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歲月隨筆 > 【原創】童年:我想擁有一條狗

【原創】童年:我想擁有一條狗

手機:M版  分類:歲月隨筆  編輯:pp958

【原創】童年:我想擁有一條狗 標籤:只有一個地球 童年的秘密 童年

  雖然地球人都知道知道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但 小時候我仍然特別想擁有一隻狗,因為我根本就不是因喜歡象牙才喜歡狗的。

  先說明一點,我喜歡的狗,不是現如今城市人家養的那種寵物狗。那種狗嬌生慣養,只會在主子面前搖尾巴撒嬌,討主子歡心,除了給貴婦人當“兒子”,剩下的就是禍害人——看見護欄或者行道樹、垃圾箱之類就抬起一條腿旁若無人地撒點尿,表明它“到此一游”;甚至在人行道上也沒羞沒臊地屙泡屎,考驗路人目光的敏銳度和環衛工人的工作態度——帶着它出去,丟份兒。當然 也不是《西遊記》里楊二郎豢養的那種哮天犬,它竟然敢追上孫悟空“照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又扯了一跤 ”——太可惡了。

  我喜歡的是我們農家養的看家護院狗。 這種狗,不高大不威猛,就二尺來高。雖然人們說它和狼是親戚——狼是它的外甥,它是狼的舅舅,但我們忒喜歡它。因為當舅舅的狗能夠管住狼外甥,不讓它這個外甥傷害我們。我說過,那時候我們這裡經常有狼出沒,我們班長的日記可以作證:“這幾天狼很忙,前天吃了虎娃娘,昨天叼走兩隻羊……”我們班李友望的那張臉更是證明。他晚上到場院屙屎,遭到了狼的襲擊,之所以沒有被狼叼走,就是因為他家養的那隻狗奮不顧身地及時撲了上去,厲聲呵斥並嚇退了它的“外甥”。當然,隨地大小便是要付出代價的,哪怕是在農村——他的臉上被狼狠狠抓了一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到如今彷彿還在訴說著那個可怕的夜晚。

  狗對我們這些上學和沒上學的孩子來說真是太重要了,沒有它,簡直寸步難行,只能在村子里玩膩了的地方獃著。 如果有它保鏢,我們放學后可以到村子外的山坡上、溝岔里追野雞、抓松鼠,不用擔心狼外婆騷擾;夜晚,我們玩“捉狗娃”遊戲時,也不用害怕被狼叼走當菜吃。所以,我特想養只狗,免得整天可憐巴巴地求有狗人家的孩子一起玩,沾人家狗的光。

  農村的狗忒講衛生。因為村莊及其周圍本來就是屬於它們的“勢力範圍”,所以它們沒有抬腿撒尿標記“到此一游”的雅興。它們不但不隨地大小便,還兼職作“環衛工”。誰家小孩屙到炕頭或者屋子的地面上了,主人也不用動手清理,只需要扯着嗓子吆喝一聲“岳兒——”,就會有一隻或者兩三隻狗小跑過來,搖着尾巴將糞便吞下,並在主人“乾淨乾淨”的指點下將殘渣舔得乾乾淨淨,氣得那些逐臭的蒼蠅再也不到這些院子里來。蒼蠅恨農家的狗,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搶了蒼蠅在這院子的生意,還因為它們也影響了蒼蠅們在其他院子的經營活動。那些院子的主人怕狗偷吃了自家茅坑的糞便(“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那是人家的寶啊),往往在屙出的第一時間就鏟起一鍬土將糞便蓋得嚴嚴實實——你說蒼蠅能不生氣?

