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小學模範教師事迹演講稿

小學模範教師事迹演講稿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得得9

  用愛心塑造教師幸福

  -------高家店小學模範教師林雲平事迹演講稿

  高家店小學全體教師宛如溫馨的一家人,他們視學校為家庭,視同事為親人,視學生為兒女。他們長期堅守在V亭後山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獻。在此,我們就向大家介紹其中的一位模範代表--林雲平老師。

  坎坷人生路,沉澱教育夢

  林雲平老師,在三尺講台上度過了30個春夏秋冬、寒來暑往。他是廣大平凡教師中的一員,但平凡的背後蘊藏着許多不平凡的經歷和不平凡的故事。

  他出生於“天災人患”的困難時期,求學於“史無前例“的“動亂”之年。那年,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卻因家庭成分被殘酷的“推薦選拔”制度,無情地推到了“廣闊天地”。

  10年的農民生涯, 10年的日晒雨淋,抹逝了他的青春年華,但沒有削弱他的求知慾望,更沒有磨滅他的人生追求。白天,他在農田裡揮灑汗水;晚上,他在油燈下苦讀經典。1984年的春天,25歲的他,終於登上了能施展自己抱負、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當上了村辦小學教師。

  從此,他重新煥發青春,以極大的熱情對待這份光輝的職業,兢兢業業地工作,勤勤懇懇地耕耘。從普通教師到教導主任再到普通教師,從容光煥發到滿臉滄桑,翻閱30年的教師檔案,也許找不到什麼驚天動地的業績,看不到五彩斑斕的光圈。只有一張張閃亮的證書、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幕幕動人的情景,記錄著一名平凡教師的成長曆程和他的幸福人生。

  釋放正能量,感染身邊人

  目前,義務基礎教育確實存在着諸多相對不公平的現實問題。如城鄉之間教育環境、教師待遇水平、社會地位差異等等。因此,在偏遠農村執教的教師出現了一些心理不平衡的因素,導致其職業道德滑坡,工作熱情減褪,責任心打折,事業心動搖,出現了以浮躁不安、怨天尤人、消極落後為表現的“職業倦怠”反應。

  面對這些現象,林老師經常以一種“正能量”開導身邊的同志:我們既然無法掌控整體、駕馭全局、左右現實,就不必空發牢騷。與其自生煩惱,不如調整心態,自尋安慰,從現實入手,從可能做起。在工作中,他也總是努力釋放“正能量”來影響、帶動身邊的人。他勤勤懇懇,積極進取。日常教學,他認認真真,精益求精,從不敷衍塞責。他愛崗敬業的思想表現和勇於進取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曾先後獲得區“師德標兵”“師德模範”“優秀共產黨員”“五星教師”等榮譽稱號。(出示榮譽證書)

  他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每年都有教研成果湧現。學校搞課題研究,他積極響應,率先行動,“小組合作學習”成效顯著,得到了同事與行家的高度肯定。“比訪”活動中,他身先士卒,帶頭上課,帶頭家訪,寫下了大量的“比訪”手記,區《活動簡報》錄用多篇。近年來,他的教科研成果多項獲獎。(出示教科研成果獲獎證書)還有多篇教學論文、案例在省市報刊上公開發表。(出示林老師文集、刊物樣本及文章)

  植根于山村,撐起一片天

  林老師紮根在農村,為農村的教育無私地奉獻着自己的青春韶華。這裡的教育雖然沒有最優越的物質條件,也沒有城裡的光鮮艷麗,這裡有我們無法否認的局限和劣勢。

  面對這些現實,林老師不是消極地接受,而是盡其所能去改變。他執教30年,面對的都是農民的孩子,作為農村教師,每當他看見那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臉,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那一個個活潑機靈的身影,在林老師的心裡,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與孩子們在一起,他覺得是快樂的、幸福的。

  有的人羨慕城裡的孩子有着整體絕對優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城裡的教育有着家長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配合,城裡的老師有着較高的地位和豐厚的利益。而林老師始終堅持自己心中的責任心,在他眼裡,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權利,如果我們教師在責任心和愛心上大打折扣,農村的教育又多了一段差距,我們的孩子又多了一份不公平。農村小學教師,雖然少了很多的優越,可是,林老師在教學生活中卻獲得了另一種幸福。那就是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融如父子的精神享受。這就是老師特有的幸福。

  關愛留守兒童,林老師特別用心。在林老師帶過的班上,曾有兩個留守兒童,一個叫李永豪,父母在北京打工,把孩子留給二老,留下牽挂;一個叫江澤,老家在利川,父母在廣州打工,把孩子託付親友,託付責任。平時在學校,林老師每天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隨時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經常輔導他們的學習。幾乎每周要通過電話或QQ,與他們的父母聯絡一次,彙報孩子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並及時向孩子轉達父母的囑託,鼓勵他們自立自強。有了林老師的關愛,孩子過得開心,學得用心;家長也覺得放心,感激不盡。每逢節日,林老師總要收到一些家長或者學生的溫馨短信或QQ郵件。這都是農村孩子和農村家長對教育的善良的期求和對教師真誠的信賴的最淳樸的表達。每次看過之後,林老師淚眼朦朧,又會看到一份責任,是面對家長甚至直面孩子的善良的期求和樸素的表達時喚起的良心和責任,是那些背井離鄉的農民無奈丟下老幼而留給農村教師沉甸甸的囑託和希望。

