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人生解讀 > 人性-欣賞

人性-欣賞

手機:M版  分類:人生解讀  編輯:小景

人性-欣賞 標籤:人性的弱點

  早上於半睡半醒之間去看當代雕塑藝術家們的作品捐贈揭幕儀式,事實上他們的作品並不受待見,至少像我這種對雕塑藝術了解甚少的小白看了幾眼那幾座雕塑,只會默默地嘀咕幾句“真丑”。當然,每個人都是“評論家”,對所見所聞可能喋喋不休,抑或沉匿於心。其實,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人對尊重、讚賞的渴望和追求是自我成長發展的強大內在動力。人需要得到肯定,尤其是自身擅長的領域或是勞動成果,在被受眾所接受與關注時,並得到一種自身價值的滿足感。我一直以為人活着是在追求自由,後來發現人應該追逐的是一種滿足感每一種自身多重價值實現的滿足感。

  有人欣賞你,你的價值就能被挖掘,有人肯定你,你的動力就能更充沛。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提出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很好地證明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千里馬都渴望有伯樂能慧眼識真,從而一展雄圖。數學家熊慶來發現了華羅庚華羅庚又發現了陳景潤們二人來都數學上頗有建樹。錢三強對鄧稼先欣賞,葛羅夫對奧本海默的欣賞,姜文對夏雨欣賞,路金波對韓寒欣賞,都成就了被欣賞者的成功。

  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林清玄青年時代做記者,曾報道過一個犯案上千起、做案手法非常高明的小偷。他在文章最後情不自禁地慨嘆:“像心機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手段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的這幾句話,竟使這個小偷迷途知返,把才智用在了正道上,現在他已經是台灣好幾家羊肉連鎖店的老闆了。

  人會不自覺地接受別人的影響,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假如你本來穿了一件自認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結果好幾個同事都說不好看,當第一個同事說的時候,你可能還覺得只是她的個人看法,但是說的人多了,你就慢慢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和審美眼光了,於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換下來,並且決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人的判斷和決策過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綜合了個人需要和環境限制之後做出的。

  三毛在散文《一生的戰役》中寫道:“我一生的悲哀,並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這個“你”,是她的父親。有一天深夜,父親讀了三毛這篇文章,給她留條:“深為感動,深為有這樣一株小草而驕傲。”做女兒的看到后“眼淚奪眶而出”。三毛寫道:“等你這一句話,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親,親口說出來,掃去了我在這個家庭用一輩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虛。”

  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自己的動態,有很多人關注,點贊和評論也會使他愉悅,接收者對生產者的回應會使其感到存在的價值。人獲得榮譽或擁有美好時,也會曬出自己的狀態,這並不是純粹虛榮心的炫耀,這是人渴望肯定的一種心理。

  人要想獲得尊重必須先要尊重他人,可是有些人往往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眼睛只能看到白紙上一個很小的斑點。當然,欣賞是有前提的,有原則的,欣賞不是“撒謊的讚美”。

  我模仿馮驥才先生一句話來結尾:欣賞,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您正在瀏覽: 人性-欣賞
網友評論
人性-欣賞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