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pp958
●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和諧社會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目標取向。
●科學發展觀是從發展的角度求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則是從和諧的角度促發展。 ●只有貫徹科學發展觀才能實現社會和諧,而社會和諧又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保證。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先後提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正確認識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聯繫,對於全面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更好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無疑是非常必要的。
圍繞同一個主題——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是發展,和諧社會的主題也是發展。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基礎和動力,也是解決中國一切矛盾和問題的關鍵所在。從社會發展來看,貧困是社會動蕩的根源,而發展則是消除貧困的根本途徑。馬克思曾指出:生產力的發展之所以是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是因為如果沒有這種發展,那就只會有貧困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必須重新開始爭奪必需品的鬥爭,全部陳腐污濁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因此,離開了發展,就談不上科學發展觀;離開了發展所奠立的基礎,就不可能有社會和諧。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把以人為本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機結合起來。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由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的,也是由經濟在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決定的。沒有經濟的快速增長,其他方面協調發展的目標就很難實現。所謂發展是硬道理,其“硬”的依據就在這裡。因此,我們既不能以經濟發展代替社會發展,也不能因強調發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經濟發展的基礎地位,必須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礎上,統籌和協調社會的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牢牢抓住發展這個關鍵環節不放。同時應當看到,經濟增長並不能自然而然地給人們帶來福祉,相反,它還有可能引發兩極分化、社會動蕩、生態破壞等問題。這就是說發展是有成本的,不僅有經濟成本,還有社會成本和生態成本。如果片面追求經濟指標,忽視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就會增加發展成本,甚至得不償失。只有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秩序與活力、人文與自然的關係,才能降低發展成本,並為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
我國目前雖然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卻排在世界100多位,而且在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的同時,收入的差距也在拉大,從而對社會和諧構成挑戰。實現經濟增長的最大化與財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統一,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分配和保障制度,運用體制、機制、政策、稅收等多種手段,採取擴大中等收入、保障過低收入、調控過高收入的措施,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秩序。以勞動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發展的減震器、社會公平的調節器、社會穩定的平衡器,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托底工程。如果人民群眾能夠享有可靠的社會保障,就可以安居樂業,形成合理的消費預期,不必為未來的生活擔憂,也不會因一時失去工作而產生過激行為。同時,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的國家,發展的資源約束和環境約束日益突出。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追求數量向注重效益轉變,堅決摒棄先粗放後集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老路,走低投入、高產出、少排放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一方經濟、一方人口、一方水土協調發展,使人們世世代代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工作和生活。
運用同一種方法——辯證法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對以人為本的強調,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倡導,生動地體現了唯物辯證法以及運用聯繫和發展的觀點處理問題的科學方法。而和諧作為一個關係範疇,本身就包含着多樣性的統一。因此,從方法論上看,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構建和諧社會作為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求我們運用聯繫的觀點思考問題,確保各個要素各個環節協調一致地向前推進;構建和諧社會作為一個動態的過程,要求我們運用發展的觀點思考問題,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和創新的思路應對面臨的各種挑戰;構建和諧社會作為一項宏偉的事業,要求我們運用群眾的觀點思考問題,始終以人民群眾為建設的主體、動力和目的。
在實際生活中,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從全局着眼統籌兼顧發展的各個方面。從全局着眼把握經濟發展,就要統籌兼顧城鄉、區域、內外發展;從全局着眼把握社會發展,就要統籌兼顧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這種着眼於全局把握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辯證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如果說在發展的起步階段,需要異軍突起,哪裡能發展就允許哪裡發展,哪裡發展快就鼓勵哪裡發展的話,那麼到了一定階段,各個局部的發展就要以全局的協調發展為條件。一般來說,發展初期總是把效率放在優先的位置,但到了一定階段,就必須全面協調利益關係,否則就會激化社會矛盾,破壞發展環境。同時,發展初期由於物質匱乏,集中力量推進經濟建設是必然的選擇,但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政治權益、文化生活、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必然要求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如果社會建設滯后,就業、分配、治安、環境等問題突出,不僅會延緩經濟發展速度,甚至還會引發社會動蕩。因此,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必須相協調。
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城鄉發展存在的不協調,地區發展存在的不平衡,行業發展存在的機會不均等問題,都制約着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影響着人際關係的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改革、發展、穩定要統籌兼顧,東部、中部、西部發展也要統籌兼顧;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要統籌兼顧,人口增長、資源開發、環境保護也要統籌兼顧;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要統籌兼顧,先富群體、后富群體、未富群體的利益訴求也要統籌兼顧。在這裡,發展本身就包含着辯證法。如果將中國13億人口排成橫隊,邁着整齊的步伐,就不可能通過發展的隘口。只有排成縱隊,有先有后,才能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但如果收入差距過大,導致兩極分化,又會引發社會動蕩。只有縱橫協調,使收入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才能使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處,確保國家平穩度過經濟起飛期和社會轉型期。
