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感悟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感悟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得得9

感悟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標籤:會議精神

     孟德斯鳩是法國十八世紀傑出的政治哲學家,啟蒙思想家,也是資產階級理論的創始人和奠基者,其著作《論法的精神》不僅是西方自亞里士多德以來的一部最重要的政治哲學著作,而且也是資產階級法學最早的古典名著,對近代資產階級政治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在這部著作中,它所闡釋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理論

  1.關於政體分類的學說

  《論法的精神》把政體分為共和、君主、專制三種。他認為共和政體是良好的整體,他對這一良好的政體極力褒揚,對專制政體和教會則作了無情的抨擊。法國的暴政和教會的聯盟是他攻擊的對象。他認為當時所存在的腐爛不堪的封建主義和苛政暴政必須消滅,而民主和自由則是他的理論所追求的現實目標。

  孟德斯鳩又提出各種政體的原則或動力,他說共和政體的原則是品德,君主政體的原則是榮譽,專制政體的原則是恐懼。儘管他的說法有顯著的缺點,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的論說中確實具有許多精闢的、富有啟發性的論斷,同時他還對專制政體和封建性罪惡進行了猛烈的攻擊,這對埋葬當時的封建主義和專制暴政,都是極有價值的。

  2.分權說和君主立憲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里,頌揚英國的君主立憲,認為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分權,互相制衡,是公民自由的保障。英國政制是否如此,是另外的一個問題,重要的是這一理論對資產階級革命成功政制進行了讚揚,而這實際上就是對法國封建專制政體的批評,所以君主立憲的主張在當時是具有進步的意義的。

  同時,孟德斯鳩的分權說也不是空洞的政治理論,而是對時代提出的活生生的政治綱領。它在實質上是“階級分權”,是新興資產階級要參與政權的具體要求,要求法國象英國那樣在貴族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取得妥協,即由法國的資產階級取得立法權和財政控制權,而把行政權留給貴族階級。這個政治綱領顯然是“妥協”的,但是即使如此,如果不經過激劇的政治鬥爭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這種主張在當時是具有革命性和進步性的。

  3.“地理”說

  這也是《論法的精神》里著名的理論之一。它認為地理環境,尤其是氣候、土壤等,和人民的性格、感情有關係,法律應考慮這些因素。眾所周知,地理環境並不是社會和政制的決定因素。孟德斯鳩也諳知這一點,《羅馬盛衰原因論》和《論法的精神》的基本精神和所舉事例就是明證;他認為法的“精神”除地理因素而外,還有教育、風俗習慣……等許多因素。他所謂的地理因素並不是絕對化的。

  (二)、法律理論

  《論法的精神》提出了許多關於法律的理論,例如反對酷刑,主張量刑必須比例正確,刑罰必須有教育意義,輿論可作為反對犯罪的工具,應刑罰行為,不刑罰思想、語言,攻擊教會的所謂褻瀆神聖罪和無理的刑罰,還有一系列關於審判、立證、拷問等等的論說。所有這許多理論是對當時封建殘暴的刑法的批評,是對當時即將滅亡的封建統治階級加緊對資產階級及平民進行法律上的壓迫和殘酷的鎮壓提出的抗議,是為新興資產階級關於人身、財產的安全和言論出版自由等要求提出的法律論據——這些要求是資產階級取得勝利的必要條件。

  (三)、經濟理論

  《論法的精神》里有不少經濟理論。1、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是主張私有財產是人類的自然權利。這種主張是針對教會和封建統治階級對私人財產的侵奪而發的。同時它十足表明孟德斯鳩是資產階級的代言人。2、他主張興辦工業和商業,反對橫徵暴斂;因為這可以致富、發展文化、促進國際諒解和世界和平。對當時封建領主和教會手中集中了大批地產,他主張小土地耕作。3、他認為勞動是財富的源泉。這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進取精神,反對封建寄生主義的進步理論。4、他竭力反對奴隸制。他用公民權利、自然權利、經濟理由等等作為反對它的根據。這是因為當時封建殖民主義的擴張大大地發展了奴隸制。

