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工匠精神》有感

讀《工匠精神》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讀《工匠精神》有感 標籤:會議精神

  再談"工匠精神"

  ——讀《工匠精神》一書有感

  作者:Vincent

  01

  自從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我國的製造業要發揚"工匠精神"以後,市面上以工匠精神為題的書刊多了不少,甚至朋友圈裡也經常可收到冠以"工匠精神"的雞湯,似乎一時間"企業處處談工匠,公司時時論精神".

  那究竟什麼是"工匠精神"呢?是不是一定要從事製造業才能談及工匠精神呢?其實不然,各行各業都有着自己行業的"工匠精神".

  演員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尚武之人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作家的"十年磨一劍"和雜耍藝人的"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都是出於對自己工作的熱愛、進而專註、然後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提高技藝,使其趨之完美,這本身就是一種工匠精神!

  我個人的理解,工匠精神就是對自己的工作熱愛、專心、專註,從而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並窮其一生去追求極致和完美。

  02

  我們的國家有着5000年的文明,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令人尊敬的工匠,我們看到他們成就偉大作品或企業的同時,自己也書寫了一種令世人難忘的工匠精神。

  距今已有1400年的趙州橋,是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建造。期間經歷了8次以上的地震和8次以上的戰爭,承受了無數次的車碾重壓,飽經風霜卻依舊雄姿不減;《莊子》中記載的一個廚師的工匠精神,還給世人留下了一個美妙的成語"庖丁解牛".

  該廚師給梁惠王宰牛時,不用眼睛去看,僅憑精神和牛接觸,依照牛體結構,用很薄的刀刃有韻律地插入有空隙的骨節,最後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

  03

  然時過境遷,斗轉星移,我們進入了21世紀,進入了互聯網時代。過去說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已經實現,國產的飛船已經上了月球,國產的蛟龍號也已可下潛7062米,國產衛星能清晰地拍到你家門口停的汽車,國產的高鐵時速也已達350公里/小時,似乎我們已經進入了"人間仙境".

  但正像我們常說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我們享受當今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的種種便利的同時,我們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雖然飛船上天,蛟龍入海,但我們卻造不出一個圓珠筆尖;雖然我們各項製造業出口額每年激增,但我們的國人卻不願買國產商品;地震過後,幾百年的老房子屹立不倒,剛蓋的商品樓卻成了廢墟一片;世間只有必然性,沒有偶然性!

  截止2012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而我們國家呢? 很遺憾,一家都沒有!為什麼這些國家會有這麼多長壽企業,是一種偶然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研究結論表明,這些企業都擁有和正在傳承着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04

  現在國家又重提"工匠精神",那一定是我們這個社會,至少是有多個行業缺少這種精神。我們的民族有個明顯的弱點,就是常說的"差不多".什麼事都是差不多就可以了,正是這種"差不多"想法,讓我們造出的有些東西在國際競爭中就"差得多".

  如果我們不虛心向他人學習,不知恥而後勇,知不足而奮進,我們就不可能實現"中國夢",而只能是做"白日夢"!寫到這裡20年前在東京成田機場的一個畫面閃現在我的腦海中,那是我在東京開完會回國,在等飛機時,我無意站在窗前看到了一個貨機在裝機。卷揚機把大小包裹從地面傳到機艙門的高度,機艙外平台上站了兩個人,他們對面站立,兩人用雙手搬起包裹交給機艙裡面同樣站立的兩個人,而裡面的兩人也同樣用雙手接住包裹,放在合適的地方。

  忽然,一個鏡頭定格了。機艙外的兩人面對的是一個很小的包裹,小到就像個鞋盒子。我想當然地認為,這次用不着兩個人,四隻手抱起來交給裡面的兩個人了吧,盒子那麼小,一個人一隻手拎起來交給裡面的人就可以了。可是我想錯了,只見外面的兩個人仍然是四隻手抱起盒子,緩緩地交給裡面的兩個人。而裡面的兩個人也是同樣的姿勢接住盒子,輕輕放在他們認為合適的地方。

  雖然四雙手合起來比盒子的表面還大,但是他們仍然按操作規程,規規矩矩地把事情做好。這個裝運交接的小動作影響了我很多年,它是一種工作態度,它是一種職業操守,它是一種人生境界,它是一種敬業精神,這種精神其實就是"工匠精神"!每當我工作疲倦,想用"差不多"來結束工作時,我的腦海里就會閃現出那抱着盒子交接的四雙手,我就不敢有半點鬆懈。這可能就是日本這個國家長壽企業在世界上最多,也是國人對日本又恨又怕的地方。

  05

  其實"怕和恨"都不可能縮小意識形態上的差距,也改變不了國人到島國瘋狂採購的事實,看到不足,努力學習,迎頭趕上才是我等應該做的。

  談到"工匠精神",不能只停留在看兩本書,做兩件事上。只有對製造一絲不苟、對質量精益求精、對完美窮其一生的追求,才有可能達到"工匠精神"的境界。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報價、制單能不能多檢查兩遍?接待客人能不能多想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寫郵件能不能專心些?說明書能不能校對時更專註些?能不能用我們的專心和專註減少客人的索賠?這些日常工作都能反映出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態度,而對待每件小事的態度也能反映出整個公司的管理水平。

  大家可能會認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工匠精神"顯得那麼的高不可攀和遙不可及,其實說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有無"工匠精神"就體現在你做事是否"用心".

  只要我們拋棄"差不多"的想法,集中精力做好本職工作,"用心"去完成交給的任務,這本身就體現出了"工匠精神".如果你能一輩子都用這種態度對待工作,一輩子都兢兢業業地做事,你的境界必會升華,你的人生定會充實,你也就發揚光大了"工匠精神"!

您正在瀏覽: 讀《工匠精神》有感
網友評論
讀《工匠精神》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