是激發和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思考。只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他們也能像科學家那樣發現規律、總結經驗、得出結論。

  圓周長教學反思(二)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圓的周長這一節課時更是深有體會。

  在教學時,學生猜測圓的周長可能與圓的直徑或半徑有關的時候,我沒有馬上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而是追問了一句,你想用什麼方法來研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我直接告訴他們,可是一個同學居然能想到求圓的直徑和周長,再用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看來只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教學的時候適當的放手,學生也許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接下來學生通過繩繞法測量出硬幣的周長和直徑,在找同學彙報他們的測量結果,演示他們的測量方法后,我利用課件為學生總結了測量圓的周長的兩種方法,同時告訴他們用這些方法測量圓的周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然後學生分組測量三個為了防止小組合作學習圓的直徑和周長這一活動,流於形式,避免學生在活動時沒有目的性,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在小組合作前,我明確的提出了提出活動要求:小組合作,測量三個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片的周長和直徑,把數據填在圓的周長記錄單上。組長分工:兩個同學負責測量,一個同學負責記錄數據,另一個同學負責用計算器計算周長除以直徑的值。測量結果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1毫米,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因為掌握了方法,小組內有了明確分工,學生很快完成了測量活動,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數據測量的誤差也很小,最後組織學生觀察周長除以直徑的商這一列數據時,學生基本上都能發現是三倍多一些。從而引出圓周率,學生有了這一發現,建立了新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學生體驗到了新知的價值。

  整節課下來,學生學習效果較好,我想,這得益於事先準備的比較充分,得益於學生的動手操作,也得益於提出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思考。這次課後,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本質就是激發和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思考。

  圓周長教學反思(三)

  這節課為了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先創設情境: 今天,兩隻螞蟻到草地上跑步,白螞蟻沿着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路線跑,黑螞蟻沿着直徑是100米的圓形路線跑。如果兩隻螞蟻同時跑一圈,猜一猜:誰跑的路程長?”從而達到以舊有知識正方形的周長知識為鋪墊引出圓周長知識,並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圓的周長,初步感知周長是一周的長度,再動口說一說培養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外部語言更增強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了解之間的區別,前者是線段求和,後者是曲線求長,作好先導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這節課的在學生對圓周長有了較強的感性認識后,體驗及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全課從創設現實生活情景導入新課,到創設小猴甩球,電扇轉動形成的圓等引入深化,不斷地製造矛盾,最後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滲透生活的理念。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猜想—驗證”又是學生探索中常用的方法,這節課學生通過量、饒、滾找出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係,用計數器把測量的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係算出,填寫報告單,觀察數據發現倍數關係,由“是——也是——還是——總是”最後概括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較強的數學思想方法得於滲透。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周長公式的形成、獲得、應用瞭然於心。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

  學生從猜測、分組測量計算到根據新獲取的數據尋找共性的東西,體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發現了知識新成的道。在小組活動前,老師鼓勵小組成員間分工合作,活動中教師參與其間,關注學生合作的情況。實驗后的廣泛交流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來得到的結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學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學生“興趣點”上激疑、質疑,無疑能鼓舞學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學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課重點內容,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學會學習。

  師在總結新課時再回到課的開始讓學生判斷誰跑的路程長,為什麼?在設計一題課後思考題,這樣前有孕伏,後有照應,使整節課渾然一體,課後思考題既滿足了學有餘力學生的需求,又使教學意猶未盡。

  不足之處:

  1、學生說時,教師的耐心還不夠,學生許多想法很好,但老師為了完成本課內容沒有讓學生都說一說。

  2、老師低估了學生,比如在探討測量方法時,學生的辦法說了好多,而老師卻還不敢放手。

  3、小猴轉球,風扇轉動形成的圓,可設計題目讓學生練習,這樣既驗證剛發現的周長計算公式,又初步運用鞏固剛發現的公式,更是讓學生經歷科學發現的完整過程。

您正在瀏覽: 圓周長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圓周長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