  總上所述,孟德斯鳩的學說廣泛地牽涉到人類社會的各種基本問題,關係到人類社會的根本利益。他的學說有破的一面,有立的一面。破的是教會、封建、暴政;立的是資本主義。從他的時代來說,他的這些主張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指出了進步的道路。

  二、三權分立學說及其意義

  作為一名法科的學生,我對這本書比較感興趣的是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的理論。在此簡就此理論作一詳述。

  三權分立原則作為一種學說,最先由英國資產階級思想家洛克提出。在封建專制獨裁統治下,皇帝或國王的權力至高無上,總攬立法、行政、司法大權。17世紀,英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10月英王威廉接受了《權利法案》,1701年6月簽署了《王位繼承條例》。這兩個法案確立了英國以三權分立為原則的君主立憲政體。洛克在已經存在的政治現實基礎上,提出了立法權和執行權(行政權)的分立,並指出,立法權高於行政權,他講的立法權和執行權分別指國會和英王。因此,洛克所謂的分權,就是分掉代表封建貴族的國王特權,把立法權、司法權一項項奪過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分權理論在政治上具有顯著的進步意義。

  孟德斯鳩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洛克的分權學說,主張必須建立三權分立的政體,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組成國家。他說:“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並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 。他還根據英國的政治制度說明各種權力之間的制衡關係,指明立法機關由兩部分組成,可通過相互的反對權相互鉗制,立法機關的兩部分都受行政權的約束,而行政權亦受立法權的約束,彼此協調前進。

  孟氏的分權理論與洛克的分權理論相比有重大的發展,孟氏的三權劃分比洛克更明確,且比較合理,更重要的是,孟氏不僅說明分權,而且進一步說明了權力行使過程中發生矛盾衝突時如何解決,不僅在政治上起到了鼓舞資產階級革命的作用,而且對未來國家如何防止權力濫用,如何對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提供了參考模式。

  首先,從三權分立的目的看,無論對於該理論的創始人還是運用該理論的國家來講,三權分立就是為了制約權力,防止權力濫用,防止某一國家機關或者個人的獨裁和專制,從而保證國家政治上的穩定。孟德斯鳩認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一條萬古不易的經驗。” “如果同一個人或者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權和制裁私人犯罪或爭訟權,則一切便都完了。”而制約權力的終極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權利。因此,無論對於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對權力的制約都是一種實在的需要,只是資本主義國家制約權力的本質是維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而是社會主義國家制約權力的本質是為了真正保障人民的權利。

  其次,從三權分立的內容看,在英國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分享政權的事實已成為歷史以後,按分權理論建立的資本主義的國家機關,都根據國家權力的表現形式將其分為立法、行政、司法機關,這三種國家機關分別行使不同的國家權力,並使之存在相互制約關係。在資本主義國家裡,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行使國家權力,很難說這三種權力是分立的,就連代表民意的代議機關實際上也是有產者的論壇和表決器,但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仍然是資產階級為維護其整體利益,為保證國家權力有效、正常運行而採取的一系列方法模式。

  再次,從三權分立的功能來看,在國家生活中,它大體發揮了以下幾種功能:1、區分功能。現代美國憲法學家柯爾文曾把三權分立總結為四個要點:<1>政府有立法、行政、司法三種固有的獨特的職能;<2>這些獨特的職能應由三個分別配備人員的政府部門各自行使;<3>三個部門在憲法上應該是平等、互相獨立的;<4>立法部門不能把權力委託給他人。此種說明為許多學者所接受,特別在美國這個說明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現代大多數國家在實踐上都有立法、行政、司法三種國家機關的設置(包括社會主義國家),使得國家職能得到合理的區分和實現,這的確是有目共睹的。2、平衡功能。國家權力在區分的前提下,根據其職能配置不同的權力機制,使得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部門的權力都是有限的,不致使某一部門因權力過大而導致權力運行失衡。3、制約功能。立法、行政、司法職能的差異,機構的分離,職權的劃分,相互間權力運行的牽制,使得三種權力能夠達到有效的制約。4、補救功能。當三種機關中的某一機關在行使權力不當招致社會不滿時,其他的機關可以行使權力,挽回影響和損失,從而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

