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篇一: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一)注重多學科的交融,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不僅只是單學科的教學,更是多學科的融合。”孩子對於藝術的
感受力就比較強烈、比較敏感。所以,我以音樂導入,配以“歡慶”的圖畫,以此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中融情入畫,融樂入文,在朗讀感悟中配動作,使語文不單單是語文,更是人文、文化。我們的語文課堂其實是融音樂、美術、歷史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體,孩子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中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刻文化,使他們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在我教學“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時,當學生看到課件播放的累累碩果的畫面,都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好想吃啊!”“真美!”“真想嘗一個!”……更如,讓學生表達“獻上”、“舉起”、“飛着”、“奏起”等動作詞時,學生的熱情更是高漲。在這種多形式的教學中非常積極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激發了孩子的各項潛能,讓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互動,交叉相融,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活潑,學得有效。
(二)感悟文本深層,提高閱讀能力
這首詩歌言簡意賅,它所描寫的是表現國慶的熱烈場面。學生讀起本文來
朗朗上口,很容易由讀成誦。然而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忽略文本內在的意義,文本的這種極具隱蔽性的生命意義,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顯現出來,而且也只有當閱讀主體對文本的這種生命意義有所覺悟、有所觸動時,文本的生命意義才會真正生存。案例中讀悟課文前四句詩句的教學,我讓學生自讀自悟,接着讓學生在躍躍欲試中配上動作自由讀,這就使學生帶着對閱讀的理解,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本,還原語言的形象,感受語言的情感。在閱讀中我通過讓學生充分想象來深刻感悟語言,如“田野獻上金黃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時,讓生僅憑想象或一些課外知識說說你眼前彷彿出現什麼,看到什麼?做到“眼前有景,心中有物”,這樣讀起來才會讀中有感;而且學生在讀中邊讀邊質疑,解惑再讀,這樣反反覆復,學生自然而然對文本就加深了印象,使他們在“讀”這一感性的學習方式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內在的蘊意。
(三)捕捉課堂生成,珍視獨特感受
着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盧梭曾說“兒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
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學生作為一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生活經驗有着很大的差別,將其帶入閱讀活動時,他們的心智活動也是各不相同,在課堂中由此產生的獨特的感受既無法預設也很難預知,全憑學生的自然生成。本堂課中,學生就帶着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來接觸文本,在分析前四句詩時,我就質疑“四句你們讀懂了嗎?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自主解決問題,當時學生提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為什麼說果實是金黃的?”“旗幟是什麼?”“楓林跟旗幟有什麼關係?”“鴿子有很多種的,為什麼要說是潔白,而不說灰色呢?”“大海會唱歌嗎?”……孩子們思維的閘門一但被打開,語言思維就如泉水噴涌而出;這也是課堂教學的生成例子。看着孩子們精彩的表現,此時,我只充當質疑中的一個引導者,兒童表達獨特見解的諦聽者。如果當時我怕“亂”、怕“錯”,怕學生“節外生枝”而制止他們跳躍的思維,那必將抹殺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讓學生自主地讀、說,讓學生自已詮釋問題,將課堂真正還給他們。當然,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們急於表現,急於交流,而隨機生成的問題有許多也是我們備課時無法預知的。本堂課我慚愧的是,我把孩子們估計得太低,孩子們的學生真的不是單純的接受知識的過程,他們是創造者;在學生課堂質疑的一個環節中,正當我為學生的精彩問題與回答而滿意時,打算繼續下個環節時,一雙小手舉了起來,問道:“藍天上的鴿子為什麼是潔白的,而不是其它顏色的呢?”當時,我因為學生的質疑詮釋已用去了半節課的時間,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就只是敷衍一下。後來,課後想想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如果當時我能抓住這個課堂生成點,由它點出祖國和平祥和的景象,潔白的鴿子代表着純結,美好的生活,那必將成為本課的亮點之一。而我卻放棄了這一契機。所以,我真切的感受到面對孩子們的想法和體驗,你只有真正的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獨特的閱讀感受”,你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四)強化語言積累,凸出課堂語文味
語文教學不是不要知識的教學,對於處於低年段的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更應重點應用語言教學,重在言語能力的培養。但實驗新課程以來,從形式上看,課程改革后的書談化了語文訓練這一方面,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科學的訓練也是一線老師一直探討的問題。本課中我也在不斷的探索中,在理解課文時,我就充分的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如:在開頭導入,讓生觀看了錄像理解了歡慶一詞的意義后,讓生學以致用,除了說“歡慶國慶”之外,還能說歡慶什麼?有了前面成功引入的基礎,“歡慶××”這樣的說話訓練就自然水到渠成;另外,我還做課堂詞語的搭配練習,在讓學生把打亂的詞語拼成完整的句子時,學生就從中發現了怎樣搭配詞語,組織語言文字的合理性,都大膽暢談自已是如何把這些打亂的詞語找到自已的“家”:有學生說“我覺得旗幟就只能舉起,就像我們升國旗一樣慢慢往上升。”“鴿子它有翅膀,所以得用飛着!”“田野要跟金黃的果實對,因為只有田野里才有各式各樣的果實。”……學生用稚嫩的想法說著自已的發現,讓我設計這一環節得到了意想之外的效果,適時的強化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語文課就應當如此,發展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凸顯語文課堂的語文味。
總之,在課堂中,抓住學生對文本的體驗,給他們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空間,給他們創造一片展現想象的天地,使他們得到學習的快樂,在快樂中學習!
