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原創)孩子生病時,母愛落腳在何處

(原創)孩子生病時,母愛落腳在何處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小景

(原創)孩子生病時,母愛落腳在何處 標籤:做懂孩子的父母 培養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

  引導語: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從出生到成長為真正的大人,都離不開母親的精心呵護,尤其是他(她)生病的時候。朱熹曾經這樣說過:“天地別無勾當,只以生物為心。如此看來,天地全是一團生意,覆載萬物。人若愛惜物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作為一個母親,若愛惜物命,首先要從厚愛自己的孩子開始,孩子生病時,母愛就可循序漸進地開始了。

  (一)用親切之語讓孩子感受母愛

  孩子生病時,內心極度的脆弱,有時甚至會恐懼,大人的言語聲響稍重,孩子就會不知所措,有的孩子還會尿褲子,此時,母親可以這樣做:“小寶貝,你想媽媽抱抱嗎?你想坐在媽媽的腿上嗎?你想聽媽媽給你講故事嗎?你想聽媽媽為你唱首歌嗎?你想看喜歡的電視節目嗎……”孩子聽到如此的話語,內心的恐懼或不安,一定會逐漸減弱,病情也容易減輕。

  (二)養成為孩子準備好要吃的葯,要喝的水的好習慣。

  老實說,孩子生病時,沒有幾個孩子喜歡吃藥,有的孩子,當母親把葯送到手裡時,還會有推搡的舉動,甚至把葯打翻。生病的孩子若不吃藥,病怎會快速好起來呢?此時,母親一定要有足夠的耐性,讓孩子把醫生開好的一顆顆西藥吞下去。切莫因為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自己動手吃西藥。要知道,吃錯了葯,不但無法治病,還可以讓孩子喪命。即便孩子有分辨葯的數量的能力,母親也可以端坐在旁邊,看着孩子把葯吃下去。因為有母親在身邊,孩子吃藥也變得比平時更勇敢。如果吃的是中藥,年紀小的孩子特別怕苦,母親可以告訴孩子:“小寶貝,媽媽知道葯有點兒苦,所以特意在葯里放了很多糖,不信,你可以先喝一小勺子嘗嘗。”母親還可以這樣誘導孩子:“這葯很甜很甜,媽媽也想吃,可是擔心媽媽吃了,小寶貝沒得吃,病永遠好不了,就只能請醫生為你打針治病了。”小孩子,最怕打針,聽了母親的話,會快速把葯喝下。記得英國有句關於母愛的名句:“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有了上帝的精心呵護,即使孩子的病重,也一定會很快好起來。

  (三)養成為孩子準備好小毛巾的好習慣。

  孩子吃完葯,母親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適當的表揚之語不可少。更重要的是要及時把小毛巾拿給孩子,讓他(她)自己動手把小嘴擦拭乾凈,並且及時告知孩子:“擦拭小嘴,是講衛生的一個好習慣,講衛生的孩子,才不易生病。”母愛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上,儘管擦拭小嘴是件小事,做好了這件事,可以間接地培養孩子講衛生的其他好習慣。

  編后語:說到最後,孩子生病時,母愛體現在何處?母愛體現在盡量讓孩子少生病,或者不生病。倘若孩子真病了,我們一定要全心全意為孩子着想,不要忽略任何一個細節,把母愛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行動中,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母愛,為孩子的人生積澱愛的根源以及愛的智慧。

您正在瀏覽: (原創)孩子生病時,母愛落腳在何處
網友評論
(原創)孩子生病時,母愛落腳在何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