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教學反思地理

教學反思地理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教學反思地理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教學反思地理

  **年的中考已經過去,但作為一名地理教師而言,我的工作並沒有完成,還有好多東西是我必須思考的。比如,認真總結今年中考試卷的特點和思路,分析自己在複習中的不足之處,為來年的教學提出一些參考意見,並思考自己在新一年的教學工作中如何做得更好。

  總體看來,今年中考地理卷比較平穩,難易適當,粗看不難,但得高分卻不易。從我們學生的中考分數來講,缺少高分,大部分集中在60-80分之間,最高分96分,但過90的同學不很多。與我的期望還差了一些。複習時我們關注了時事熱點,有關四川地震就考到了,而我們複習時反覆強調了四川地震的原因、繪製了鐵路分布圖,這應該給學生答題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的複習思路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然而,地理考點何其多,出題又千變萬化,抓基礎還是最根本的。

  認真研究今年地理中考試卷的命題特點與思路o對指引新學年的地理複習有重大的意義。

  重視對地理基礎知識的考查o在今年的高考試題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日本隔海相望的國家、鄰海p城市等。基礎知識是形成地理能力的基石o千萬不能忽視。中考試題一般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o形成新的問題情景o構成新的問題角度o從而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但是萬變不離其宗o其考查的落腳點依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在今後的中考複習中o夯實基礎永遠是地理複習的“主旋律”之一。

  突出地圖的考查功能o是歷年地理試卷的特色之一o今年也不例外o且對地圖的精確認讀有了更高的要求。如第2題要求學生對六大板塊的邊界範圍有準確的把握r第3p4p10p11p12p26p27題o需要學生能用直接或間接給予的經緯度大致判斷出所在的區域o從而結合該區域的地理特點解答各地理問題。面對高考o讀圖訓練必須常抓不懈o比如等值線圖p示意圖p區域地圖的閱讀等都要掌握其閱讀的方法與步驟。特別重視各類變式地圖的判讀o熟悉世界和中國區域中的重要經線p緯線o各類重要地理分界線(自然地理界線p人文地理界線)等。學好用好地圖是複習地理的基礎o經常動手畫圖填圖可以幫助你建立空間概念o培養空間思維能力o把重要的地圖變成“心圖”p“腦圖”。因此加強地圖的教學o強化地圖的精確記憶o形成較為清晰的“心理地圖”o是提高地理能力的關鍵之一。

  結合實際o具體問題具體分析o體現創新思維o是今年試卷的一大特點。如第15題o常規思維認為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o其徑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o因此塔里木河的最大徑流量應在7月o因為7月氣溫最高o冰雪融化量最大。但實際上o考慮到冰雪融水匯入河流有一個時間的過程o因此塔里木河的徑流量應在8月。再如第32題中的第(2)小題o要求表述a城市的氣候特點。由於該城為地中海氣候o因此答案極容易寫成“夏季炎熱乾燥o冬季溫和多雨”o這也是一種過分拘泥於模式或思維定勢的結果。實際上從題中所給的7月平均氣溫圖中o不難讀出a城7月的均溫低於20℃o因此a城夏季氣溫特點應寫成“涼爽或溫和”而不能是“炎熱”。這兩題給我們的啟示是o在複習過程中學生既要能掌握基本的原理與規律o又要能在實際運用中對原理與規律進行靈活運用o具體問題具體分析o切不可死搬硬套。

  關心社會現實p聯繫生活實際o用所學地理知識與所具有的地理能力自覺地嘗試發現問題p評價問題與解決問題o是新課改革的方向之一o在今年的地理試題中有所體現。如世界能源問題p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p用手錶定方向等。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o既要擴大學生的閱讀範圍p拓展學生的視野o又需要引導學生參加一定的地理綜合實踐活動。

  新的一學年又來到了,應該在總結過去的基礎上開始新的教學工作,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做好地理教學工作。

  首先,作為一名地理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理論水平,研究學生心理動態的發展,探究適應新課程的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

  其次,強化地圖教學。地理新課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圖而且種類很多,有示意圖、素描圖、景觀圖、統計圖、曲線圖、柱狀圖、餅狀圖等,並且均是彩色圖。面對這些種類繁多的地圖,作為教者,應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讀圖、析圖、描圖、繪圖,將地圖變成學生學習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培養學生查閱地圖、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第三,注重活動教學。活動是實施課程目標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課程的一大特色。地理新課程安排了大量的活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選擇一些活動精心設計組織,力圖每一項活動都培養了學生相應的能力,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等等。

  第四,教學聯繫學生現實生活。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使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輕鬆愉快,而且有利於啟發學生思維,獲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此外,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地理教學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等。只有這樣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效能和素養,才能不斷地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

  篇二:教學反思地理

  進入高三以後,大家關心最多的就是採用什麼樣的複習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或者盡量靠近既定目標。地理教學也不例外,以下是我在高三地理教學中就如何教學和如何端正學生的思想兩方面作出的幾點思考。

  一、分析學情與考情,把握教學起點,教會學生學習

  教師的教學應該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學習,學會獲取知識、拓寬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適應高考,適應社會。

  1.認真分析學情

  無論是教育還是教學,我們都要認真分析研究所教學生的基本情況,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教學。

  2.認真研究考情

  所謂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題命題的思路和走向。老師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導學生學習,教學、訓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時才能“命中目標”。

