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執子之手

執子之手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執子之手 標籤:魔法小仙子之天使的鈴鐺

  執子之手

  說實話,我少年時的夢想並不是當一名教師。小時候由於家庭貧弱,缺乏營養,個子長得乾癟癟的。父母怕我以後在生產隊掙工分受屈,依他們看醫生很吃香,就想我將來當個醫生。因而讀高二時,時興起辦專業班,我就選讀了“赤腳醫生”班。

  畢業回鄉,也真當了一段鄉村醫生,每年只掙幾千工分,每月公社醫院補助四元錢補貼,還得上交大隊,我也幹得很起勁。可後來趕上招生制度改革,那是鐵飯碗呀,誰不惦記着,我也報考了。第一次報了大學,但因高中讀了一年(那時高中兩年制),數學不可能考好,落選了。幾個月後,又參加考試,第一志願是醫學,第二志願是師範。錄取什麼就讀什麼,結果就被師範學校錄取了,畢業后,就成了一名教師了。

  說實話,剛當上教師時,興奮點並不在從事了“人類最光輝的事業”,而是跳出“農門”的喜悅。要知道,我們家是世代務農,有了這樣一個“吃商品糧,又拿公家錢”的職業,是挺令人高興的。加上工作環境的改變,身邊是一群充滿活力的孩子,干起工作來,就有了興趣和勁頭。這一干,就是三十五年了。

  有一種樹叫香樟樹,它沒什麼特別的出彩的形象,花兒也不是那樣的大紅大紫,可不少人喜歡它那種素凈、雅緻的風格,進而親近它,依戀它。它的花兒不起眼,可味兒清新而醇正,淡雅而悠遠。即使謝了沒了,那樹兒也常年的替它向人們散發著幽香,吐着綠色,沁人心脾。現在有人問起我,這麼多年的教師生涯,有什麼感受嗎?我的回答是,教師這個職業就像是棵香樟樹,去慢慢去體驗,你能享受到它的許多內涵和馨香的。

  記得去年秋天,九四屆學生的來學校搞慶典活動,同學們把我和幾個授課教師請到我們那最高級的賓館——迎駕山莊歡宴,不少當年的學生來向我敬酒,好幾個同學我都認不出來了。當一個頗有些氣質的女士笑着問我認不認得她時,我看了好一會兒,也不敢確定。她就自我介紹說:“我是江成芳,記起來了嗎?”,哦!記起了一件事。就是這一屆學生吧?我授他們的語文課。一次批改作文時,有一個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道:“同學們把老師比作蠟燭,在照亮了別人,毀滅了自己,可我不這麼看。依我看呀,老師們就是每月拿着四、五百塊錢工資,養家糊口,然後去干工作的人。只不過,他們能教給我們知識,所以我倒是挺佩服有的老師的,就像尊敬我的爸爸那樣敬重他們,尤其是我們的語文老師……”這是學生作文里少見的真心話啊,對我觸動很大,一看封面,姓名:江成芳。

  教師本身就是一種職業,只不過是一種工作性質有着示範性、授受性和導向性的工作。做得好的話,就很容易把“高尚”、“偉大”等字眼賺到自己身上,你所從事的就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了;做得不好的話,那可就是誤人子弟,耽誤人家孩子的前程了,說你是“胡差事”,也不為過吧。這篇作文中的“有的”和“尤其”的意義我有着很入心的記憶了,我把江成芳找到了辦公室,鼓勵她說:“你的作文寫得不錯,敢講真話實話,很難得。作文就是要寫真話,寫心裡話;最忌假話、套話。堅持下去,你的作文肯定會寫得很好的……”江成芳向我介紹說,她大專畢業后,在上海找了份廣告策劃工作,現在已經回到合肥發展,已經做到一個廣告公司的副總的位置了,算是有點小小成就了。

  我在一所學校一呆就是三十幾年,沒挪過窩,時常有些以往的學生看到我,總是聊起我授他們課的情境。文俊同學已經畢業二十多年了,孩子都已經上大學了,不久前看到我,還說她到現在還留着我朗誦《孔乙己》的錄音帶。田祥國同學是迎駕集團合肥銷售處的總代理,去年他還來到學校,要我寫一副草書條幅掛在他家的客廳里。別看這是一件件小事呀,正是我從教生涯中的一點點小感動,決定了我幾十年的取捨和工作態度的。讓我於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牽手相伴,不離不棄幾十年。九六年暑假期間,宣傳部要寫一篇企業的宣傳報道,經同學介紹,讓我去寫的。還不錯,幾乎沒什麼改動就刊登在《皖西報》周六副刊頭版上。那時宣傳部缺人手,新聞科長徵求我意見,問我願意不願意去,我捨不得我那個班上的孩子們,沒有一下子答應下來,後來錯過了機會。二OO五年,我所在的鎮黨委書記主動找到了我,想讓我到鎮黨政辦工作,我也沒有答應。這裡面除卻其他一些原因,我對教育這份事業的難以割捨,也是我沒有果斷跳槽的因素之一。我心裡清楚着呢。

