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300年葦編工藝,新世紀面臨失傳

300年葦編工藝,新世紀面臨失傳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pp958

300年葦編工藝,新世紀面臨失傳 標籤:100個品德故事

  300年葦編工藝,新世紀面臨失傳

  下遼河葦編技藝經過歷代的傳承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當時作為下遼河沿岸一帶人民生活中的支柱產業的葦編製品曾遠銷黑龍江、吉林、河北、內蒙古等地,如今,這一民間葦編技藝面臨瀕危境地,掌握葦編技藝的人,在下遼河一帶已是廖廖無幾,葦編所用的工具也是“兔死走狗烹,鳥盡良弓藏”。

  下遼河葦編技藝面臨危機

  對於下遼河葦編技藝所處的困境。筆者藉著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契機,對葦編技藝通過資料收集、整理、老傳承藝人錄音,葦編技藝工序、實地錄相等等,已深深感覺到了,儘管境內有着豐厚的世界最大的蘆葦資源,以及下遼河沿岸一帶有着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但在大街小巷,商貿集市已找不到葦編製品的影子。

  在下遼河葦編技藝發祥地之一的西安鎮,筆者走訪了幾位80多歲以上高齡的老傳承藝人和幾位鄉村文化人,談起葦編技藝的蕭條,他們說,導致這一民間葦編技藝瀕危的原因有許多。首先,市場經濟的衝擊,加上代替葦編製品的現代化工業製品的大量出現;再次由於葦編製品工序繁多又是純手工技藝,操作起來特別辛苦,像這樣掙錢少,來錢慢的手工行業幾乎是無人問津了。

  如今的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的葦編技藝,都到城裡打工或從事其它行業,致使下遼河葦編技藝後繼乏人,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信息快捷的今天,大多數農民要為生計奔波,對傳統笨拙的下遼河葦編技藝不但自己不從事,就連孩子也不讓學做了。但在歷史上,下遼河葦編技藝卻有着另一番景象。

  下遼河葦編技藝的今昔

  下遼河葦編技藝起源於清順治撥民年間(1653年)至今下遼河一帶還傳有“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里,家家戶戶編葦席”之說。

  據現今健在的老輩人傳講,300多年前,從關內河北霸縣有劉姓兄弟二人攜帶家眷搬遷到今西安鎮高坎灣村,他們兄弟二人墾荒占草,佔據塘片以漁獵為生,在生產生活用具製品相當潰乏的清初時期,面對春綠秋黃的大片蘆葦,劉姓兄弟二人不甘寂寞,開動腦筋,起先用蘆葦試着編織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例如:炕席、雞蛋簍子、醬缸蓋等,至此以劉氏為代表的下遼河葦編在當地逐步發展起來,並世代相傳,這就是下遼河葦編技藝的前身。

  到了清咸豐年間,關內河北省霸縣,大城、文安、靜海等地的人陸續來下遼河西岸一帶定居,人煙開始稠密。

  當時的大遼河,水豐流暢,河面開闊,最寬處可達三里之多。北上的商船,由營口起航,首經田莊台“官碼頭”,必過下口子“官擺渡”(今西安鎮小亮溝村村東)經過兩道驗關才繼續溯流而上,直達遼北三江口,再入內蒙腹地。八百里河道,帆檣如林、往來如梭,據光緒年間史料記載,大遼河自開河至封凍期,“有船往來兩萬艘,這些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船隻,上行時裝載粵、閩浙、蘇、魯、川等省出產的綢緞、布匹、藥材、瓷器、茶葉、糖類、紙張、漆器、竹器等雜貨,途徑下遼河“官馬頭”田莊台,“官擺渡”下口子用雜貨換上葦編製品,再運往黑龍江、吉林、內蒙等地,返程下行時再把內蒙古及東北平原生產的高梁、大豆、毛皮、木材等運往南方諸地,因此葦編製品也成為了下遼河沿岸一帶百姓的支柱產業,由於下遼河一帶蘆葦資源豐厚,當地的人無師自通,世世代代靠的是家族制傳承,憑的是個人悟性,家家戶戶、男男女女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在從事葦編業,下遼河沿岸一帶基本上形成了以葦編製品為龍頭的產業鏈。隨着下遼河葦編業的悄然興起,加之當時人民生活的實際需求,人們開始從葦編製品的品種、樣式上不斷創新,當時葦編種類上可分為“炕席”“茓子”“雞蛋簍子”“醬缸斗篷”“魚簍”“鍋蓋”等,葦編製品葦席的樣式上有“提尖”“炕板”“高庄”“黑三紋”“福字”“喜字”等,尺寸上可根據人們的生活實際需要可分為丈席,四、七、八尺等規格,一些小巧玲瓏的葦編工藝品也根據市場的需求應運而生。