  三、三權分立學說對我國的政治體制的影響

  將三權分立看作是制約權力的手段,在我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有助於我們正確認識三權分立的地位。第二,有利於我們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吸收和借鑒一切有益的經驗。

  中國不搞三權分立,但可以吸收其合理的因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比較符合我國國情的根本制度,它直接反映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體現了我國政治生活的全貌,是人民實現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的基本形式和途徑。但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還有許多地方不夠完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以及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大課題。

  理論上講,正確認識三權分立的性質以後,就會發現它與我國奉行的“議行合一”、“民主集中制”並不矛盾。“議行合一”旨在強調立法、行政、司法三權相互間有機的結合和統一,強調代表人民意志的權力機關的最高地位,強調行使三種權力主體的一致性,但並非反對國家權力的分工和監督制約。而“民主集中制”強調國家機關在行使權力時要體現多數人的意志,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在我國具體體現為,人民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產生人大作為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其他國家機關由人大產生,向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而人大向人民負責。因此,民主集中制本身已包含了對國家權力制衡的內容。

  資本主義國家採用三權分立的方法和手段確實起到了制約權力、防止專制的目的。如美國兩百多年以來,分權、制衡、總統不得連任兩屆以上的思想,一直指導着美國的政治生活,保持了美國政治的長期穩定。社會主義國家採取“民主集中制”以及“ 議行合一”制度來保證權力的純潔性和人民性,但對如何防止某些人或某些機關打着人民的旗號濫用權力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由於社會中沒有任何一種權力可以與國家權力抗衡,國家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三權分立的合理內核就是“以權力制約權力”,即通過國家機關內部的互相制約,使之更好地協調配合,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從實踐上看,我國也存在着立法(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職能的區分,機構的分離,權力的分工,以及人大對政府的監督,對司法機關的監督,司法機關通過行政訴訟糾正政府機關的違法行為等權力制約關係。但總體上看我國對國家權力比較重視分工(機構的分離和職權的劃分),而缺少對權力的制衡。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前,似乎沒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凈化權力的方式是各種各樣的政治運動,對權力約束基本上是以自律為主的。但任何權力缺乏制約和規範都會自我膨脹,並趨於腐敗,就是特殊材料製成的共產黨人也不能例外。因此,必須對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

  從我國現行的憲政體制看,全國人大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地位高於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因為人大從性質上講是一個全權性的機關,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實際上,人大不可能代表人民行使全部的國家權力,而只能行使立法權、監督權、任免權、決定權等一些重要的權力。長期以來,由於黨政不分、代表素質低下等原因,人大在我國政治生活中實際並未樹立起應有的權威。但隨着民主進程的發展、人大地位的提高,將來人大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時,這種“全權性機關”的性質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其不受任何制約,尤其是人大常委會作為人大的常設機關本身就有行政化的傾向,如僅受每年會期不超過20天的人大的監督,權力更會膨脹,這種情況一旦成為現實對我國民主制度的發展絕非福音。有的學者提出建立憲法委員會和最高法院違憲審查庭并行的複核審查制,都是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填補我國目前實際存在的違憲審查制度中的權力真空;二是對人大尤其是人大常委會權力濫用的防範。目前,我國行政機關權力濫用的現象比較嚴重,因此,一方面要加強人大的監督;另一方面要提高司法機關的地位,深入進行司法體制改革,保證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使司法機關能配合人大對行政機關的監督,對行政權進行有效的制約;同時,應配合司法考試製度的改革,儘快制定完善的司法人員資格法,讓高素質的人擔任法官、檢察官,並對司法人員的枉法行為以重懲,建立嚴格的錯案追究制度,保證司法隊伍的純潔性。

  三權分立不應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我們要在觀念上對其重新認識,摒棄偏見,吸收其合理成分,借鑒其經驗,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國家權力運行走上法治的軌道,建立起真正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感悟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您正在瀏覽: 感悟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網友評論
感悟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