篇二: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今天執教的課文是五年級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橋》,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上的第一課時。
這是一篇條理清晰的文章,同時又是一篇感悟較深的文章。第一課時我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體會洪水的肆虐,情況的危急與人們的慌亂、木橋的無奈,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從兩條線入手,大雨和洪水的兇猛,人們的反應,再到引導學生說出人們心中的橋此時此刻是座生命橋。至此,課文也達到高潮。然而我在教學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一開始,我用學生身邊的生活例子導入,讓學生交流世界有名橋的名稱,了解用途,再提升橋的意義。然而,原本想讓學生說的橋的種類和用途學生也說不清楚,更加沒有辦法提升橋的意義。我犯了主觀錯誤,農村的孩子對一些橋只有簡單的了解,課前搜集的資料不充分,因而,在教學后,我帶領孩子們上網搜集各種橋的資料及圖片,清楚明了,再讓學生提出問題,相互討論解決,學生對比之後對課文中的木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感悟。
但是,在對句段的分析時,我又犯了指向性不明確的過失。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試着讓學生找出大雨和洪水的句子,然後,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說一說自己的體會。我想讓學生通過找出洪水和大雨的句子,自主閱讀,感悟,體會洪水的肆虐和洶湧。學生學生紛紛舉了手。談了自己的體會。而這時,第一個學生說到了第一句,讀到了雨水的大,此時,應該是馬上將這句話吃透,而我卻問了句,誰還有想說的,學生說到了其他地方。同樣的過失出現在“人們瘋了似的往南跑”。其實,在解讀文本的時候,總是會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而學生在回答時就需要老師及時準確的引導,引導語必須簡潔準確,指向明確,如果不明確,就會犯走回頭路的錯誤。
篇三: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秋姑娘的信》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的課文,是一篇圖文並茂、文質兼美、充滿童趣和蘊含自然常識的課文。講的是秋姑娘給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寫信,展現了一幅秋葉飄落、大雁南飛、青蛙冬眠、松鼠儲食、小樹穿“冬衣”的秋景圖。同時使人感到秋姑娘對大雁、青蛙、松鼠、小樹的關懷和體貼,由此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友誼的情感。
根據課標要求,將本課時的目標定為:讀准字音,讀通課文,大概了解課文內容,認識秋天的一些特徵。學會“好”“友”“心”三個生字,認識兩個新筆畫“ㄑ”“卧勾”。體會秋姑娘對朋友的關懷與體貼,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的道理。將本課時教學重難點定為:學會“好”“友”“心”三個生字,認識兩個新筆畫“ㄑ”“卧勾”。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方面做得比較好: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入部分,一開課,我就一邊展示課件一邊描述:秋天到了,秋姑娘把楓葉的臉都吹紅了,美嗎?請閉上眼睛把美美的楓葉再展現一遍吧!(再課件展示光禿禿的樹榦),睜開眼睛,你發現了什麼? 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有意識地造成懸念,激起遐想,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行閱讀。
2、能凸顯我們低年段的教研主題,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字理教學。如在教學“好”“友”字時,告訴學生:“好”,會意字。古時候人以有女兒又有兒子為“好”。現在認為,不管是女孩還是男孩,只要聽話、懂事,都是好孩子。引申為美好。友,會意字。表示兩手相交,上面一隻手,下面一隻手,兩隻手相握,表示友好。並以簡筆畫畫出兩隻手相握的樣子以表示友好。
3、教學主線明確、清晰。先由“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接着以“秋姑娘摘下片片楓葉給誰寫了信?”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大概了解秋姑娘是給“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寫信;再以“秋姑娘用什麼來寫信的呢?”引出“片片楓葉”,理解“片片楓葉”是很多楓葉,說明秋姑娘寫的信很多,因為好朋友多;最後引出“好朋友”,學習“好”“友”,並由“好朋友”引出話題:你有好朋友嗎?你認為好朋友之間應該怎樣?