體現同一種理念——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如果說發展是解決社會矛盾的主要手段,那麼其目的則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保證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把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素質與能力,滿足人的需要與願望,關愛人的生命與健康,減少人的犧牲與痛苦作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尺度和目標追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這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
從價值主體的角度理解科學發展觀,那麼以人為本強調的是對人的尊重,即以人為價值核心和社會本位,把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而對人的尊重是滿足人的需要的基本前提。只有尊重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權利,才能為滿足人的需要提供可靠的保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強調的是滿足人的需要。其中全面發展意味着所要滿足的不是人的部分需要,而是人的各種需要;協調發展意味着所要滿足的不是少數人的需要,而是每個人的需要;可持續發展意味着所要滿足的不是一代人的需要,而是世代人的需要。只有把以人為本與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使全體社會成員的價值都得到提升,尊嚴都得到維護,權利都得到保障,才能在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形成和諧的關係,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以人為本是發展的價值尺度,也是發展的力量源泉。人不僅是和諧社會的受益者,而且是和諧社會的建設者。構建和諧社會既是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只有動員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參與,和諧社會建設才能順利推進。為此,要遵循效率的原則,建立健全政策激勵機制,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人人發展有空間,創業有舞台,能夠以一流的精神風貌,一流的知識才能,一流的工作業績,使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也要遵循公平的原則,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既要保護髮達地區和先富群體的經濟活力,又要解決貧困地區和未富群體的實際困難,使不同群體按照各得其所的原則分享發展成果,使全體人民都能獲得真實可感的具體利益。
致力同一項事業——現代化建設
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構建和諧社會,無疑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宏偉事業。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經濟增長速度居世界首位,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前列,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任務全面完成,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同時應當看到,發達國家幾百年解決的問題,我國在幾十年內就得到解決,時間的壓縮必然導致矛盾的集中,從而使我國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而應對這些挑戰的必由之路,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在推進發展中解決矛盾,在解決矛盾中增進和諧。我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戰略任務,目的就是把發展與和諧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統一起來,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
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根本指針。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既要做到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也要做到社會更加和諧。因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內在地包含着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從而決定了科學發展觀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指針,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指針。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發展觀就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觀。同時,科學發展觀也指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途徑。科學發展觀所包含的發展思路、價值追求和辯證方法,無疑為和諧社會建設指出了一條現實途徑。社會和諧作為一種狀態,作為貫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的一種目標,其最終實現需要相應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條件。從這種意義上講,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也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而社會和諧的實現,又可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貫徹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科學傳播
- ·構建和諧社會演講稿—青年要擔負起創建
- ·構建和諧社會演講稿-青年要擔負起創建
- ·堅持科學發展觀 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 ·構建和諧社會 構建和諧新校園
- ·國稅學習科學發展觀體會 踐
- ·貫徹科學發展觀路更寬
- ·維護公正司法與構建和諧社會
- ·檢察院公正司法與構建和諧社會演講稿
- ·公正司法與構建和諧社會演講稿
- ·科學發展觀學習體會|科學發展觀學習心
- ·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 構建平安和諧社
- ·保平安 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構建
-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提升醫院整體形象-
-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提升醫院整體形象—
- ·構建和諧企業演講稿--始終堅持以人為
- ·實踐科學發展
- ·建和諧校園,建和諧社會
- ·把落實科學發展觀與葯檢工作緊密結合起
- ·“科學發展觀與我的成長”主題演講比賽
- ·促進教育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工作方案
- ·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 構建富裕和諧新
- ·關於建設和諧社區的演講稿—爭當與黨同
- ·部隊發展觀心得體會—堅持用科學發展觀
- ·構建和諧社區演講會資料:共譜人與自然
- ·優化投資發展軟環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
- ·構建和諧社會之我見
- ·為構建和諧社會當好先鋒做好表率--縣
- ·怎樣構建和諧社會
- ·構建和諧社會心得
- ·司法局關於構建和諧社會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