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人生解讀 > 中年之“傷”

中年之“傷”

手機:M版  分類:人生解讀  編輯:得得9

  中年之“傷”

  公司整體由北京搬遷到海口,同事與我討論是否要去海口的問題。同事孩子還在咿呀學語,父母卻已經老邁,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單項選擇中陷入兩難,離不開家庭就得離開工作,人到中年再次擇業不是容易的事……同事的話漸漸有些凄涼,有些傷感了。

  古人說四十不惑,現代研究發現這個年齡很容易陷入一種專屬的危機——“中年危機”。按中國的說法中年人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重,在事業上,他們的知識體系沒有進行更新,事業得不到提升,職場新人不斷帶來激烈競爭,很容易令中年人被淘汰出局。有外國人研究了二千一百名男女,發現三十四到四十二歲的經理階層人員有80%都不能倖免中年危機。中年危機更多是反映在心理狀態上,中年人,尤其中年男人看重事業上的成就,當事業遇到困境,他們不會向周邊人傾訴,而是選擇沉默與逃避,將問題壓抑在心裡,甚至做出極端行為。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寫道他的父親中年失業,儘管東奔西走,家中光景依然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頹唐,觸目傷懷,情郁於中,家庭瑣碎往往觸他之怒,以致發出“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的感慨,這是中年危機的典型癥狀。媒體經常報道官員自殺的原因都歸結為抑鬱,大家質疑的這種說法其實就是中年危機的表現。

  周邊許多的朋友都靠着自己的拼搏,在那窮僻的鄉村,在那昏暗的煤油燈下發奮,考上了大學躍出了農門,甚至出國喝過洋墨水。他們來到首都討生活,依舊是靠了自己的拼搏做上了企業的高管,有一份令人稱羨的收入,成家立業有了車子、有了房子,過上了體面的生活。他們已人到中年,有人或者是為了一口傲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了工作,等他們徹底放鬆過心情后準備重新找工作時,突然發現各單位招聘限定的年齡上限是35周歲,自己創業吧反倒折騰掉了老底子,以致生活都捉襟見肘了,家庭的重負不得不去尋求老朋友的幫助。終究步了朱自清先生父親的後塵:少年外出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但老境頹唐。

  其實中年危機不是現代的專屬現象。晉朝的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辭官回家,從其《歸去來辭》可以看出陶公辭官時家尚有餘糧,有僮有僕、有房有車還有船,但是失去了縣長這份工作後生活漸漸困頓。宋時的李清照年輕時過着豪放的生活,如此才女晚年顛沛流離生活十分的凄涼。以現代眼光來看李清照可以說是戰亂的緣故,而陶淵明公則可以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缺失。上千年過去了,我們的社保能給予我們足夠的安全感嗎?近來推遲退休、養老金短缺的議論不絕於耳。隨着年歲的加大,對社保的需求猶如冬天從海口去北京,一路要不斷增添衣物。但是依照現在的議論我們的社保交的多而能享受的少,卻像從北京到海口,穿着厚重的衣服出發一路在減少。按照清華大學教授設計的方案,退休后還要為更老的人洗幾年衣服才能領社保,猶如寒冬穿着單衣到北京,禦寒的衣服不能及時送來,還要在冰天雪地里免費做一段時間的義工,叫我們不擔憂未來着實有些難。

  身邊的故事已經是感同身受,同事的話又勾引起中年之傷感。也算有點傲骨的人,倘使為了一點子尊嚴丟掉了工作,將何去何從?我可以依舊保留着拼搏的勁頭,還得寄望這個社會給予我們中年人多一點寬容,寄望這個國家給予我們中年人一點點放心的保障。

  作者:王瑜

  2013年12月作於海口

您正在瀏覽: 中年之“傷”
網友評論
中年之“傷”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