4、注重人文教育。在學習“好朋友”一詞時,學習了“好”“友”之後,並由“好朋友”引出話題:你有好朋友嗎?你認為好朋友之間應該怎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你得過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嗎?他是怎樣關心你的?或你關心過你的朋友嗎?你是怎麼關心你的朋友的?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的道理。
5、能較好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在引導學生理解“一片楓葉”與“片片楓葉”的時候,藉助多媒體圖片,學生很快地就能直觀地認識、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6、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大膽嘗試探究,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如在學習“好”字時,讓學生嘗試說一說用什麼方法記住這個字?
這節課也存在着許多不足:
1、字理識字教學未能很好地體現。如在教學“友”字時,我只告訴學生“友,會意字。表示兩手相交,上面一隻手,下面一隻手,兩隻手相握,表示友好。”並以簡筆畫畫出兩隻手相握的樣子以表示友好。如能在簡筆畫旁邊再板出“友”字,讓學生有一個摻照,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友”字,識記“友”字。
2、由於時間的把握不好,本來第一課時設計的教學內容:學習第二自然段未能完成,“心”字的字理教學不得體現。我在設計教學“心”字時,先告訴學生:心,象形字。左邊的點表示左心房的心蓋,卧勾就是心房,中間的這一點就是通向心臟的血管,右邊的這點就是右心房的心蓋。再以簡筆畫畫出。如果在第二課時教學這個字時,也要在簡筆畫旁邊書寫一個“心”字,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心”字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認識“心”字,識記“心”字。
3、在學習“好朋友”一詞時,學習了“好”“友”之後,並由“好朋友”引出話題:你有好朋友嗎?你認為好朋友之間應該怎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你得過誰的關心了嗎?他是怎樣關心你的?或你關心過你的朋友嗎?你是怎麼關心你的朋友的?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的道理。這是我本來的教學設計,但由於授課過程中的疏忽,把問題問成了“你幫助過別人嗎?”造成學生的回答偏離了文本,偏離了“朋友”這個主題,也偏離教學目標。
4、在初讀生字卡的時候,我是讓學生開火車讀,在讀的過程中造成學生讀困難。在這個教學環節如能先指名學生領讀,由會讀的帶動不會讀的,然後在此基礎上再開火車讀,就可以大大的降低難度,
5、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我為了反饋我給學生提出的要求:(1)藉助拼音讀准字音、讀通句子。(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圈出生字。我就直接分自然段、分小組朗讀,再加上我的初讀要求過多,忘記了我的學生只是一年級的孩子,這樣給孩子增加了閱讀的難度。
6、由於我本人缺少自信、缺少激情,使得整個課堂缺少活力、缺少低年級課堂應該有的那份朝氣。
在今後的教學當中,我要努力地把存在的問題克服,把老師們的意見與建議融入我的課堂,盡自己的能力讓我的課堂教學更上一個層次。
相關範文
- ·《長城》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 ·《喂——出來》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 ·認識整時教學反思
- ·享受美好的上課時光
- ·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
- ·高考倒計時教師發言稿
- ·小學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
- ·三年級上冊英語第一單元教學反思
- ·小學數學第一冊教學反思
- ·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教
- ·2013年9月1號秋季《開學第一課》
- ·2013秋季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有夢就
- ·夏季安全教育第一課觀后感
- ·《新春第一課》觀后感600字
- ·“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 ·小學生《新春第一課》觀后感600字
- ·《新春第一課》觀后感500字
- ·中小學生夏季安全教育第一課觀后感
- ·簡歷第一課:好簡歷的原則
-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 ·2010《開學第一課》觀有感體會
- ·《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課》觀后感
- ·安全教育第一課觀后感300字
- ·暑假第一課觀后感
-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美就在你身邊
-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美就在你身邊
-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美就在你身邊
- ·2013-2014學年小學生《開學第
- ·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