  三十多年來,在教育這篇沃土上,我一直自得其樂的耕耘着和享受着。經常把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心得和生活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已經有一百多篇作品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其中有多篇教學論文分別刊登在《教育教學論壇》《中國科技創新導刊》《皖西學院學報》等大刊物上,有的論文還被《中國知網》收錄。教學隨筆《繁茂方知是根深》還被評為“國際優秀論文獎”。此外,在工作之餘,我還能根據愛好,寫寫詩歌散文小說什麼的,都有了一些叫我欣喜的小收穫:我的詩歌、散文、小說都有作品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文學網”;以教育題材寫成的小說《我和拴住》獲得“淠河文學獎”三等獎;散文《騎行十八盤》獲得“瑞寶堂杯”優秀獎;《舞旗河 千年古鎮萬年歌》獲得“佛子嶺水庫竣工六十年全國徵文”三等獎;我所喜愛的詩歌寫作,也有了較為豐碩的收穫,二O一二年度獲“中國格律體新詩”全國春季詩賽優秀獎,二O一三年獲得五個獎項,其中有一個二等獎,一個頭等獎。另外,我的兩本文學類書籍《擷英霍山》和《隨風流韻》分別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和“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第三本十七萬字的散文隨筆集《生活大巴》,也正在整理待版當中。這裡面的許多內容,都是我教育教學的經驗和體會,是我從教生涯的思考和感悟。可以說,沒有這些從教經歷,我就寫不出這樣的思想文字;沒有教師這份事業,也就不會有我文學的“新生兒”。

  再過兩年,我就要退休了。在這個時候,我分外覺得,我這一輩子的職業選擇非常正確的,充滿快樂。

  牽子之手我不悔,終身從教我快樂。

  寫於 2014年11月2日

  作者簡介:汪德國 霍山落兒嶺中心學校,中學高級教師。1957年出生。霍山小南嶽文學社會員,霍山縣詩詞楹聯學會會員,六安市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詩詞協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格律體新詩創作研究會會員。在全國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教學論文、新聞通訊、詩歌散文、隨筆小品文等二百餘篇;《中國創新導刊》《皖西學院學報》《黃山松》《佛子嶺文藝》《東方詩風》《格律體新詩》《中國微型詩》《回馬藝苑》《渝水》《皖西日報》《中國輕工報》《安徽教育報》《體壇周報》等報刊發表過作品。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詩文集《擷英霍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其詩文集《隨風流韻》。

  汪德國關於散文創作的一點體會:有同事和文友稱我為“雜家”,是說我什麼似乎都懂一點,都會一點,諸如小說詩歌、散文隨筆都有作品發表,都編入詩文集中。但其實,我最喜歡寫寫散文。因為散文這種文學體裁,在我看來最具有值得人敬佩的脾氣性格:陽光而大氣,率真而洒脫。我曾說“詩歌就是個小妖精”,而有人把寫小說比作為“砌磚牆”,我在寫作中也有同感,而散文是最符合我們的社會生活情態一種文體,寫得好的話,她也能最有效地表現我們的社會生活。

  怎麼樣才能寫出好散文呢?我的體會是,除要抓住散文的一般特點外,最主要的是要放寬眼量。就是說,有了素材靈感觸發點,初步確立了主題思想之後,要從大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背景中去尋一些小的東西去描摹、去述說,進而表現出你要表達的思想。其次就是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生活體驗,努力地寫出真善美的東西。當然,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寫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斷標準,寫出具有正能量的東西來。再次,就是儘管散文有着“形散”的特點,但結構不宜太鬆散,語言也不能太桀驁,要力求自然和流暢,這樣才能表現出散文“鄰家女孩”的親切、可愛或“鄰家大叔”般的廣博、和藹和醇厚來。

您正在瀏覽: 執子之手
網友評論
執子之手 暫無評論