  當時田莊台設有葦編製品的集市,並有義發合、鴻興泰、永增長、長興泰等席商,每天早市可以收買葦編製品數以千計,轉手銷售遼、吉、黑三省。而登市賣葦編製品的有駕掌寺,高坎灣,小亮溝,田家墳,新屯,曹菜,魏家溝,以至營口縣的蓋家,賞軍台等地。這一繁榮之景象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

  解放后,人民政府設立葦田管理股,對葦田進行統一接管,繼而發展成為趙圈河,遼濱幾大葦場,而經營葦編產品的收購先由國營裕興公司,後由土產公司,中間通過農村供銷社代為收購。

  葦編製品產量最高的要數葦席,葦編主要用於露天存放物品的苫蓋,墊底和北方居民鋪炕,其生產工序多,全部手工操作,高峰時期下遼河一帶在百萬片左右,1972年最高產135萬片,1980年以後,葦席編織成為下遼沿岸盛產蘆葦鄉鎮的農閑副業。產品多銷往吉、黑兩省,用作臨時性存儲糧食的苫席,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葉,因新型防水塑料薄膜的出現,代替了葦編製品,城鎮住房向高樓發展,發達地區居民不再使用葦席,農村百姓多用地板革之類的現代化原材料替代葦編製品,諸多因素使葦編製品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生產隨之停滯,而蘆葦加工業向現代化的工藝品方向縱深發展。

  古老純樸原生態的下遼河葦編技藝

  談起下遼河葦編技藝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筆者通過大量查閱有關資料和走訪很多上年紀的老輩人,葦編技藝工藝流程,不見著述,也未有資料詳記,但它已牢牢地印在當地勞動人民的心中。幾百年來,它靠的是口傳身授,憑的是個人悟性和長期實踐的體會及感覺才能掌握。

  葦編技藝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延續至今已有350年的歷史,幾百年來,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為下遼河一帶人類文明的延續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葦編生產工藝流程繁多,每道工序要求嚴格,是其它編織技藝難以比擬的,它是勞動人民長期智慧的結晶,是難以為現代技術所替代。葦編技藝工序:首先從蘆葦收割開始,接着:投出大葦、二葦、廈子、荒子,再根據蘆葦的粗細,用自製的五鏤穿子、四鏤穿子、三鏤穿子、拉子分別把蘆葦破好瓣,捆成捆,再用竹制的葦夾子打掉葦皮,然後用磙子把葦子壓熟,壓熟的葦子用麻繩也按長短竄成鏈子,分為頭篷、二篷、三篷、踩腳。此道工序可根據葦席的規格,先用木製的尺杆子,確定出選用哪種葦料,待編織時,首先是踩席頭,然後根據口訣:“壓三挑四郎當二”進行編織。當葦席向四周擴展時,用葦子連接,也稱遞糜子,席片編成后對四周進行圈邊(也稱搗席邊),口訣是:“挑兩雙壓兩雙”。把圈好的席片四邊洇濕,用尺杆子壓住四邊,用拉席刀在席的背面拉成摺痕,且用力要均勻,不能拉斷。包犄角,也就是把四角包成90度的直角。打茬子,也就是把四邊較長的部分用刀割斷,然後用鐵制的“撬了”把毛茬掖進席邊的格紋里。夾席,用鐵制的“夾了”把編好的葦席順着花紋全面夾一遍,也稱密密實實。

  下遼河葦編技藝是特殊歷史環境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作為中國民間傳統手工技藝的一種,對研究下遼河一帶民俗、民風和當時人民生產生活狀況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史料,同時又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民間傳統手工技藝發展更具有重大意義。

  別讓下遼河葦編技藝悄然離去

  目前,下遼河一帶,從事葦編技藝的人已是廖廖無幾,保護這一民間文化迫在眉睫,為此西安鎮文化站2007年初整理出文字、影音資料,並逐級上報,希望下遼河葦編技藝能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保護這一民間技藝,藉助大窪縣成立農墾博物館的契機,呼籲成立搶救和保護下遼河葦編技藝領導小組,實行搶救和保護工作,逐級負責制,建立健全相關檔案資料,列出五年保護計劃,培養傳承人,讓下遼河葦編技藝世代傳承下去。

您正在瀏覽: 300年葦編工藝,新世紀面臨失傳
網友評論
300年葦編工藝,新世紀面臨失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