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東野圭吾兩本自傳有感

讀東野圭吾兩本自傳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東野圭吾兩本自傳有感

  劉軒鴻

  對於寫有《惡意》《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這樣四大神作的作家,東野圭吾值得我破例再談他一談。

  《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是一本粗製濫造,臨時拼湊,純粹是趁着東野的人氣推出來的圈錢之作。書的前半部分講了幾句他早期的創作過程,包括第一次影視化時有機會見到廣末涼子狂流口水,書賣不出去自己去書店買十幾本、仗着泡沫經濟的鼎盛時期被出版社養活、五次與直木獎失之交臂的自嘲和遺憾什麼的。後半部分是東野對自己那一大堆作品的評價。這本自傳只適合東野的鐵粉兒閱讀,不向大眾推薦。

  《我的晃蕩的青春》要有趣得多。小時候父母捨不得教育投資只能上便宜的破學校、學校爛伙食背後的陰謀、東野對老師這一職業的敵意的源頭、偷看女生換衣服、祗園祭時尾隨女孩一路也沒敢搭訕、一談起奧特曼就變話嘮、連偷帶騙弄點錢買色情雜誌、在閱讀推理小說之前完全把讀書當做負擔、給小電影寫由下流台詞和葷段子組成的劇本、高考兩次才考上分數線最低的公立大學、大學以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學理工的料、不得已參加射箭社團被前輩欺負、為了獲得工作推薦與同學的勾心鬥角。整本書沒有一次自誇全是潘渴降淖猿昂痛有懺悔性質的戲謔。這本書雖然因為文化差別的原因,個別章節會使中國讀者昏昏欲睡,但大部分章節還是很能引起共鳴、妙趣橫生、值得作為傳記樣本向廣大讀者推薦的。

  然而——

  對於寫四大神作的心路歷程,平時怎麼體驗生活、怎麼收集資料、寫作遇到瓶頸時怎麼調整狀態、滯銷的十五年裡怎麼樣聊以自慰……這些關鍵的問題兩本傳記都沒有好好談過。

  有人說巴菲特的傳記只會告訴你他八歲就參觀紐約交易所但不會告訴你是他當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比爾蓋茨的傳記只會告訴你他退學創辦微軟但不會告訴你她的母親是IBM的董事,母親幫兒子做成了第一筆大生意。

  傳記只會告訴你人家一開始很普通甚至還處處不如你,經過自身的努力終於做出了偉大的的業績。至於其中的秘訣和奧義,則從不會為外人所知。一本暢銷的傳記就是要讓讀者有一種潘磕嫦的快感,有一種只要我肯努力我也能行的勵志。東野圭吾不愧是暢銷天王,深諳此道的他在兩本傳記里沒完沒了地爆料和自嘲,讓讀者對他產生了很多親近感。

  《我的晃蕩的青春》誠如最近火的不行的《羋月傳》一樣,都是掌握了受眾心理的作品。看到潘炕蛘吲潘靠嗑「世礎Ⅲ俾防堵疲心裡也便隨之而痛快。這種先只談一個人苦逼的一面,對發家過程不清不楚語焉不詳遮遮掩掩糊弄鬼一樣的寫法加上突然就牛逼閃閃的結局,便是製作瑪麗蘇調味料吸引觀眾上癮的不二法門,真是值得賣夢為生的人去借鑒啊。

  東野圭吾也曾和很多不上道的人一樣,花幾年功夫去做研究、反覆思考、想着推出一本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的經典,結果是遭到了評論家和讀者的冷遇。也曾和很多堅持創作理念的作家一樣,苦守着本格派的創作思路。結果是他只能住在出租屋裡打蟑螂。逐漸地,東野圭吾變得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逐漸地、他花開富貴,恰似烈火烹油一般。

  竊以為,一輩子追求經典孤高自傲、雙腳離地、不接地氣值得敬佩;一輩子只圖暢銷,把書當香煙一樣賣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最喜歡的,一定是像東野圭吾這樣二過、窮過、清高過、俗了、富了、想開了、懂得調味料與營養同等重要,但偶爾還想再犯一次二寫點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為了賺錢不惜裝瘋賣傻抖機靈賣萌、但偶爾還會為了貼近自己的內心寫作不惜遠離讀者,也有風雅也有俗的作家。

  ps:一個人如果以俗起家,那就只能俗到底,半路整高雅的,粉絲不買賬,裡外不是人。這就好比AV女友只能一上來先裝清純,慢慢再讓口味變重。如果一上來就是重口味往死里折騰,慢慢地居然走起清純路線來,那不作死嗎?所以,人一開始還是應該有一點雅的追求,一開始就太接地氣,恐怕一輩子都無法仰望星空了。

您正在瀏覽: 讀東野圭吾兩本自傳有感
網友評論
讀東野圭吾兩本自傳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