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構建,人人有責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小景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要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把“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明年工作的一個重點。這是一個順民意、得民心的奮鬥目標。
自古以來,人們總是嚮往和追求“國泰民安”、“政通人和”、“民康物阜”、“安居樂業”這樣的穩定、和諧社會,儘管在中國真正實現的時候並不多。今天我們有許多有利條件,人民期盼的社會目標是有望實現的。
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社會工程,需要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黨和政府有責任,各單位和組織有責任,每個社會成員也有責任。
第一,從上到下都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正面臨一個特殊歷史發展階段,構造和諧社會環境,是現實需要。去年我國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這是一件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事,是經過多少年艱苦奮鬥才取得的成果。但國際經驗告訴我們,處於經濟起飛的國家,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階段,是經濟轉型時期,充滿不同社會群體利益調整、衝撞,各種社會不安定因素凸顯。這個階段各種矛盾處理得好,平安渡過,一個國家就可能比較順利地進入更高發展階段的軌道;如果處理得不好,各種社會矛盾激化,釀成嚴重危機,將使社會陷入停滯、徘徊,甚至倒退,多少年緩不過勁來。中國是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情況遠比其它國家複雜,如何渡過這個敏感而關鍵的發展時期,值得全國上下高度警惕,因為這關係到整個國家的發展進程,也關係到每個社會成員及其後代的切身利益。至關重要的是,在認清我們面臨發展階段的特點的基礎上,大家要樹立齊心協力,和衷共濟的思想,排除一切障礙,渡過這個難關。
第二,全國上下要抓住那些嚴重影響構建和諧社會的問題不放。什麼東西影響我國社會和諧?這一點,全國從中央到基層到普通群眾,都是心中有數的,而且有高度共識。問題是要有決心,有辦法。
腐敗,是影響和破壞社會和諧的頭號死敵,它的泛濫嚴重損害着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激起群眾怨恨,加深社會矛盾。要在已取得重大戰果的形勢下,乘勝前進,在輿論上把腐敗搞臭,在制度上建立起反腐的銅牆鐵壁,切實把在這個問題上失去的民心收回來。
失業隊伍擴大,是當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突出問題。除通過增加投資,新增項目,擴大就業外,最重要的是提倡各企業科學安排勞力,擴大就業門路,創造不減員而能增效的經驗,盡量減少把人員推向社會而加大就業壓力。
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是影響當前社會和諧和穩定的另一個突出問題。要堅決打擊那些通過權力或種種非法手段而暴富的人,對自然條件惡劣和歷史上經濟文化落後地區以及社會弱勢群體,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富裕地區和富裕人群的稅收工作力度, 適當“抽肥補瘦”。
當然,還有一些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也應緩和與消除。如與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也應該整頓和加強,司法戰線應公正執法,為那些受欺負和受委屈者聲張正義。
可能影響和破壞我們和諧穩定的外部因素也是存在的,最明顯的是“台獨”。但只要內部問題解決得比較好,外部問題並不可怕。
緩和和化解各種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第一位要承擔責任的無疑是政府。一個清正廉潔、實施正確政策、有執政能力的政府,是做到一切的關鍵。我國政府是舉世公認的有權威、強有力的政府之一。只要政府看準問題所在,狠抓不放,堅持不懈,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各部門、各單位、各公司、工廠、學校、社會團體都要把化解矛盾、營造和諧環境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和不可推卸的責任。許多不和諧問題都產生於具體單位內部。只要全國千千萬萬各種組織切實把各種不利於構建和諧社會的問題、苗頭和隱患都解決在自己內部,那麼在很大程度上就剷除了社會不穩定、不和諧的土壤。有報道說,一向信訪嚴重的河南省今年以來從省委、省政府到地市、縣各級領導親自深入基層,幫助解決群眾在信訪中提出的大量難題,使人民比較氣順滿意,全省信訪人數大幅渡減少。這說明是否真正關心群眾、是否把工作做到基層,情況是大不相同的。
構建和諧社會,每個社會成員都有責任,誰也不應該把自己置之度外。因為社會是否和諧,與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有關係,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有關係。如果每個人,都能以身作則,從我做起,違法亂紀的事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不做,欺壓他人的事不做,而且能善待別人,同情和幫助弱者,一個單位、一個集體還能不和諧?在社會成員中,共產黨員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全國將近7000萬黨員,哪個社會細胞里沒有黨員?哪級權利機構中不是共產黨員當政?只要黨員牢記黨的宗旨,執政為民,只要黨員把自己管住,在群眾中做出好樣子,哪個單位和集體能不和諧?
中國歷史上長期不和諧、不團結、不穩定,給外國列強以可乘之機,中國人吃盡了苦頭。建國后,以階級鬥爭為綱,政治運動不斷,社會也不和諧,人民吃苦頭也不少。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為建設一個和諧社會奠定了初步的物質基礎。目前存在一些有礙和諧和穩定的問題,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社會變革過程中出現的暫時現象。只要黨和政府重視,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同心同德,不和諧問題是完全可以逐步化解的。
和諧社會構建,人人有責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發展與和諧社會構建
- ·構建和諧社會演講稿—青年要擔負起創建
- ·構建和諧社會演講稿-青年要擔負起創建
-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演講稿
-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演講稿
- ·構建和諧社會 構建和諧新校園
- ·保平安 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構建
-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演講稿
- ·公司員工演講稿:愛崗敬業人人有責
- ·切實加強作風建設,保持黨員先進性,努
- ·大力加強改制企業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構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心得
- ·學習六中全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經
- ·相對落後的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經
- ·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意見
- ·優化投資發展軟環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演講稿
- ·發揚民主傳統發揮黨派優勢協力構建社會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各盡其
- ·關於建設和諧社區的演講稿—爭當與黨同
- ·構建和諧社區演講會資料:共譜人與自然
-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提升醫院整體形象-
-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提升醫院整體形象—
- ·構建和諧企業演講稿--始終堅持以人為
- ·五上“節約與和諧”演講稿《人人節約,
- ·構建和諧社會之我見
- ·堅持科學發展觀 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 ·為構建和諧社會當好先鋒做好表率--縣
- ·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科學傳播
- ·怎樣構建和諧社會
- ·構建和諧社會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