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生活隨筆 > 那年我們“18”

那年我們“18”

手機:M版  分類:生活隨筆  編輯:pp958

  還記得,深深的記得。

  大學,很有期待的一個地方,同樣也是莘莘學子們奮鬥的方向,更是各地友誼聯誼的派對。對於我來說,可能更多傾向於後者。在這裡,我認識了我的舍友們,7人,一起將過4年的朋友,一起努力的同學,一起擔當的兄弟,同樣我傾向把這份情誼演變為後者,因為我看重這份感情。

  在大一那年,我們很開心的為自己的理想相同而開心,為以後的工作嚮往着,這也算是志同道合了,我們這群趣味相同的朋友聚在一起,可謂聊的不亦樂乎,我也有了達到目的的喜悅。可好景不長,我想大家都知道,同一屋檐下的我們都會暴露自己的缺點,時間或長或短,這些都在考驗我們的承受能力與交流方式,因為對於該事件的處理方法不當,至此留下了6人還在相隨,可能是擔心,也可能是怕再有“分離”,我們也許都開始小心翼翼。因為小心,所以就有隔離。表面上的歡天喜地,把酒言歡,內心裡卻冷冷清清,無人問津。堅強的我們都在默默承受着自己的苦處,或多或少。這不是小女人情愫,我們不都希望着美好東西存在嗎?

  或許內心想法一樣,我和他感情很好,當初的一見如故沒讓我失望,我們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打遊戲,很多的一起,至今難忘。說實話,我很珍惜這樣的朋友,誰又不是呢?不過我始終相信:真正的兄弟情是一起患難后心裡的共鳴。所以我緊張地期待着,怕有一天這友誼經不起考驗而致使彼此漸行漸遠,怕有一天迫於雙方不同生活的壓力相聚不能,話不投機。也許是多慮,也許是哀怨泛濫,但都無所謂,只因我還真誠。

  而對於愛情,我的異地之戀,我想我也是那種盲目而勇敢愛過的人中的一名,而後放棄了,但心中留有餘香。我本不喜歡錶達自己的內心,可卻需要適時的敞開一回。我曾自認為我是多情的人,所以總有意無意的去在乎一些東西,而後很多卻變成了無奈,就像這份愛情。也許後來我是愛上了這無奈的感覺,以至於很多的情感我總傾向於相逢卻不必曾相識。

  如今,突然發現我喜歡上了安靜,儘管我很大聲甚至放肆的表達着對所嚮往的美好相逢的快樂,但我依然是安靜的。

您正在瀏覽: 那年我們“18”
網友評論
那年我們“18”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