  (1)體驗高考實戰題,把握複習方向

  高三複習的第一節課,我把當年的高考題發給學生,並引領學生一起分析試題的類型,以及各題是從課本上哪章演變來、考哪些知識點。這樣做了以後,學生才會有比較充分的心理準備面對高考。

  (2)吃透《高考說明》

  要讀懂《高考說明》。《高考說明》的內容包括:考試性質、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題型示例、考試的知識範圍。作為教師一定要從整體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

  其次根據《高考說明》明確當年高考的知識範圍。《高考說明》對當年要考察的知識範圍有明確的規定,而每年的知識範圍較前一年都有所修訂,所以,作為老師要留心《高考說明》對知識範圍的修訂,尤其是修訂過的知識範圍往往是當年考試率較高是部分,教師對此要心中有數。明確了高考的知識範圍才能夠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複習,在複習中也才不會產生遺漏現象。

  再次要正確認識題型示例。這幾年文科綜合的題型有兩大類,即“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單項選擇題的1至11題,非選擇題的36題和37題是地理題。高考題中雖然只有兩種題型,但是它們的變化是比較大的。因此,需要教師根據《高考說明》的題型示例和歷年的題型來引導學生掌握題型。掌握題型後學生可以通過題型來了解題目的形式,有助於備考和應考。我們只要能夠合理地將題型與所學知識和能力要求相結合,就有助於梳理思路,深化對考試要求的認識。

  (3)關注有關專家、學者對高考的分析、講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動態

  從各種報刊、雜誌、互聯網、參加省市的高考研討會等渠道是獲取當年的高考最新動態,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徑。

  高考研討會和大家交談是獲取高考的最新動態,最新信息,也是提高自己師德的重要途徑。

  3.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使教學真正回歸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學習的具體體現,是高三地理課教學的要求。如果高三還不會自己學習,在高考中註定是要失敗的。如何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呢?

  首先是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高考複習的內容多,時間緊,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時間觀念,根據自身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引導學生制定計劃時,老師應該先把自己的總體計劃先告訴學生,讓學生的計劃和老師的計劃協調起來。

  在整個複習計劃中,高一年級地理上下冊是重點,因為高考許多題都是以初中知識為載體,用高中的知識點來回答,選修課本是把高一知識加寬、加深。

  其次是引導學生認真按照備考的基本環節進行。“預習、聽講、複習、作業、考試、總結”是學習和備考的六個基本環節。儘管這六個環節是老掉牙的東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學生還不多,而且,無論哪種方法,它肯定要回到這些老掉牙的東西上。但是,在高三講這六個基本環節的時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來講,這樣才能夠被學生所接受。

  (1)預習

  高三的複習備考階段,每一節課的容量都比平時大得多,如不預習,學生可能會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師,一堂課稀里糊塗的,如過眼雲煙,收效甚微。

  (2)聽講

  到了高三複習階段,有部分學生認為大部分知識是老師過去講過的,不必再跟着老師複習了。其實老師對地理高考怎樣考、考些什麼是比較清楚的,老師在講課之前還要精心的備課,認真組織複習的內容,制定教學方法等,而且複習時,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講課的基礎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講課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蘊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導學生聽好課,老師更要講好課。

  (3)複習

  複習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課堂內容真正拿到手的過程,是透徹理解課堂上所學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師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的過程。尤其是地圖,只有反覆看,把地理知識拿入圖中才可能記住。

  為了能夠較好的進行複習,我的做法是除每節課都留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複習。同時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複習每個章節的間隔時間,並且過一段時間,又通過練習、提問等方式檢查一下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

  (4)作業(練習、做題)

  做地理作業時,一定要訓練學生一看到題目就能儘快搜索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庫,找出本題是應用課本中的哪部分知識。

  做題要有足夠的量,但也要精選,我們應該讓學生做“以一當十”的題。歷年的高考題目、地理課本中每個單元后的“練習篇”都應該作為典型題來處理。歷年高考題既反映了高考的範圍、重點,又展示了題型特點,成了複習的“無形指揮棒”,所以,應作為經典題來處理。

  篇三:教學反思地理

  大家知道,只有不斷學習、實踐、總結,才能提高。一學年又將過去了,我又認真研讀地理課程標準和教材,重新回顧這一學年,我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能積極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的活動為要形式,啟發學生在觀察、分析、思考、討論中靈活運用地理知識。但是如何進一步發揮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課堂教學,是擺在我面前現實而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些情況,自己有了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發揮學科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並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大陸漂移假說時,先讓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講季風氣候的形成時,我先讓學生回子顧一下自己身邊的風向變化的規律,再進行教學,不僅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且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探究地理問題。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養學生的主體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於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繫,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佈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範圍及其邊界,然後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充分利用課本中設計的“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材料收集和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合作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多變的天氣》教學時,我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天氣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城市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天氣符號,還鍛煉了學生讀圖、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新和自我發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訣法:如記我國的主要山脈分佈可用此方法: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中間橫,台灣山脈東分佈。喜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訣簡潔而明了,方便記憶,在地理學習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圖像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許多學生對地圖心存畏懼,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指導學生多看圖、識圖、繪圖、用圖,並儘可能使地理知識圖像化,做到以文析圖、圖文結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轉,中國的行政區劃等知識難點。(3)觀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地理事物,聯繫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成因和規律等,要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努力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髮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鬆、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被激發,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為此,我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教育,給予必要的關心、激勵、尊重和理解,培養學生積极參与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您正在瀏覽: 教學反思地理
網友評論
教學反思地理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