  農家的狗很辛苦,白天要給我們這些孩子當保鏢,夜裡也不得安生。因為農家的雞夜裡大多棲息在院子里的樹上,而黃鼠狼又特別喜歡在夜深人靜時來給雞拜年,弄得雞受寵若驚,鳴叫連連。狗自然又要擔當起替雞擋駕的光榮使命,而這工作還是沒有加班費的。你說,當個農家狗容易嗎?( 散文網: )

  農家狗名義上地位很高,農民常說“狗是家裡一口人”,但狗很有自知之明,知道這只是說說而已,不必當真。有着“不嫌家貧”優良傳統農家狗,不像城市那寵物狗 那樣嬌貴,從不要求與主人同桌吃飯同榻睡眠,也不需要吃狗糧店提供的“特供”饌品,只要能把你吃剩下的殘羹冷炙或者洗鍋水賞給它們打牙祭就心滿意足了——它們清楚自己的主食還是人們的糞便。儘管這樣,但那時農村能夠養起狗的人家並不多。農民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皆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沒有某些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主那樣“一頓飯一頭牛,屁股下面一幢樓”的豪氣,他們偶有剩飯剩菜也會細心地收起來,留待下頓享用,哪裡能夠輪到狗呢!所以,那時我們這裡往往是同一院落幾戶人家合養一條狗,大家把洗鍋水清的潷出來,留下稠的給狗,狗也很知足,向來不會忿忿不平,依然屁顛屁顛地圍着大人孩子轉。

  農家人雖然對狗在物質待遇上“小氣”,但在精神待遇上卻是高規格的。他們不吃狗肉,也鄙薄吃狗肉的人,包括濟公。這倒不是因為富人們說的“狗肉不上桌”那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狗是吃屎長大的,狗肉臟。而是因為一個古老的傳說——狗是人類的恩人。遠古的時候,老天爺每隔幾天就降一場“雪”——像雪一樣的麵粉,供人們享用。但是人們不知道珍惜,吃不完就把麵粉做成玩具給孩子玩,甚至用麵粉擦屁股。老天震怒了,不再降麵粉。為了懲罰人類,就讓人們自己去種植莊稼,去體味果實得來的艱辛,學會珍惜。但由於一株麥子上有百穗,一株玉米上也有百穗,所以人們並不覺得稼穡艱難,依然暴殄天物,把糧食釀成酒 ,一年喝的就比四個西湖的水還多。老天徹底絕望了,就派天神下凡將所有的麥穗谷穗捋光,要餓死這些孽種!可是人們正醉生夢死,全然不覺;多虧清醒的狗發現了,就扯着天神的衣襟哭求上蒼:“留一穗,留一穗!”它們還向天神保證,自己會用實際行動給人類做榜樣,提醒人類愛惜糧食。於是,天神手下留情,給每株莊稼留一穗。老人們口口相傳着這個傳說,並告誡子孫:“狗是我們的恩人,我們今天吃的糧食是狗為我們求來的,千萬不要忘記狗的恩德。你看,狗還在履行自己的諾言,吃我們吃剩下的——那是在替我們人類贖罪,是在提醒我們人啊!人,應該長記性!”

  長記性的鄉下人 知道感恩戴德,在每年正月初一都讓狗享受一次“家裡一口人”的待遇,給它們一碗餃子,一個白面饅頭,如果家裡有肉,也會給它們幾片肥肉。平日里,狗如果不幸辭世,主人絕不會食肉寢皮,而會給它穿上人的衣衫,戴上一頂人的帽子,再穿上一雙人的鞋,擇地埋葬,並真誠祈禱它來世轉生為人。

  童年時代, 狗是 感動我的五大動物(狗、豬、牛、雞、兔)之一,我那時特別想擁有一隻狗。然而,我確實養不起,只能在“捉狗娃”的遊戲中過一把癮……

  【附】《捉狗娃》遊戲簡介

  有人說,“捉狗娃”就是“老鷹捉小雞”,那是不對的。後者是一個善於奔跑的孩子充當老鷹,另一個年齡稍大的孩子充當母雞,其餘的孩子跟在“母雞”後面,一個挨着一個抓住前面孩子的后衣襟,在“母雞”的翼護下躲閃“老鷹”的追捉,除了熱鬧,沒有什麼情節;而“捉狗娃”則是有情節的,像一幕兒童劇。具體情況是這樣的:一個孩子(通常是年齡稍大的女孩)扮演狗主人,另兩個(通常也是年齡稍大的,但男女不限)扮演捉狗人,其餘的孩子扮演小狗。演出開始,兩個捉狗人一前一後,後面的兩手抱住前面的腰,然後邊唱邊走向“狗主人家”。歌詞是這樣的:

  鈴兒鈴兒響叮噹,

  攆明(即“到了天明”)走到賈王莊。

  賈王莊,一窩狗,

  咬我十八口。

  歌兒唱完,人也到了狗主人“門前”,前面的孩子作敲門狀,嘴裡說著:“咣、咣、咣!”

  狗主人問道:“門外那是誰?”

  捉狗人答道:“林大鎚。”

  狗主人又問:“你來幹什麼?”

  捉狗人回答:“捉你狗。”

  狗主人說:“我狗還沒有睜眼呢,過幾天吧。”

  捉狗人說:“麻煩你了,再見!”

  第一幕就結束了。第二幕和第一幕差不多,只是狗主人不讓捉狗的理由是“我家狗正吃奶呢,過幾天吧”。直到第三幕,狗主人才說:“你進來挑吧。”捉狗人謝過之後才“挑選”(其實就是從大黑、二黑、三黃黃依次捉,一次一隻)一隻,交給後面的捉狗人背回去。

  第四幕開始,情節仍同前幕 只是當捉狗人說到“捉你狗”時,狗主人的台詞成了:“上次捉的狗呢?”這時捉狗人就要隨機應變,編出“它和豹子搏鬥英勇犧牲了”或者“它救小鴨子時被河水沖走了”之類的說辭,得到狗主人認可后,再進去“挑選”,背回。此後,有多少“小狗”,就有多少幕劇情,只是捉狗人丟失“上一次捉的”理由不能重複。

  最後一幕的結尾稍有不同。當捉狗人解釋完“上一次的狗”的英勇事迹之後,狗主人會說:“我就只有這一隻了,這是我的寶貝,不能再給你了。對不起,你回去吧。”而捉狗人則要編出諸如“我家被黃鼠狼鬧得鬼神不寧”之類的理由來打動狗主人,最後在拉拉扯扯中把“小狗”捉走。

  還有“尾聲”。狗主人去“林大鎚”家看望自己的“小狗”。當然也有唱詞:

  走啊走,走啊走,

  我去林家看我狗。

  翻過嶺,繞過墳,

  敲門叫聲林大鎚 。

  狗主人喊:“林大鎚,開門!”

  捉狗人問:“你是誰?”

  狗主人說:“狗主人。”

  捉狗人問:“幹什麼?”

  狗主人答:“看我狗。”

  捉狗人說:“我沒有鑰匙。”

  狗主人問:“鑰匙在哪?”

  捉狗人說:“在門墩上。”

  狗主人在捉狗人鞋上摸一下,說:“沒有。”

  捉狗人說:“到門梢找。”

  狗主人在捉狗人肩頭摸一下說:“找到了。”

  捉狗人說:“你開門吧。”

  於是,狗主人便來“開門”。所謂“開門”,就是把后一個捉狗人抱在前一個捉狗人腰間的雙手掰開。這可是個技術活,在掰不開時,就說:“掰不開,掰不開,鑰匙扔過用力開。”然後去撓對方的痒痒肉,把“門”打開。接着就是指着那些“小狗”說:“原來你騙我,還我小狗!”下面的情節就和“老鷹捉小雞”一樣了。

  分享到: 最後修改於 2013-12-17 09:40 閱讀(1)評論(0)編輯刪除

您正在瀏覽: 【原創】童年:我想擁有一條狗
網友評論
【原創】童年:我想擁有一條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