  像這樣得到林老師特別關愛的同學還有許多。曾經班上有個單親女孩,剛知事父母離異,一直隨父生活,父親只顧忙於生計,忽略了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愛的缺失導致孩子心理缺陷--性格孤僻,不愛說話,膽小怯懦,不過學習倒還勤奮。但林老師仍對孩子的未來,放心不下。一方面通過家訪,建議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另一方面,林老師採取積極的措施,培養她健康心理。她專心學習,作業仔細,成績良好,林老師經常當眾表揚她;她思維有條理,作文寫得不錯,林老師讓她在班上宣讀,當範文評講。她不愛發言,不善交流,林老師在課堂上,給她優先發言權;課後,主動找話題逗她說話;學校升旗,推薦她登台演講;集體活動,鼓動她大膽表現。一次次的表揚與鼓勵,她臉上有了微笑;一次次的培養和鍛煉,她言行不再羞怯。在一篇習作中,她說出了肺腑之言:是林老師在我的心靈里播灑了陽光,驅散了我內心的陰雲,生活的天空變得晴朗了。(出示、宣讀李心怡的作文《第一次演講》)

  融入學生中,且行且珍惜

  生活中,他甘於平凡,卻不甘平淡,他善於在平淡的生活中追求充實,尋求快樂。他喜歡讀書,愛好寫作。閑暇時,讀點勵志書籍,寫點人生感悟,經常在百度文庫中發表雜文,享有很高的人氣。(出示百度文庫界面,搜索《V亭老林》文檔)

  林老師喜歡上網,打開林老師的QQ空間,日誌大多是對教育、對人生、對生活的感悟;相冊里大多是師生生活的剪影;好友也大多是他過去的、現在的學生。他們經常光顧,留下一些“踩過的痕迹”。只要林老師一上線,在線的孩子們都會蜂擁而來,打招呼,問作業,拉家常,聊話題,……有說有笑,有啥說啥,無所顧忌,聊得十分投機。有同學說,林老師真有童趣,就像我們的夥伴,和林老師交往真開心!

  作為一名年過半百的老教師,雖有一種威嚴,一旦走進學生群時,卻有一顆童心。課堂上,多了一份嚴謹,學習上,多了一些嚴格;可在課堂外,多了一些寬鬆,一些隨和,儼然是孩子們的好夥伴。(出示師生生活照片:野炊、玩遊戲、畢業留影等)

  最令人感動的是:2012年12月15日早晨,林老師剛進校門,就被幾個學生拽進了教室。一看那場面,那情景(出示生日聚會情景照片)

  --黑板上用彩色粉筆畫著鮮花,寫着“林老師,祝您生日快樂!”,講桌上放着一個大蛋糕,四周擺滿了卡片,還有一些小禮品,台下坐着全班30多個學生。這時,林老師才想起了今天是他的生日。好有心的孩子們!好一個隆重而樸素的生日宴會!在溫馨的《生日歌》和熱烈的祝福聲中,林老師百感交集,熱淚盈眶,沉浸在快樂與幸福里。這是一個老師用一顆愛心培育出的數顆愛心結出的幸福果實!老師的幸福滋味綿長,回味無窮。

  林老師視學生為兒女,時時關心着學生的成長。哪怕學生要畢業離開了,他都放心不下,總要像送孩子出遠門一樣,千叮嚀,萬囑咐。

  這是林老師在今年六一送給孩子們的節日禮物,也是寫給畢業班全體學生的《教師寄語》(出示、宣讀《畢業寄語》)

  這字字句句飽含着老師的深情,更昭示着一個教師的責任心。

  即使學生畢業多年了,林老師仍不忘關注他們,長期保持聯繫。所以,經常有許多他曾教過的學生或打電話,或寫信,或QQ,或來學校,或到家裡,問候,拜訪這位讓他們念念不忘的恩師。

  正是林老師的一顆未泯的“童心”和一份不竭的“愛心”,贏得了孩子們的信賴與敬重。這是剛畢業的學生在畢業之際,留給林老師的信。(出示、宣讀學生信件)

  孩子們的真心傾訴、肺腑之言,是對林老師最真實的情義,最樸實的感恩。

  面對孩子,林老師仍覺得愧疚。因為他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未了的心愿,但一直沒有放棄,而且一直在努力,那就是要為孩子們出一本書,屬於孩子們的書。目前,這本書已具雛形,但因老師的清貧拮据,未能付印。只能上傳在網絡上。(出示百度文庫界面,搜索V亭老林文集《學生習作選》)

  讓我們讀一讀林老師為這本習作集撰寫的前言,來理解林老師的良苦用心,更重要的是體會一個老師對學生的那份真情。但願林老師的心愿達成。

  幾十年來,林老師就是這樣,甘於平凡不甘平淡,甘於清貧不甘寂寞,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完美,在清貧的生活中尋求快樂,用責任托起後山的希望,用愛心塑造教師的幸福感!

您正在瀏覽: 小學模範教師事迹演講稿
網友評論
小學模範教師事迹演講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